第198頁
「現在我在另一個城市生活,疤痕還在,但我已經不是過去的我了。我現在想想也有點後悔,別人已經傷害到我了,我為什麼還要傷害我自己呢?」
「這個配圖是我媽媽看到的,因為我經歷過那些,所以我現在一直在畫畫,很少上網,我媽偶然間看到同事手機上的圖,她一眼就認出了我。我媽根本想不到,這個世界上竟然有人那麼惡毒,她年紀大了,見不得這些東西,所以由我來闢謠。」
發微博的同時,「草房子」還曬出了自己當時遭受校園暴力的新聞截圖,新聞上用的圖片,赫然就是最開始污衊E·F·L的那個營銷號發的少女自虐圖。
一模一樣,足以看出這個營銷號有多懶惰。
《「少女輕生」原主發聲:已搜集證據,將控告造謠者》
《E·F·L被造謠事件始末:一切都是蓄意陰謀》
《P圖造假構陷,營銷號的底線在哪裡?》
「草房子」的長微博發出去沒多久,那些配圖誣陷E·F·L的營銷號們紛紛刪掉了自己的博文,禁評裝死,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似的,但網絡是有記憶的,就算他們刪得再快,E·F·L官博也早就幫他們把證據搜集好了。
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這群所謂的營銷號底線究竟有多低?
「一個原本就被傷害過的可憐的女孩子,她已經在養傷了,她的傷口卻被某些毫無底線的營銷號一遍又一遍地翻出來。」
「為了對付E·F·L,這群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惡毒,太可怕了,在這之前,我從沒想過居然有人用這種方式栽贓。」
「幸虧『草房子』露面了,如果她不露面,E·F·L大概要一直背負這樣的罪名吧。事實上,就算『草房子』出來澄清了,還是有一群人認為《重生》帶壞了他們的孩子。」
「草房子」和E·F·L的遭遇令人同情,如果沒有營銷號編造故事把兩者聯繫起來,他們都不必遭遇這樣的傷害。
但偏偏有人這麼做了,兩者聯繫起來的後果絕對不是傷害與傷害的簡單疊加,而是百倍的傷害,以及一個更加致命的命題——底線。
「草房子」說出真相之後,就有官方媒體以「底線」為標題,撰寫了一篇長文。
「營銷號為了賺取流量、找噱頭,肆無忌憚地傷害無辜的人,他們所觸犯的,不僅僅是媒體人的底線,更是做人的底線。」
「以事實說話的新聞,在營銷號群體發展起來之後,慢慢與造謠、誣陷這類詞彙聯繫在一起,這不僅會使群眾失去對新聞的信賴,更會招致新聞人的懶惰——試想一下,辛辛苦苦寫作的文章無人問津,一張圖片、一個顯眼的標題炮製出來的東西卻瞬間獲得萬人關注,不必冒著嚴寒酷暑跑新聞,不必為了一個素材絞盡腦汁,只需坐在家裡吹著空調,財源滾滾來,又有誰不喜歡?」
在這件事情上,E·F·L的粉絲們憋屈了許久,一旦他們為E·F·L說話,他們就是家長口中的痴迷於E·F·L的壞小孩,是一些網友口中的腦殘粉。
有時候,他們也覺得很無力,他們的喜歡,在很多人口中,就是「XX的粉絲都是傻X」的證據,似乎不管他們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在為偶像招黑。
他們只是單純喜歡E·F·L而已。
不止他們喜歡,「草房子」也很喜歡E·F·L的《暴雪》,更喜歡《重生》這首歌。按「草房子」的說法,如果她也能像普通女孩子那樣快樂地生活,她或許理解不了《重生》這首歌的意義,但正是因為她遭遇過暴力,她才能聽懂《重生》。
「每當我覺得沮喪的時候,我就會聽一遍《重生》,因為我知道,不管前方有多黑暗,光明總會來的。」
真相被揭曉之後,E·F·L的粉絲們忙得要命,他們一邊安慰「草房子」,一邊安慰E·F·L,一邊回擊那些辱罵過E·F·L的人。
在這種時候,蘇氏和GM娛樂都相當忙碌,那些誣陷過E·F·L的營銷號,GM娛樂都為他們送上了貼心大禮包,有蘇氏經驗豐富的律師團相助,GM娛樂這套程序走得相當迅速,哪怕那些營銷號早就刪光了所有博文,甚至直接棄號而去,也被蘇氏準確無誤地把文件發到他們手裡。
幾天之前,營銷號們還在得意洋洋地抨擊E·F·L,但現在,他們只能奉勸E·F·L手下留情。
一位營銷號聲淚俱下:「別看我有100多萬粉絲,其實我是拿工資的,一個月只有幾千塊,還在S市租房子住,特別慘。」
粉絲們立刻曬出了前年他曬的LV大Logo包,啪啪打了他的臉。
對付這種惡毒的人,GM娛樂向來不會手軟,一出手就要求七位數以上的賠償金,GM娛樂自認沒有獅子大開口,畢竟營銷號的言論讓E·F·L損失了名譽、演出機會、代言,甚至影響到了組合的唱片銷量。
眾所周知,E·F·L現在就是GM娛樂的金庫,E·F·L的名譽遭遇損傷,坑的就是GM娛樂兜里的錢。
營銷號們說自己沒錢?簡單,公司賠,公司也賠不起,簡單,誰在背後運作了對E·F·L的中傷,誰來賠!
GM娛樂打定主意讓背後的黑手出點血,不管是誰,以後想對付E·F·L,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錢。
……
「唉。你說怎麼有人這麼幹?」
這件事讓賀之斐感觸頗多,「我們無非是帥了點,紅了點,有錢了點,至於這麼……唔唔唔……」
「這個配圖是我媽媽看到的,因為我經歷過那些,所以我現在一直在畫畫,很少上網,我媽偶然間看到同事手機上的圖,她一眼就認出了我。我媽根本想不到,這個世界上竟然有人那麼惡毒,她年紀大了,見不得這些東西,所以由我來闢謠。」
發微博的同時,「草房子」還曬出了自己當時遭受校園暴力的新聞截圖,新聞上用的圖片,赫然就是最開始污衊E·F·L的那個營銷號發的少女自虐圖。
一模一樣,足以看出這個營銷號有多懶惰。
《「少女輕生」原主發聲:已搜集證據,將控告造謠者》
《E·F·L被造謠事件始末:一切都是蓄意陰謀》
《P圖造假構陷,營銷號的底線在哪裡?》
「草房子」的長微博發出去沒多久,那些配圖誣陷E·F·L的營銷號們紛紛刪掉了自己的博文,禁評裝死,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似的,但網絡是有記憶的,就算他們刪得再快,E·F·L官博也早就幫他們把證據搜集好了。
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這群所謂的營銷號底線究竟有多低?
「一個原本就被傷害過的可憐的女孩子,她已經在養傷了,她的傷口卻被某些毫無底線的營銷號一遍又一遍地翻出來。」
「為了對付E·F·L,這群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惡毒,太可怕了,在這之前,我從沒想過居然有人用這種方式栽贓。」
「幸虧『草房子』露面了,如果她不露面,E·F·L大概要一直背負這樣的罪名吧。事實上,就算『草房子』出來澄清了,還是有一群人認為《重生》帶壞了他們的孩子。」
「草房子」和E·F·L的遭遇令人同情,如果沒有營銷號編造故事把兩者聯繫起來,他們都不必遭遇這樣的傷害。
但偏偏有人這麼做了,兩者聯繫起來的後果絕對不是傷害與傷害的簡單疊加,而是百倍的傷害,以及一個更加致命的命題——底線。
「草房子」說出真相之後,就有官方媒體以「底線」為標題,撰寫了一篇長文。
「營銷號為了賺取流量、找噱頭,肆無忌憚地傷害無辜的人,他們所觸犯的,不僅僅是媒體人的底線,更是做人的底線。」
「以事實說話的新聞,在營銷號群體發展起來之後,慢慢與造謠、誣陷這類詞彙聯繫在一起,這不僅會使群眾失去對新聞的信賴,更會招致新聞人的懶惰——試想一下,辛辛苦苦寫作的文章無人問津,一張圖片、一個顯眼的標題炮製出來的東西卻瞬間獲得萬人關注,不必冒著嚴寒酷暑跑新聞,不必為了一個素材絞盡腦汁,只需坐在家裡吹著空調,財源滾滾來,又有誰不喜歡?」
在這件事情上,E·F·L的粉絲們憋屈了許久,一旦他們為E·F·L說話,他們就是家長口中的痴迷於E·F·L的壞小孩,是一些網友口中的腦殘粉。
有時候,他們也覺得很無力,他們的喜歡,在很多人口中,就是「XX的粉絲都是傻X」的證據,似乎不管他們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在為偶像招黑。
他們只是單純喜歡E·F·L而已。
不止他們喜歡,「草房子」也很喜歡E·F·L的《暴雪》,更喜歡《重生》這首歌。按「草房子」的說法,如果她也能像普通女孩子那樣快樂地生活,她或許理解不了《重生》這首歌的意義,但正是因為她遭遇過暴力,她才能聽懂《重生》。
「每當我覺得沮喪的時候,我就會聽一遍《重生》,因為我知道,不管前方有多黑暗,光明總會來的。」
真相被揭曉之後,E·F·L的粉絲們忙得要命,他們一邊安慰「草房子」,一邊安慰E·F·L,一邊回擊那些辱罵過E·F·L的人。
在這種時候,蘇氏和GM娛樂都相當忙碌,那些誣陷過E·F·L的營銷號,GM娛樂都為他們送上了貼心大禮包,有蘇氏經驗豐富的律師團相助,GM娛樂這套程序走得相當迅速,哪怕那些營銷號早就刪光了所有博文,甚至直接棄號而去,也被蘇氏準確無誤地把文件發到他們手裡。
幾天之前,營銷號們還在得意洋洋地抨擊E·F·L,但現在,他們只能奉勸E·F·L手下留情。
一位營銷號聲淚俱下:「別看我有100多萬粉絲,其實我是拿工資的,一個月只有幾千塊,還在S市租房子住,特別慘。」
粉絲們立刻曬出了前年他曬的LV大Logo包,啪啪打了他的臉。
對付這種惡毒的人,GM娛樂向來不會手軟,一出手就要求七位數以上的賠償金,GM娛樂自認沒有獅子大開口,畢竟營銷號的言論讓E·F·L損失了名譽、演出機會、代言,甚至影響到了組合的唱片銷量。
眾所周知,E·F·L現在就是GM娛樂的金庫,E·F·L的名譽遭遇損傷,坑的就是GM娛樂兜里的錢。
營銷號們說自己沒錢?簡單,公司賠,公司也賠不起,簡單,誰在背後運作了對E·F·L的中傷,誰來賠!
GM娛樂打定主意讓背後的黑手出點血,不管是誰,以後想對付E·F·L,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錢。
……
「唉。你說怎麼有人這麼幹?」
這件事讓賀之斐感觸頗多,「我們無非是帥了點,紅了點,有錢了點,至於這麼……唔唔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