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宮曉詠仍舊心情不好:“還有啊,我聽那幾個大娘說的,隴俞也不是所有地方都不能住人,沒被水淹的地方也是被有錢的大戶給占了。還有不少商人趁機哄抬物價,實在是太可惡了!我覺得,貪官懲治是必要,可是這些奸商和心地不善的富戶更該懲罰。為什麼皇上不頒布一條法令,嚴禁災區物價上漲呢?”

  邢翊鴻摟著宮曉詠,輕輕滴拍撫著他的肩膀:“有些事,不管是官員還是商賈都相信‘山高皇帝遠’這樣的話。一層層下來,有些事情的確會被掩蓋起來。法令上又何嘗沒有這些呢。都察院的人也良莠不齊。而這些都是皇兄立志要治的病。按照你們那邊的話說這叫改革,可改革並不容易,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事。首先最要緊的,是皇兄必須要收回所有兵權直接歸他所掌控。”

  宮曉詠皺著眉頭:“真複雜。不過大概其理解了。其實,都察院的人去監督那些官員,可誰來監督都察院?還有啊,我不知道咱們這兒是不是這樣,但我聽說有的朝代,百姓如果告官,不管是什麼原因都得先挨頓板子,下級告上級也是這樣。還有下級不能越級上告,不然就是犯上什麼的。”

  邢翊鴻愣了一下:“百姓告官挨打在咱們大恆是不存在的。但是也的確難告得了。至于越級上告這種事的確是不推薦的。但如果事情涉及上一級官員,而且事情屬實的話,倒也沒什麼。若查實是假的,自然官職也就沒了。不過你這麼一說,我倒覺得,的確應該有一個不怕官也不在乎錢財權勢的人來時常監督那些官員。”

  宮曉詠歪頭看他:“你不是說你吧?”

  邢翊鴻笑著搖頭:“我是覺得,四哥挺合適。”

  宮曉詠撇嘴:“你倒挺會給旁人找活兒乾的。”

  邢翊鴻笑道:“其實四哥還是挺有才幹的,只是懶得爭逐而已。不過他這個人有個缺點,按照你們那邊的話說就是愛打聽八卦。你不覺得,吃喝用度權勢地位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主兒,又不好色沒追求的人,不是很合適這個官職麼?”

  宮曉詠思考了一下,還是白了邢翊鴻一眼:“反正我就是覺得,你是在給四皇子沒事兒找事兒。不過……也算你有道理了。”

  鍾員外在蘆城縣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戶了。別看是縣城,可因為本地是恆國數一數二的茶品交易市場,所以那可是非常繁華的。所以這鐘員外也的確很有錢。

  但是再有錢的人在權勢面前也得低頭。他從來沒想過,自己就是想攆走那些住在自己新買那片林地里的人呢,竟然就惹到一位京城大官了。雖然他沒親眼看到那位大官,可能讓縣太爺滿頭是汗急赤白咧地跟他說這件事,他就能猜到那位大官絕對官職不小。他歷來是個識時務的人,當然說難聽點就是見風使舵。對那些窮鬼他自然是懶得施捨一眼,可他卻希望那些大官能施捨自己一眼。

  所以他很痛快地答應不攆那些難民,而且還可以幫忙他們搭帳篷。

  但王爺會這麼就滿意了麼?當然不。安啟在跟著縣官偷偷在暗處已經把倆人交談時說的話,以及那鍾員外的嘴臉都看了個一清二楚。邢翊鴻聽後立刻決定,讓這貨騰出二十畝良田和一戶大宅。並且得立下字據,那二十畝田裡的所產全部歸這些難民所有,除了土地應交的稅糧之外,他不可以拿走一粒米。至於那大宅,在難民們離開之前他也不得收回或者是指手畫腳。

  縣官聽到這些之後,頓時縮了脖子。他的確是老老實實地把錢員外家記錄在案的那些田產地業都交代了,可他沒想到王爺能要求這麼多。不過他也不傻,不幫著王爺辦事他還幫著誰?鍾員外的確是經常孝敬他,可再孝敬也不能讓他升官啊!這王爺可就不同了。

  邢翊鴻真心看不上這個縣官,不過收拾他不急於一時,更重要的是要先解決三十來人的生計問題。其實他真是想把那塊山林地收回來,但是聽說是要在那裡種茶,他就暫時擱置了這個想法。就算收,等茶樹種完了長好了再收,不是更好?誰讓那個鐘保勤為富不仁呢。明明那塊林地兩個月前還是無主地,案卷上寫著一百兩,這就把那麼大片山地給賣了?這裡面要是沒有貓膩就見鬼了!

  李大頭他們是被鍾保勤派人接到余香村的。那裡有幾十畝沒辦法種茶的樹的薄田正好空著,現在就分了其中的二十畝暫時借給這三十來人種。至於宅院就是在田邊不遠處的一個院子。院子其實是挺大的,也分了前後三層院子,但是年頭太久了,也就面前能看出當初青磚瓦舍的樣子。安啟看到的時候覺得相當不滿意,但李大頭們已經覺得非常不錯了。甚至是比他們原來的家要好得多。

  邢翊鴻和宮曉詠都沒再露面。一來是沒有必要去接受那些人的道謝,他們這趟本來就是為了賑濟災民。二來也是不想節外生枝。雖然那些貪官奸商們還不知道皇上已經派人盯上了他們,可但凡是那樣的人沒有不心虛的,有點兒腦子的都會比平常人警覺。所以少些是非總是要好得多。還有這三來,就是那個鐘員外這兩天連連有求見他們的意思,這讓邢翊鴻煩躁異常。最後是宮曉詠出了個餿主意,冒充是大皇子的表弟,太后的侄子來這邊遊山玩水的,跟鍾員外見了一面。

  聽到是皇親國戚,鍾保勤一開始很激動。“草民鍾保勤叩見大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