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由於這樁本朝最稀奇的事,總督府如今是前所未有的熱鬧,比上次民亂時聚集的人還要多。不過御駕停留在這裡,自然不會讓尋常人靠得太近,幾乎所有的百姓都被官兵隔絕在外,只有清川先生和李永福兩人被請了進去。

  與李永福的忐忑不安不同,清川先生走進總督府大堂的時候挺直了腰杆,毫不怯懦地迎著大堂上達官顯貴們如同看死人般的眼光。

  雖然被這兩人當眾折了面子,不過文禛對這清川先生還是很有好感的,但是他面上卻帶著幾絲不愉,冷冷地道,“既然來了,那便就準備開始吧!虧你們也妄為讀過聖賢書的人,這樣荒謬的傳言偏偏還相信。”說著他略帶譏諷的問,“朕已經吩咐人準備了藥水,若是你們不相信也可以用你們提供的。”

  “請皇上息怒!”文禛這帶著指責的話一開口,清川先生和李永福立刻跪在地下告饒,嘴裡連聲道,“小民不敢。”

  “你們還有什麼不敢的。”文禛冷哼一聲,不過卻扭頭示意李德明準備開始。

  李德明從自己身後的小太監手中接過早就準備好的托盤,鎮定地走到文禛面前。托盤中放著一碗調製好的藥水和一把鋒利的銀刀,文禛拿起刀在無名指上割了一下,擠出一滴血讓之落在碗裡。

  看到李德明端著托盤走到自己面前,寧雲晉感慨世事弄人,一般人誰會有兩次滴血認親的經歷,而且每次都是和同一個人。這樣想著他拿著銀刀的手頓了一頓,抬頭看了一眼文禛,也同樣在無名指上劃了一道口子。

  那一滴快速滴落到碗中的血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然後眼神不由自主地跟隨著李德明,直到他將托盤放到大堂正中間的一張桌子上。等到他又悄無聲息後退,才有人反應過來自己居然忘記了呼吸。

  眾所周知寧雲晉與文禛兩人都是血脈者,他們的血液是不會隨便融合的,幾近透明的琉璃碗中兩滴血先是涇渭分明,各據一方,十息之後才漸漸的在藥水中化開,接著在眾人的視線中慢慢地融為一體。

  寧雲晉飛快地掃了一眼眾人的表情,有震驚的,有欣喜的,當然更多的是不動聲色的老狐狸。

  “不可能!清揚怎麼會是大皇子!”大堂中忽然響起一聲驚呼,寧雲晉循聲望去,沒想到最先發出質疑並且站出來的居然會是若其。

  只見若其站起身,快步上前,對著文禛雙手抱拳道,“皇上,這其中必有蹊蹺。聽聞幾年前清揚曾經在大宗正面前與寧大人滴血認親過,大宗正親口說過他們父子的血是相融的。”

  “那這個結果又怎麼說!”文禛狠狠一拍,怒道,“兩次滴血,兩個結果,總得有個說法,朕倒是要看看是誰膽敢欺君!”

  文禛這佯裝的震怒自然嚇不到寧雲晉,但是他面上還是表現出了幾分慌張。即使不用感知,寧雲晉也知道如今所有人都等著自己開口,他甚至從不少人眼中看到了幸災樂禍。

  他這時候也有幾分了解若其這幫人如此行事的原因,看似最荒謬的陽謀反倒更難破解。自己若真是利慾薰心,選擇出賣寧敬賢這個養父,不論是怎樣的理由,在世人看來都是不義,等到日後自己不受控制,再爆出偽血丹的事情,那就是不孝了,而這樣的欺君大罪更是不忠,如此不忠不義不孝的人,即使再有才華有能力也上不了台面,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經營也就成為笑話。

  寧雲晉運功擠出幾滴冷汗,又讓臉頰微紅,看起來既震驚又驚慌,他匆匆走到那放置玉碗的桌邊,急道,“啟稟皇上,臣是真不知道為何兩次結果為何不同,請皇上明鑑。”

  “你是不是朕的皇兒,難道朕自己還不清楚。若是寧敬賢能有那個本事將一個活生生的孩子帶出皇宮,那到是奇了怪了!”文禛面色陰沉地道,“來人,給朕去好好查查這件事!”

  看到文禛決口不承認這次滴血認親的結果,清川先生和李永福不免有些心急,但是卻也知道這樣的場合再沒有他們開口的機會。不過他們不說話,不代表其他的人不急。

  寧雲晉隱晦地對若林使了個眼色,只見他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接著果斷地上前一步,指著那玉碗道,“皇上,不如先叫人驗一驗這藥水的真假,萬一小寧大人真是……到時候再治寧敬賢的罪也不遲!”

  文禛面色不愈地點了點頭,立刻有人請來隨行的太醫。雖然血脈者驗血需要獨特的藥水,不過族裡大部分的大夫都會配置。三個白髮老頭被請出來以後,圍在一起又是看又是嗅,甚至有個人還用小指沾了一點藥水放在嘴裡,最後一致認為這藥水是沒有問題的。

  他們的話音一落,大堂中終於開始譁然起來,要知道如今太子重傷未醒,如果有什麼意外,皇上必定要重新選擇繼承人,如今卻證明寧雲晉出自皇家,是那個傳說中夭折的大皇子。原本皇上就很偏愛小寧大人了,只是子侄的時候就比親兒子還關愛,如果真成為了皇子,即占長,又占賢,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出類拔萃的,即使太子康復,只怕也完全沒有競爭力,等到那時,朝中的勢力只怕為了那擁立之功,又要開始重新洗牌了。

  這些人的各種盤算自然沒有逃脫若林的打量,他心中正暗自得意,寧雲晉卻在瞥了他一眼之後,突然開口道,“啟稟皇上,臣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