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寧雲晉心中閃過一抹怒氣,卻也放下了一直提著的心,知道若林他們將文禛的血用在了何處,總算不用再多想。

  原來這藥做的精巧無比,外層是具有提升功力、凝神靜氣的藥物,裡面卻是偽血丹。這藥丸裡面偽血丹的含量非常少,血氣也不像他曾經吃的那顆濃郁,若不是成分與記憶中吃過的那枚大部分相似,寧雲晉幾乎都要辨識不出來,只會以為這是藥丸本身的味道。

  作者有話要說:看寧雲晉這麼幹脆的吃了藥,宮女眸中閃過一抹驚喜,知道自己不受待見,她也不再多停留,嫣然一笑叮囑要每日一丸,隨後就告退,回去跟主子匯報了。

  對方將這個藥拿出來,也就是將底牌徹底的掀開了,每日一丸,那麼不出意外的話發動的時間就會在後天。寧雲晉冷笑著,將那藥瓶收入袖中,開始在心中盤算起來。

  按照行程,三天時間足夠他們換上一大四小五艘海船前往寧波港。文禛一行人抵達的時間恰是下午時分,日頭高高懸掛在天空,雖有士兵在沿岸戒嚴,但是沿途十餘里地都有人頭攢動。

  這樣的熱鬧景象從出京開始就時常上演,海船上的人也都見怪不怪了,畢竟這次是皇上的第二次南巡,朝中又才有過一場大勝弘揚了國威,聲勢浩大一點,那些沒見識的老百姓喜歡湊熱鬧簡直再正常不過。直到水手們呼喝著快要靠岸,隨行的那些官員們才陸陸續續走上甲板。

  海邊的空氣濕熱潮濕,在大太陽的照射下連呼吸里似乎都帶著腥鹹的濕氣,不少來自北方的官員渾身汗流浹背,在這樣眾目睽睽的場合卻又不敢有絲毫失禮之舉,汗滴大顆大顆地從額角流下,他們只能不時地用汗巾擦臉,略微顯得有點狼狽。

  在他們的襯托下,帶頭走在最前面的文禛和寧雲晉便顯得格外的特別。即使穿著厚重的正裝,他們兩人的儀容也沒有一絲凌亂,閒庭信步似的一前一後隨著儀仗登上了碼頭。即使不考慮兩人的身份,這樣英姿勃發的風度也惹得人不由自主地將視線落在兩人身上。

  “看,那就是小寧大人。”

  “小寧大人不愧是最年輕的三元……”

  寧雲晉聽著遠處被士兵們隔開的人群中有人在小聲議論著,不在意地在心裡笑了笑,便將視線落在了滿頭大汗迎上來的福建總督應祥傑身上。

  只見應祥傑帶領著身後的八個人唰唰跪在文禛面前,高呼萬歲,在他喊完之後,頓時所有人都跪拜在地。

  “平身吧!”文禛揮了揮手,讓他們都起身,視線一轉,便注意到了他背後的兩個人,“這兩位是?”

  也不能怪那一胖一瘦兩個老者打眼,八個人中有六個都穿著官袍,只有他們兩個一人著文衫,一人著綾羅,看著就不像是官場中的人。可是偏偏在這樣迎駕的場合,能被應祥傑帶出來,又足以證明兩人不但身份可信,在福建一地也應該是有些威信的。

  應祥傑連忙指著穿文衫的瘦老者道,“啟稟皇上,這位是鴻飛書院的清川先生。”又指著一身綾羅看起來就十分富貴的胖老者道,“這位是福建行商行會的會長李永福。”

  “哦!”文禛一聽他介紹便想起這兩人的來歷,“原來二位便是在上次抗倭之戰中立下大功的領頭人。朕記得你們一個曾經組織民丁,一個帶頭捐獻過錢糧。不錯,不錯,都是好樣的!”

  在這樣的場合被文禛親口稱讚,讓兩個人激動不已,又跪地謝恩。

  以寧雲晉的記性自然也想起來他們兩人能夠出現在這裡的原因,由於沿海地帶日益富裕,這兩年的治安也越發混亂。新發達起來的作坊主和本地的鄉紳之間頻繁出現衝突,又有海盜倭寇經受不起利益的誘惑,時不時鬧出一些人命官司,最後文禛惱火地派了大軍清繳,也許是最後的反彈,春末的時候大筆倭寇和海盜加上一些內奸的勾結,弄出了調虎離山計將寧波城裡的軍隊騙走,趁機聚集了幾千人發動奇襲。

  那些賊寇在城裡燒殺搶掠的時候,正是清川先生振臂高呼利用他在本地的聲望組織起民丁開始反抗,而李永福則為他們提供了錢糧和武器,與賊子們周旋了兩天,堅持到了軍隊趕回來剿匪。

  正是這兩人當初的所作所為救下了不少人,一時間在民間的聲望達到頂峰,受到了眾人的尊重。應祥傑當初遞摺子請罪的時候,特地提到了兩人的功勞,為他們請功。文禛當初看到那份摺子的時候就對這兩個人有些興趣,批紅便提到過南巡時要見一見。

  此地並不是多說話的好地方,文禛讓兩人起身,然後望向應祥傑吩咐道,“回頭讓兩位先生來行宮,再與朕好好嘮叨嘮叨。”

  “遵旨!”應祥傑上前一步行禮,接著退讓到一邊。他剛剛站定,卻看到那兩人並沒動。這兩人可不是一般人,一個滿腹詩書錚錚鐵骨,一個可謂福建首富,祖上也曾經出過大官,都是見過世面的,應該不會不知道,這種接駕的場合容不得亂來。

  應祥傑心中頓時生出一股不祥地預感,待他看到兩人面上露出一抹堅定,剛準備拉住他們,那兩個人就已經不約而同地再次跪拜在地。只聽清川先生擲地有聲的高聲道,“啟稟皇上,學生冒昧,有一事要奏,求皇上恩准。”

  文禛雙眼微眯,語帶不悅地道,“你既有機會再次面聖,有何事不能稍後再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