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感覺到寧雲晉的視線,文禛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繼續毫無停頓地道,“朕心意已決,若是就此返回京城豈不是如了那些亂臣賊子的意。為了皇宮的安全,朕將讓一半奉供先行回京,接下來的行程眾卿儘快拿出個章程來!”

  他的話音一落,就連那些武將們也齊刷刷地跪下,只見他們滿臉的為難,與文臣們齊聲高呼,“皇上請務必三思!”

  寧雲晉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索性將自己當成站崗的侍衛,張著耳朵傾聽裡面的動靜。很快他就弄清楚了群臣為何反應如此激動的原因。

  他還真沒想到對方居然那麼大手筆,居然派了十數名死士趁著鴻皙鴻陽約了鴻明出宮去看他們府邸的時候發起刺殺。根據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消息,如今兩名皇子輕傷,而太子鴻明則重傷被送回皇宮,生死不明,也難怪文禛會如此震怒。

  靜靜的聽了一會,寧雲晉很快就猜到了文禛的意圖,既然對方想要調走這邊的防衛力量,文禛便如了他們的意,裝作無可奈何地送走一部分高手,這樣明面上的護衛力量減弱之後,更能誘使對方加快動手的速度。

  文禛並沒有讓大臣們待太久,很快就讓他們都退下去各行其事。他遣退左右隨侍返回自己臥室的時候,寧雲晉早已經等在了裡面。

  寧雲晉望著文禛忍不住皺了下眉頭,卻沒先開口,只是轉了轉手中的茶杯。

  一看到那張精緻的臉上寫滿了不贊同,文禛笑了笑,走到他身邊坐下,“我可不是在冒險。”

  即使文禛沒直說,寧雲晉也明白他的意思。畢竟對方真正有威脅性的只有那兩個大宗師,其他人都不足為懼。如今剩下來的奉供和士兵足夠對付並未在最佳狀態的畢滄浪,又有自己這個新晉的大宗師在,已經可以直接收網了。

  畢竟一直以來讓文禛不敢硬碰硬的原因,就是怕將奉武族和大周殘餘勢力打得太狠,讓那兩個大宗師狗急跳牆。

  他挑了下眉頭,有些不爽地道,“只是不喜歡這種被動的感覺,感覺真夠憋屈的。你這皇帝當得實在沒什麼滋味。”

  寧雲晉那略顯可愛的表情,讓文禛忍俊不禁地在他臉上親了一口。這才自信地道,“我向你保證這是最後一次。”等到將這些最後的反對勢力收拾服帖,將會是你與朕光明正大地同時站在這帝國最高處接受萬民朝拜時候。

  即使不能立後,也會另有辦法……想著那一幕,文禛望著寧雲晉居然有些痴迷了。

  第175章

  曾經有位偉人說過,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當然要想有說出這句話的底氣,首先就要自己有強硬的槍桿子作為支持。

  文禛雖然沒有聽說過這句話,但是相同的道理他卻很早就明白了。在如今這個世界上,大宗師這樣的頂級武力才是左右國家命運的大殺器,否則任憑你有多麼風光,一個豁出去了的大宗師如果無時無刻想要取誰的項上人頭,實在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皇宮都不敢肯定百分百的安全,就更別提其他股肱大臣們的宅院了!

  正是因為有這種懸在頭上的危機感作為動力,導致文禛身為一個皇帝,也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習武。如果沒有寧雲晉這個變數,以文禛的資質再過幾年也有希望晉級——寧雲晉曾經的那一世便是如此。

  要不是兩人已經忍無可忍,被逼急的那些人也不會再給己方發展的時間,他們也不會商定著借這次機會將計就計,進行了各種布置。

  在兩人的計劃中,真正的主戰場並不是揚州。因此安排好防務,又留下一隊人馬為此次被行刺之事進行善後,文禛的御舟再次啟航,朝著杭州駛去。

  自兩年前開始,文禛藉口有倭寇擾邊,召集群臣針對沿海諸省重新布防,他親自圈定了西湖周圍的一片地修建了旗營,並且屯兵兩萬。這一舉措不僅威嚇了原本日漸壯大的海盜和倭寇,而且讓原本因為經濟蓬勃發展,開始變得蠢蠢欲動,處處充滿的浮躁氣息的江南頓時安分了幾分。

  一天不到的時間,御舟就順著大運河走水路進入了這處兵營,這新建的駐地已經儼然是一處城中城,被打造得固若金湯。

  遠遠望去連綿起伏、整齊劃一的大小營帳給這秀麗的江南風景多了幾分巍峨壯觀之美,而這裡也將會成為南巡隊伍在杭州的落腳處。

  文禛一行將會在杭州停留一段時間,當然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欣賞江南風景而已。按照安排,巡視新修的水利工程、檢閱旗營、接見當地官員士紳等等,一系列事情做下來都極其花費時間,不知不覺在杭州就已經待了接近十天。

  兩人一心等著接招,卻沒想到對方在這段時間居然一直沒有出手。轉眼御舟就到了準備離開杭州的時候,這晚寧雲晉再次摸進文禛房裡與之商議。

  相比寧雲晉的迫不及待,文禛卻相當沉得住氣,悠閒的為他沏了杯茶,笑道,“他們籌劃了這麼些年,不可能在籠絡到兩個大宗師,成功在望的時候突然撒手不作為。最近不動手,只可能是因為忌憚咱們住在旗營里。”

  寧雲晉又何嘗猜不到這點,不過還是忍不住皺了下眉頭,“那些世家有千年的積累,誰也不知道他們還有些什麼手段。老師當年可沒教我太多,萬一他們拿著你的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