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驚的是作為一個應該高深莫測的皇帝,若是被他人洞悉,那便是將自己的弱點放在別人手裡,喜的是卻終於出現了一個能隨意說說話的人。

  結果自己花了那麼多時間,那麼多心思才得到的人,居然果真是自己曾經選擇放棄,選擇送走的孩子!文禛除了覺得天意弄人,只覺得自己曾經對他的那些執著那種占有欲,甚至對寧敬賢的微妙嫉妒全部變成了深切的諷刺,這些日子以來集聚在心中的鬱氣突然爆發出來,當時他便暈厥了過去。

  渾渾噩噩陷入昏迷的日子,文禛仿佛看到了寧雲晉在那一個月間的生死掙扎。那個被太醫宣布無藥可救的孩子,自己當年選擇放棄他,就已經做好了失去這個孩子的準備。可是在寧家他卻奇蹟般的活了過來,而且還那麼才華橫溢……

  文禛足足花了七天時間,才理清心裡的糾結,咳去心頭的淤血清醒過來。無論初衷是什麼,自己當年的選擇讓那孩子失去了最珍貴的身份,而且還陰差陽錯的被自己拖入了亂倫的深淵,文禛實在不知道以後再何如面對他。

  唯一慶幸的是寧雲晉此時遠在距離京城最遙遠的南方,文禛望著南方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第152章

  海康縣的事比寧雲晉想像中還要複雜,將那些鄉紳地主們聚攏在一起的人,似乎正是屬於前朝的反對勢力。他們一般活躍在江南和沿海一帶,即使知道這些地方的傳統士族多半與他們有關係,可是卻沒有辦法在沒有任何明顯罪名的時候,大張旗鼓的一口氣將他們拔除。

  朝廷使用在這些地方提拔新貴的方法,想儘量在不影響當地治安的情況下消除瓦解這些人的勢力,但是結果卻是令情況更加錯綜複雜。

  幾十條人命海康縣的知縣自然要擔負起責任,光是他一個正七品的項戴肯定還不夠,最後還一併擼了知州的項戴。

  兩廣總督是個識趣的,由他出面將各地知州、知縣都聚集在廣州,當著鴻明和寧雲晉這兩個欽差的面,將他們狠狠地斥責了一頓,要求各地立刻將以其他名目增收稅賦的做法進行改正。

  其實這樣的攤派,增加稅目,如果不是從上自下施行,最大的孝敬落在這個總督身上,寧雲晉打死都不信。可是這樣的封疆之吏自己和鴻明也不能現在就動他,還不如讓這人先整肅兩廣,等他們回京以後再說。

  解決完這件事情,已經過了近十天,轉眼到了十一月初九,鴻明實在是歸心似箭,一來擔憂父皇的情況,二來也想趕著回去過年,忙完這事就催著寧雲晉回京。

  寧雲晉也不想在外面過年,只要這位不嫌吃苦,他自然沒有意見。於是兩人讓購買的土儀和自己一些用不著的隨身物品慢慢回京,他們卻換了帶著二十多名精銳侍衛以及青陽子等人快馬疾馳。

  從廣州到京城何止千里之遙,這年頭的路又不好走,即使是沿著官道,也顛得十分難受。如今回京的這三十人里,除了高可和葉海兩個,只有鴻明一個人的武功最差,卻也是唯一沒有什麼長途奔襲經驗,沒有吃過苦的。

  騎馬對大腿內側的磨損是最厲害的,鴻明跑了四五天之後,聽到要上馬就有些臉色發青。不過少年人最是要面子,別說寧雲晉這跟自己同歲的人還沒有什麼抱怨,就連建亭先生這麼大年紀也還依舊氣定神閒,自己作為要求快馬回京的始作俑者,也就不好意思再改主意了。

  以寧雲晉的耳力自然可以聽得到高可每天給鴻明上藥時,隔壁傳來的嘶嘶呲牙聲。即使夜裡總會罵罵咧咧抱怨一番,可是第二天鴻明還是會保持著得體的儀容上馬繼續前行。

  這讓寧雲晉明顯感覺到這一世的鴻明和記憶中的那個太子區別挺大的,沒有那種用鼻子看人的傲氣,還保持著爭勝心,自己做錯的地方也勇於改正,沒有向上輩子那樣小小年紀就在別人的誘使下沉迷酒色財氣。

  每天這樣千篇一律趕路寧雲晉也覺得有些無聊,便會抽空指導一下鴻明,“長途騎馬的時候你要側著坐,兩邊的屁股輪流著力,這樣下馬以後才不會痛。”

  寧雲晉昨天教了自己怎麼避免磨傷小腿肚、大腿內側,照著做了之後果然今天舒服多了,鴻明立刻照著做。

  實際上從中受益的人不止他一個人,他們附近的都張著耳朵聽著。雖然他們都有過長時間騎馬奔襲的經歷,但是不少經驗都是自己總結出來或者偶爾聽前人指導的,哪裡會像寧雲晉說得一套一套的。

  按照寧雲晉的說法試了試,眾人頓時覺得原本麻木的半邊屁股輕鬆了一些。一個侍衛笑呵呵地道,“寧大人不愧是狀元郎,就是見多識廣。”

  寧雲晉矜持的笑了笑,見鴻明的視線不時往回望,他問道,“太子在看什麼?”

  “那幾個人一直跟著咱們。”鴻明皺著眉頭道,“好像從前天就看到他們,不會是心懷不軌吧!”

  “不是前天。”寧雲晉肯定地道,“從咱們出廣州他們就追上來了。”

  “你既然知道,怎麼不早說!”鴻明震驚地道,“不趕緊處理……”

  寧雲晉搖了搖頭,“沒有意義的。咱們這麼一行三十人快馬行在官道上,實在打眼得緊,只要繼續這麼趕路,總會被他們盯上的。暗箭難防,還不如讓這些人在待在明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