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任侍讀學士陳立言是個讀死書的,讓他考試還可以,要每天準備一份沒有陳言、官話、套話,要通講典籍篇章,不但要投君所好,講課內容還要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稿……如果他能做得到的話,也就不需要靠老婆娘家扶持了。

  他剛接手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雄心壯志,但是隨著文禛對他開講的經筵不滿越發嚴重,他的壓力也就越大,最後索性不親自出現。

  一開始他是讓莫一凡和下屬頂上,但是大經筵的時候身為侍讀學士不出現也說不過去,陳立言就只好往張璟身上推。

  這檔子好事推了出去想再拿回來就難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由侍講那邊一手安排經筵之事,讓侍讀這邊淪為了打雜的。

  寧雲晉可是帶著滿腔抱負來當官的,哪會甘心天天就給皇帝當人肉百科全書、貼身小秘書等,每天做那些瑣事,自然想要將這一塊收回來。

  說是與張璟協議,其實他已經帶著以勢壓人了,畢竟這樣出風頭的好事只要有真憑實學,誰願意拱手讓人!

  雖然對於寧雲晉硬生生從別人嘴裡搶過一塊肥肉的事情有些不安,但其他五人心裡還是憋著一股勁的,第二天散衙的時候,最積極的李永就已經將自己的文章遞了上來。

  他將自己花了一天一夜功夫寫出了的心血交給寧雲晉,還十分欽佩地道,“寧大人,說實話咱佩服您。您有才華有能力,日後定不是池中物。”

  “當不起,當不起。”寧雲晉被他的恭維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取出家裡送來的食盒,又親手給李永倒了杯茶,道,“來來來,反正咱們也不急著回家,便將恆之你這文章好好研讀研讀。這是我家老太太的點心,還沒動過的,先墊吧墊吧。”

  李永受寵若驚地道,“早就聽說寧大人家裡的吃食好,就連宮裡的皇子們都惦記著,沒想到在下也有機會一嘗美味。”

  寧雲晉矜持地笑了笑,“其實也就只是一些糖粉軟糯粑,不是什麼好東西,只是這糖粉甜而不膩,可是老太太小廚房裡的獨門秘訣,旁人都學不到的。”

  所謂的糖粉軟糯粑就是將糯米蒸熟,再用花生油揉成團,包上芝麻餡再撒上一層糖粉和熟糯米做成的,確實是非常常見的點心,不過要想做得好吃卻需要老師傅,要不然軟趴趴的沒點Q勁便會十分難吃。

  寧雲晉怕他覺得拘束,帶頭取了一塊放在嘴裡,他只覺得味道比平時淡了一點,卻並沒有在意,隨即打開文章一目十行的看起來,不時與李永討論幾句。

  第91章

  李永作為第一個親近寧雲晉的人,自然得到了他的另眼相待。從寧雲晉布置任務開始,直到二十號,不到十天時間,他就上交了五篇文章。

  寧雲晉對他的每一篇都做了詳細的研讀,要輪起做學問,能進入翰林院的人都是高手,有些人的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寧雲晉看了只有自愧不如的。

  但是如果要輪揣摩文禛的心理,那就沒人比得過他了,寧雲晉想要搶回經筵的舉辦權,那每天講學的內容不但要精彩,更要能符合文禛的意圖。

  這日落衙之後,寧雲晉便將李永留了下來。兩人客套一番便直接進入了正題,寧雲晉將他的五篇文章都放在一起,“恆之的每篇文都一氣呵成,字字珠玉,通篇讀下來讓人酐暢淋漓,確實是難得的好文筆。”

  李永一聽他這話的開頭,就知道寧雲晉是要指導自己,連忙坐直了身體。

  自從上次莫一凡舉行了一次小經筵之後,他們就都盼著能輪到自己,不過交了這麼多篇文,卻沒有一個人能通過這位小上司的審核,正讓他們覺得奇怪呢!

  寧雲晉笑道,“恆之的取題無一不是選自四書,雖然立意新穎卻不合適當今皇上。”他對著皇宮拱手,表情虔誠地道,“皇上自幼便勤於學,可謂學富五車,對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學識遠超尋常讀書人。任你經義講得如何天花亂墜,對他的作用卻不大。”

  他說完這句便停了下來,等著李永自己領悟。

  李永雖然不是天子近臣,但是在翰林院待了這麼久,也早就知道一些關於文禛的事跡,想到以前那些無數為皇帝講解經義,最後卻反被辯倒,不但在文武百官面前丟臉,更是從此在官場上沉寂無名的人,頓時渾身冷汗。

  他激動得站起身,對著寧雲晉作了一個長揖,“求大人交我。”

  寧雲晉見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這才道,“皇上文韜武略無不精通,他需要的是能從經筵中獲得治世之道,最好是能讓他從中汲取有用知識,以供借鑑,從而提高處理政務的能力。”

  他笑了笑,繼續解釋,“皇上日理萬機自然沒有時間去整理那些浩瀚如山的史料,這便需要我們這些侍讀官們為皇上解憂了!”

  李永感激地道,“多謝大人教誨。這麼說來,最好是能從《帝鑒》《歷朝實錄》來選擇題目!?”

  “正是。”寧雲晉點了點頭,其實文禛最欽佩的是兩個皇帝,一是漢武帝,二是唐太宗,不過這些可是他自己準備要用的,沒那麼好心教給別人。

  李永得了寧雲晉指點,便識趣的告退了,不過他十分認真地說要宴請寧雲晉。

  寧雲晉見他態度十分堅決,想了想,便決定在後天晚上,正好自己主持完早上的大經筵,這樣也不會誤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