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一片讚嘆聲中,楊讓功陰陽怪氣地道,“聽說光是寧二公子的一幅畫像就已經被人出到五千金,可真真是不凡呢!”

  “咦?”寧雲晉還真沒聽說過這件事,有些驚訝。

  這屋子裡最不缺的就是手眼通天的人,京城裡的大事根本瞞不過他們,少正行笑著解釋道,“聽說孫本善為寧二畫了兩副人像,不少人在王傳大師那裡看過之後驚為天人,紛紛出價想要購買。”

  寧雲晉眨巴了兩下眼睛,他還真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這些天太忙了,哪有時間去關注。他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父親,曉得這事多半是真的,頓時有些頭大,自己都要當官了,這種事傳出去雖然是美談,可還是不妥當的。

  明明只是在說畫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剛剛心情還不錯的文禛突然就板起臉,有些突兀地道,“既然眾卿家都已經到了,那我們便先議議吧!”

  在座的人都已經無比適應文禛的喜怒無常,對他這樣生硬轉移話題的舉動居然沒有絲毫不適應,臉色一肅便進入了辦公模式。

  寧雲晉鬆了口氣,在這樣的場合談論關於自己的事確實壓力頗大,就算他喜歡出風頭的感覺,也不想被人架在火上烤。他淡定的給每個人都奉完了茶之後,便老實地退到陳立言的座位邊。

  像他這樣的侍讀是沒有位置的,說得好聽一點是南書房行走,說得不好聽就是高級服務員。只有等他爬到陳立言的位置才能分配到一套桌椅,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好活,因為要在這個沒有錄音筆的時代做會議紀要,沒有一點功力是不行的。

  今天的議題是清點京城及幾個重點省份官倉的帳目,並調集一批糧食運到西北軍中。往年秋末,奉武族的各個部落便會紛紛出動擾邊,搶掠一批物資好度過漫漫寒冬。雖然如今奉武族不但立國,並且遞交了國書議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多年習慣會改變——畢竟他們的資源並沒有變多。

  首先是戶部尚書陳述現在帳目上的存糧數量,現在戶部掌印的人是吳庸,他是前朝末年出生的人,永興年間考上狀元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如今早已鬍子花白一大把,這人雖然不善於生財,但是理財上卻是一把好手,張口便將各省的存糧數報了出來,京城及幾個產糧大省的官倉儲量加起來共有340萬石。

  接下來自然是寧敬賢提出自己的需求,只見他張口便道,“要想滿足邊境軍隊的糧食供應至少需要四十萬石。”

  “那不可能!”吳庸不等文禛發話,就連忙拒絕了,別看寧敬賢僅僅只是要了個零頭,但是數量算起來還是太大了。他苦惱地道,“這些糧食想要發放俸祿都只不過是勉強足夠而已,就算縮緊縮緊最多也只能提供十五萬石。”

  寧敬賢根本不與他爭論,直接抱拳拱手對文禛道,“啟稟皇上,要想在西北拉出一條防線,至少需要五萬以上的兵力,區區十五萬石哪裡夠用,難道要士兵們餓著肚子打仗?”

  文禛並未立刻表態,只是等著吳庸說自己的難處。吳庸的臉皺紋都擰成了一團,只差沒指天搶地自己已經盡力了,可是寧敬賢卻咬死了不鬆口。

  雖然這可謂是大夏最頂尖大佬們的會議,但是其場面卻也和小街小販討價還價差不多,寧雲晉以前還看到過直接上全武行的,絲毫沒有文人書生動口不動手的自覺。

  不過寧雲晉還是第一次看到平日裡一本正經的寧敬賢與人斤斤計較的樣子,因此視線大部分時間都好奇地落在他身上。其實他真心覺得父親的要求一點都不過分,甚至還已經要少了。

  一個成年男人每日如果要進行高強度訓練,至少得吃兩公斤糧食。現在的一石約等於59.2公斤,如果要保證五萬人在三個月之內都吃飽飯,就要十五萬石以上。

  可是如今邊境的軍隊哪裡只有五萬!?更別說這些糧食在運輸途中還要被層層剝削,真正落到士兵頭上的少之又少。

  寧雲晉正是在這次擴軍的時候去的西北,記得那時候八旗兵還好,至少每餐能有頓乾飯,他們這些綠營兵餐餐都是粥,訓練之後,晚上肚子餓得睡不著,只得爬起床猛灌水將肚子撐得飽一點,走路的時候都覺得胃裡晃蕩,那滋味真是別提了。

  他望著寧敬賢正出神,文禛的心情卻煩躁起來,忍不住在心裡嘀咕,這小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一副離不開父親的樣子。

  輕了下嗓子,文禛先是打斷了兩人的辯論,扭頭望向陳立言,“近五年來官倉糧食使用情況如何?”

  陳立言站起身不慌不忙地道,“回稟皇上,這部分內容由微臣下屬寧雲晉負責,請容他奏對。”

  文禛進南書房的時候李德明就已經悄悄的稟報過這件事,微微翹起嘴角,“准。”

  這用度情況是非常複雜的,涉及到每年收入糧食、消耗糧食的數量與途徑,還要一一道明損耗數量,要知道這年頭可是沒有EXCEL神器進行數據分析的。記帳的時候最多就是分門別類的登記而已,要是邏輯性不好的人甚至會被繞暈掉。

  若是沒有過目不忘之能,寧雲晉只能抓瞎了。不過如今這麼點小難題可考不到他,背著手張口便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這便是侍讀學士另一個作用——人形百科全書加搜尋引擎。

  這一議眨眼就近了午時,文禛似乎見不得他安逸,在討論得正激烈的時候時不時會問他一些問題。寧雲晉剛開始還有些擔心他會問到自己沒看過的內容,沒想到文禛的問話卻十分有分寸,並沒有刻意給他難堪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