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朱焯前兩天與李德明閒聊關於寧雲晉的話題時,聽說皇上對這新科狀元可是喜歡得緊,最是喜歡召他聊天。

  他也不是第一天在皇上身邊當差,見過不少次皇上在和寧雲晉說話延了其他召見的情況。宮中早就有流言說,自幾年前起這寧雲晉雖然不是皇子,卻也差不多有著遠超宗室子弟的待遇了,自然不能隨意安排。

  在寧雲晉等得有些不耐煩地時候,朱焯終於琢磨出味來了,直接拍板道,“以你的才華若是去修撰實在是太浪費了,便任侍讀吧!”

  寧雲晉一聽便愣了,這皇帝的侍讀可不是好當的,白天要在尚書房候著,晚上還要分班在宮裡值夜,遇上皇帝出行還要扈從,雖然官職不高,卻可以說是與皇帝日夜不離。

  都說伴君如伴虎,一想到以後要“文禛天天見”,他忍不住頭皮發麻了!

  第81章

  即使寧雲晉再心不甘情不願,作為一名光榮的古代公務員,他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崗了。

  家裡早早就要上衙門的人變成四人,頓時寧府的清晨顯得熱鬧多了。年長的兩位坐車,年輕的兩個則騎馬,他們每個人又還有兩個長隨,要套車、牽馬光是出行準備就要不短的時間。

  寧雲晉已經換上了官服,顯得精神奕奕,雖然不是第一次當差,但是作為翰林侍讀卻是頭一招,撇除文禛的因素不談,他心裡也有些期待。

  雖然本朝並沒有嚴格像前朝那樣執行“非翰林不得入內閣”的潛規則,真正遇到皇帝喜歡的臣子一樣可以賜同進士出身入閣。但是那樣感覺卻差了很多,即使進了內閣,論資排輩的時候總覺得差了人一截。

  在只接受進士的翰林院裡面,留下的可以說都是全國最頂尖的人才,只要情商夠,肯鑽研,便可以說已經邁步走在康莊大道之上,只要熬個三五年,混個京察優異,便可以補外缺去做官了。

  在這個年代就算同樣是京官,翰林出身的官兒和蔭恩的也是有區別的。他們或者掌管著一朝言論、紙筆文章,或者是天子近臣,儘管官位不高,皇子或王公貴族也對他們多有優待。

  寧陶煦看著兩個孫子,一個身軀凜凜、相貌堂堂,另一個風流倜儻、美如冠玉,心中滿是歡喜。他對寧敬賢道,“雲亭和小二都是好的,只是沒想到一眨眼就連小二也要入朝為官了!”

  “可不是!真沒想到小二會如此出色,當年還擔心養不活。靜慧剛走的那個月,他的臉色都是青的……”

  寧敬賢說著瞥了一眼寧雲晉,他的個子如今只比寧雲亭第一個頭,在同齡的孩童中算是高的,穿上威儀的官服之後,平添了莊嚴,與平日裡孩子氣的樣子完全不同。

  一想到那時候抱來時瘦瘦小小的一團兒,居然生得如此出色,他不由得十分煩惱。

  如果真的要忠於皇上,這樣遠超其他的皇子的繼承人自然要報告上去,可是如果為此要讓寧家擔上欺君之罪,寧敬賢也是萬萬不想的。

  寧敬賢一貫以來都是個循規蹈矩的刻板人,那天卻也不知道怎麼鬼迷了心竅似的,做下了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寧陶煦見兒子不說話,以為他也在感嘆時光如梭,他笑道,“小二的婚事你也多注意點,自從御街誇官之後,來明里暗裡打聽小二的人家可不少,你要是有合適的人選,就叫你母親去相看相看。”

  “兒子省得!”寧敬賢點頭,又道,“父親,眼看小二也當差了,即使年齡不到,也得為他取個字方便稱呼,不如就由父親您為小二想一個。”

  “你不說我倒忘記了。”寧陶煦對這事很感興趣,樂陶陶地道,“小二的字我可得好好斟酌斟酌。”

  說話間兩兄弟過來請兩位長輩上車,一行四人離開寧府。不過他們的方向和行進速度都不一樣,沒過多久就分道揚鑣了。

  寧雲晉要先去翰林院,然後再根據值班表的安排。他估摸著自己這樣的新人,應該是先看資料熟悉情況,然後才入宮當值。

  作為第一天正式上班的新人,他居然還分配到了一間房,裡面頗為乾淨,不過秦明還是不放心的從新打掃了一番。等到折騰完,天色已經微亮了。沒想到他的屁股還沒坐熱,寧雲晉的頂頭上司——侍讀學士陳立言便使人叫他。

  陳立言看起來有些著急,兩人相互見過禮後,他也不和寧雲晉客套,直接道,“本來還想讓你多熟悉熟悉再進宮,沒想到皇上今日突然要議倉儲,聽說你有過目不忘之能,便要看看你的本事了。”

  不等寧雲晉應答,他便指著桌上接近兩本辭海厚的資料道,“拿上這些跟我進宮吧,早朝結束之前必須要看完,以備皇上詢問。”

  寧雲晉有吐血的衝動,如今離早朝結束最多只有一個時辰,其中還要扣除趕到皇宮以及繁瑣的入宮搜查時間,而那疊資料就算用翻的至少也要半個時辰,這絕壁是在給自己下馬威吧!

  雖然寧雲晉早有被人刁難的心裡準備,但是沒想到居然來得如此猛烈。陳立言的演技不錯,但還是掩飾不了他眼中的心虛。

  想想也很正常,先不說寧家的兩位長輩,當朝首輔的曾外祖父,光是寧雲晉自己就有正三品的爵位在身,他一個才從五品的侍讀學士若是沒人在背後撐腰,哪敢這樣行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