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寧雲亭怕被爺爺訓斥,只好老實坐回原位,小聲嘀咕道,“我急什麼呢?我才不急呢,正主兒都沒急……”

  寧雲晉被大哥孩子氣的反應逗得直樂,正想說話,卻聽到外面鑼鼓喧天般響了起來。

  寧雲亭一聽就激動的站了起來,他早已打聽過,省試放榜雖然比不了殿試放榜時的熱鬧,但也會有專門的鑼鼓班子來討分喜氣,外頭這麼大的動靜,他立刻大喊起來,“中啦,至少得是前十!小二,你是進士咯!”

  寧雲晉懷疑若不是怕弄皺自己的衣服,大哥得將自己抱起來了,實在太不淡定!

  等到秦明一臉興奮地衝進來,高聲叫著,“中啦,公子,您是頭名,是頭名啊!”

  即使早就對自己的成績胸有成竹,但是聽到自己中了會元這樣的好消息,寧雲晉也忍不住笑咧了嘴,再也淡定不起來了!

  第76章

  寧雲晉中會元的消息讓寧陶煦老懷大慰,使人給了門外鼓樂班子賞錢,又給報信的秦明賞了一個月的月俸。

  雖然只要熟人見到寧陶煦和寧敬賢都會上前恭維幾句,不過寧府並沒有大張旗鼓地擺宴,也只有尋常走得近的親戚上門到了聲賀,所有的人都還憋著勁,等著十日後的殿試結果,那時候才是舉子們真正風光的時刻。

  不過按照慣例,頭三名的卷子都會貼出來讓天下士人觀看。

  寧雲晉的年齡本來就惹人關注,又是這次的會元,因此他的那份卷子自然最惹人關注。

  在卷面整潔方面,只要不是邋遢的人都幾乎不會有失,不過他那一手入木三分,稜角分明的館閣體還是讓人讚賞不已。然而當他的對答內容流傳出來之後,頓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有種名至實歸的感覺。

  徐不用得了寧雲晉考卷的抄本之後,看得驚艷無比,幾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也顧不得還有兩天就要殿試,冒昧的到寧府進行道賀。

  對徐不用這個朋友寧雲晉也是有好感的,自然將他迎入了門。

  “恭喜至善兄高中,你的文章小弟拜讀之後,感嘆良多。”徐不用是這次的第二名,雖然寧雲晉已經使人上門道賀,不過見面自然要道一聲賀。

  徐不用慚愧地道,“比不了雲晉你,枉為兄虛長你幾歲,閱歷卻太淺了一些。”

  寧雲晉心中暗自得意,自己知道那麼多內幕消息,又還有後世的預見,即使文章寫的沒你好,若是見識還比同時代的人短淺,那可就真真是丟人了!不過都已經得了第一,再說謙虛的話也就虛偽了,他只得矜持的笑了笑。

  “為兄看到你那篇策問,這才想到帝國之危,當初答題的時候,實在沒想到大商建國的背後還有那麼多的危害。”徐不用感嘆地道,“為兄只想到大商遞交國書之後,邊境能夠不再起硝煙,老百姓能更好的生活,卻忘記了奉武族狼子野心,總有一日還是要入侵中原的,實在是目光太過短淺。”

  寧雲晉只得安慰道,“至善兄的那篇策問也是極其出色的,將兩國建交之後的優缺點都一一總結了出來,說起來,小弟實在不如你。”

  就在兩人相互謙虛的時候,文禛忍不住又將寧雲晉那份卷子的抄本拿出來看。

  南書房裡三位考官正埋首等著皇上欽點殿試的題目,見半晌沒動靜,偷偷抬頭看上一眼,發現皇上正面無表情的看著一份摺子,他們只當文禛在考量那些題目,只得繼續等待。

  其實文禛的嘴角弧度已經微翹了,可惜由於角度問題,沒有人能看得出來。

  文禛還真沒想到寧雲晉這孩子有如此本事,能夠考中會元,光是這份試卷就能證明他這個會元是貨真價實的。

  這次的策問他就是想挑選一些對時政敏銳的人才,至少要能看到奉武族的威脅。對於寧雲晉有那麼好的見識他並不意外,那小子可是坐擁報社的資源,又知道老師去世的內幕,所以比起那篇言辭鋒利的策問,他最愛看的自然是那篇詩賦。

  與策問中將塞外來客的事情說得危機無比不同,詩賦裡面竭盡所能的讚賞了當今聖上。

  什麼帝心勤、政事昌、勞夜覽、憂民意、圖治切,最後又點題贊道堪比秦皇漢武。雖然沒有一個字提到塞外來客遞交國書的事情,但是卻又隱晦的讚賞了當今聖上一統天下之心。

  畢竟只要熟讀史書的人,誰不知道只有這兩位最偉大的帝王一統天下、驅逐了匈奴呢!?

  短短六十個字的一篇省試詩將文禛贊得花團錦簇,即便知道其中的誇耀成分居多,但是他還是忍不住想在心底里認同。

  畢竟自己這些年可是真的每日看摺子到半夜,勤於政事、憂心天下百姓,而且正在力圖改革,除了收服奉武族這點還沒能做到,可他有信心在有生之年必定能將那塊版圖收攏在囊中的。

  他喜愛寧雲晉的這首詩雖然有些是愛屋及烏,卻也是因為在那些千篇一律歌頌皇帝崇尚儒治、器物華美、歌舞昇平的詩賦中,只有寧雲晉是真正將自己的辛勞看在眼裡了的。

  一遍一遍的讀著這篇華美的詩賦,文禛再一次的感受到了伯牙遇到子期的那種知己之樂。他從自己沉醉的思緒中清醒過來之後,忍不住提筆重新寫下了一個策問題目,文禛倒是想看一看,這一次那小子可以給自己怎樣的驚喜!

  寧雲晉自然不知道三位主考官得知策問題目後的驚訝,他在府中平靜的度過了兩天,準備最後的考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