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像植物會追隨陽光生長,人也會眷念曾經獲得的溫暖,比起生活了這麼多年的大夏,寧雲晉更懷念成為陽澄的那段日子,可是偏偏他又再也回不去了,這讓他怎麼不遺憾。

  這麼多年以為他根本沒辦法找准自己的定位,雖然生在大夏卻沒辦法主動的去愛她。儘管腦海中有那麼多超越現在的知識,可寧雲晉卻並沒有拿出來,就連當初受到震動弄出來的報紙,在上了正軌之後也就撒手不管。

  但是老爺子今天的離世卻讓他看清楚了現實,若是再留念過去,自己會連現在擁有的都不珍惜。

  文禛哪知道他複雜的心事,只當他重情重義,安慰道,“你的孝順老師都看在眼裡,他老人家不會遺憾的。”

  寧雲晉抬手擦乾眼淚,這才發現自己還沒給文禛行禮,連忙告罪。

  這個時候文禛怎麼可能怪罪他,牽著寧雲晉的右手走進歐侯的房間。

  老人家的喪禮註定了不能大肆操辦,他又沒有孝子孝女更衣,便由文禛親自給他擦身換上小衣,由寧雲晉為老人理髮刮臉。兩人默默的做著事情,雖然一切從簡、隱蔽,但是也不能委屈了這位一代宗師,該有的禮數都不能有失。

  老爺子的遺願是火化,然後將骨灰埋回故地,文禛原本是安排了人去辦這件事,但是寧雲晉卻想自己考完之後親自去跑一趟。文禛拗不過他,便允了。

  辦完這一切,寧雲晉的小臉都尖了,但是神色中的堅毅卻越發明顯。知道歐侯離世消息的人只當他是經歷了親長的離世瞬息長大,只有他自己知道正在的原因。

  雖然沒辦法正大光明的為老爺子服喪,不過寧雲晉還是自覺地將自己的衣物都換成了素服,停了飲酒肉食,鎮日在家閉門讀書。文禛見他如此,心中只有喜愛的,原本還想經常召他進宮陪伴的事情便也作罷了!

  時間一晃便到了天授十九年四月,隨著省試的來臨,京城再次沸騰起來。這年考試的日子定在十九,剛到初十寧家便圍繞著寧雲晉的事情開始忙碌。

  省試不比鄉試中途還能出來,這一考就要連續九天七夜,考試的時候只能穿單衣單褲,吃食也要備好消化的,其中的講究很多。寧家畢竟沒有人參加過科舉,等到打聽到那些必備用品之後,一應用具都已經翻了好幾倍。

  考試那天寧雲晉被家裡的父兄親自送到考場,再一想到這些天來家裡下人連經過自己院子都要躡手躡腳,不准弄出一點聲音來,他不由覺得好笑,心裡卻暖暖的。

  省試的考場設置京城的貢院,條件比鄉試的地方不知道好了多少,雖然同樣是無門無窗的小隔間,裡面就架著兩塊木板,但是好歹沒那麼重的霉味與蜘蛛網。經過了比鄉試時更嚴厲的搜查,寧雲晉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號房。

  或許真的是有文禛的示意,給他檢查的小吏很恭敬,寧雲晉可是看到他轉臉就將自己身後的人拔得精光,連帶的被子也挑開來仔細查看了的。還真有一個倒霉鬼,將小抄用老鼠須寫在馬甲裡面的,檢查出來後被哭嚎著拖走了。

  聽說號房裡面的水每天只供應一次,寧家便給他備了個大大的瓮,卻沒想到裡面居然還有一個破盆。寧雲晉見那破盆還算乾淨,便也接了些水,將號房擦了一下,畢竟是要待幾天的地方,能舒服一點是一點。

  時辰到了之後,考捲髮了下來,寧雲晉先去看策問的題目。策問有點像是現代的問答題,先看好了之後答前面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思索。

  將題目全部掃了一眼以後,寧雲晉發現今年的策問題目與詩賦是有關聯的。詩賦的題目是:“天授十九年元月,上御太和殿,時大商遣使遞交國書,故做《款塞來享》詩云,之後策問題目也是圍繞著大商建國的事情,他只是稍微揣測了一下文禛的心思,便知道今年科舉如此定題的用意。

  這《款塞來享》出自漢宣帝的《議孝武廟樂詔》,其中款,扣也,可以理解為塞外客來服從的意思,題目里有頌揚天下一統的意思。按照慣例,詩賦絕大多數都是用來歌頌皇帝功德的,只要不偏題朝著統一塞外這邊夸就行。但是策問那邊卻是挖了個坑,若是只看到大商議和表面上春秋和平一面,那肯定落地無誤。

  他本就知道文禛的施政思路,又清楚大商立國背後的事情,心中有了計較之後,便落筆有神起來!

  第74章

  九天七夜考下來饒是寧雲晉的體力充沛也覺得渾身難受,不由得感嘆科舉也是個體力活。難怪在後面幾天總會看到暈厥、病倒,然後被抬出去的人。

  回到府中他只覺得渾身輕鬆,等他休息了一日,二老便將他叫到房裡。

  老太太拉著他的手捨不得放開,還摸了一把他瘦削的臉頰,心疼地道,“瞧小二熬得,這臉都尖了。”

  寧雲晉拍了拍老太太的手,笑眯眯地道,“孫兒身體好著呢,考完這場只剩下殿試,可以好生歇著。”

  “確實要鬆快鬆快。”老太太點頭,吩咐道,“你如今也算是忙完了,中午一個人在院子吃飯也無聊,不如便來多陪陪我這老婆子。”

  寧雲晉知道老人家想要自己陪她吃飯多半是想要體貼自己的飲食,是對自己的關心,自然點頭答應。

  見他與老太太膩歪完,寧陶煦才道,“看你這樣子是胸有成竹,我便不多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