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授十八年八月初九,終於年滿十二歲的寧雲晉信心滿滿的步入了鄉試考場,開始他的科舉之路。

  第63章

  雖然只是鄉試考場,貢院前卻也是人頭涌涌,要不是他們出門得早,並且是騎馬而來,只怕也要被堵在外面了。

  過了警戒線之後,長隨書童們都不能再跟隨,寧雲晉拎著家人給自己準備的籃子,排隊等候檢查。

  隊伍很長,入場前的防作弊搜查有特別嚴格,小吏們不敢松又檢查得格外的仔細,目測還要等待很長的時間。他扭頭看了一眼身後的長龍,不期然看到遠處高頭大馬上的父親與哥哥。

  這只是第一場鄉試而已,家裡並沒有全員出動,只有寧敬賢和寧雲亭送他到考場。看看天色,他們再不走可要遲到了,寧雲晉便朝兩人揮了揮手。

  寧敬賢頷首微笑,寧雲亭則對他做了個加油的手勢,兩人這才調轉馬頭朝著皇宮走去。

  路上他們遇到了寧府為寧雲晉準備的馬車,這會兒還卡在路上動彈不得,寧敬賢便交代車上的秦明務必要在貢院外面等著,以防意外。

  送走了父兄,寧雲晉這才沉下心來在腦海中回憶這一場的考試內容。鄉試一共要考三場,第一場是以《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各做文一篇,再寫一首五言八韻詩一首。

  自天授年間開始八股文的字數要求由原來的六百五十字改為了七百字,對他而言三篇作文的壓力不大,關鍵在於詩上。

  以他這種被建亭先生點評為比打油詩水準高一點的水平,要想寫出讓考官眼前一亮的詩作著實不容易,因此分為緊張這一關。

  備考的時候寧雲晉就已經絞盡腦汁寫了幾首詩作,雖然這些詩已經屬於超長發揮,但是沒有一首能像達到白居易那《賦得古原草送別》的章法嚴謹、朗朗上口,千古絕唱果然不是常人能及的水平。

  只有在這時候他才格外鬱悶,人家穿越能隨便抄詩默寫《紅樓夢》之類的名作,可惜自己穿的年代太近,實在沒有好詩下手了。

  就在他擔心詩作的出題會不會太偏時,拿著名冊的小吏唱名道,“下一個寧雲晉。”

  “到。”

  寧雲晉連忙應了一聲走上前。他這脆生生地一聲,使得周圍的人終於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將視線聚集在他身上,紛紛小聲議論著。

  寧雲晉一直堅持的每天一杯牛奶起了作用,他的身高已經接近一米六,遠遠高於同齡人。他的相貌又生得極佳,即使是在昏黃燈光下皮膚也像是透著瑩瑩玉光。

  他只是穿著一身寶藍色的單衣單褲,頭戴最簡單的緇撮,卻出色得與周圍的人似乎格格不入。光是站在那裡寧雲晉便如同一副最動人的山水畫,讓人有些自慚形穢不知不覺地站得遠離他兩三步開外。

  “這孩子生得真好!”有讚嘆的。

  “這么小的年紀只怕是家裡捐的秀才吧!”有人感嘆,“看他的家境一定很不錯,大戶人家出生的少爺就是命好,捐個出身、補個缺都容易,又何必和我們這些苦哈哈一樣來科舉。”

  也有光是為了鄉試名額就苦熬了好些年的大齡考生不忿道,“他看得懂考官出的題嗎?”

  雖然將那些人的閒言碎語寧雲晉都聽到了耳中,對於別人的視線他早就習慣了無視,可是夾雜在其中的一股帶著惡意的凝視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寧雲晉朝那個方向望了一眼,發現居然是盧文道。

  見小吏已經核對完自己的身份,吩咐自己進去檢查,寧雲晉便先將盧文道的事情擱在一邊,專心應付起眼前慘無人道的搜身檢查。

  好不容易能夠進入號房,他的臉色有些不好,一想到這樣的檢查至少還有三四次,寧雲晉的臉色便更蒼白了,暗自道,就算是為了這也不能落第!

  鄉試每一場都只有一天時間,寧雲晉淡定地無視號房裡那腌臢的環境,收斂心神開始專心作答。

  八月十二日為第二場,以五經作一文;八月十五日為第三場,策問五道。

  考完之後寧雲晉長長舒了口氣,雖然帶了乾糧吃喝沒有問題,可是號房的那塊桌板睡著太不舒服了,回到家之後他便悶頭大睡補眠。

  雖然家裡沒人經歷過科舉,不過大家都知道考試十分熬人,也都沒打攪他。

  寧雲晉這一覺直接睡到第二天天亮,他慵懶地伸了個懶腰這才覺得自己活過來了。

  秦明聽到動靜敲了敲門,感慨地道,“二公子,您可醒來了,老太太身邊的丫頭都來打聽三次咯,再睡下去老太太只怕要親自來看你了!”

  “瞧你說的那麼誇張!”寧雲晉活力十足地跳下床,“叫人進來洗漱,爺要給老太太請安去。”

  到了老太太的房裡,老人家一看到他眼睛下面的黑眼圈,便摟住寧雲晉心疼地道,“乖孫喲,這可是遭了大罪!才鄉試就這麼熬人,等到會試如何得了,那可是每場三日,還得考三場,要不咱還是別考了吧!”

  “小孩子就得這樣磨礪一番才好!別一個勁瞎寵。”寧陶煦板著臉對寧老夫人說了一句,這才扭頭問寧雲晉,“你考得如何?”

  寧雲晉自信滿滿地道,“感覺很不錯,中舉應該不難。”

  寧陶煦抿嘴笑,“你師傅可是要你連中三元,若是中不了解元,下次見他可要小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