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幾次不說,單只說皇上金口玉言讓你為太子養鳥的事情。若是尋常小孩,甚至是朝中大臣,得了這樣的差事,誰不是盡心盡力,滿心歡喜,這是皇上對自己的信任。你卻毫不避諱地露出嫌棄的表情,甚至不情願去做。”

  寧敬賢見寧雲晉露出有些領悟的表情,便繼續道,“小二你不會永遠只有四五歲,現在你的年紀小,皇上又沒見過你這樣機敏的孩子,所以對你格外寬容,對你偶有失禮的行為也並不在意。可是你總要長大當差的,當你十多歲、二十多歲的時候,對皇上若還是這樣的態度,那就是在踩在懸崖邊上,趕上龍心不悅地時候,那些丁丁點點就都是要殺頭的大錯。”

  這些事情寧雲晉也知道,可是只要一看到文禛他心裡就不舒服,他總是在想反正自己現在還小,再等一兩年就收斂。再說,經歷過兩次死亡以後,他內心深處根本不在乎生死,甚至對死亡有種隱隱的期待,在內心深處他還是想當陽澄,回到那個生活簡單被長輩寵愛著的人生。

  他又有過謀逆之舉——雖然沒有成功,如此總總,但是要讓他對皇權,對代表皇權的文禛有畏懼之心實在略有難度。

  看到他臉上露出泫然若泣的表情,一雙眼睛裡寫滿了悲意,寧敬賢有些慌了,以為自己說得重了一些,“你也不用太擔心,皇上既然從沒追究,自然他也是稀罕你的。只是我和你祖父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若是讓你養成了習慣,等大了就不好改了。”

  被戳破了心底的希望,寧雲晉有些悶悶的,自暴自棄道,“父親送我去白雲觀,是想讓我當道士嗎?”

  “瞎說什麼呢!”寧敬賢在他額頭敲了一記,“白雲觀的觀主青陽道長和在那裡掛單的雲老都是你祖父的忘年之交,他們一個是深諳黃老之道,一個是當世少有的大儒,日前父親已經與他們通過信想讓他們收你為徒,教導你學問。”

  青陽道長寧雲晉有聽說過,這位道長可以被稱為北武林數一數二的高手,更難得的是他不但武術高,他對黃老之學的掌握更是不凡,自古儒道不分,不少儒士都與之交好,經常在一起交流彼此的思想。

  而那個雲老……寧雲晉突然瞪大了眼睛,“可是那位被稱為建亭先生的雲老?”

  “怎麼,願意去了?”寧敬賢見他破涕而笑的樣子,忍不住揉了揉他的頭髮。

  寧雲晉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若是真的能拜在那位老師門下,無論是入朝為官,還是在野為士,都是天大的好處,那位先生可是天下讀書人的偶像,是目前朱程理學的帶頭人。

  見他們父子談完,寧陶煦對他微微一笑。

  寧雲晉看他的表情似乎也是要訓話,連忙站直身子,垂首聽訓。

  “你這孩子是個聰明的,該說的你父親已經說了,我便也就不再多話了。”寧陶煦指了指桌上的一個木匣子,“聽說你喜歡雕刻,日前我得了這麼一個擺件,便送與你把玩,你多看看也好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裡。”

  寧雲晉點了點頭,上前捧起那個匣子,心裡明白這裡面才是他要教導自己的東西!

  第33章

  合上書房的門,寧雲晉才剛走出幾步,便聽到裡面傳來小聲說話的聲音,他心中一動,保持著平緩的步伐,卻忍不住運功偷聽起來。

  “希望在那兩位的教導下,能磨平一點小二的稜角。”只聽寧敬賢憂心地道,“今日把那鷯哥帶回府便算是已經得罪了太子,如今也只能跟緊皇上,日後的事日後再說了。”

  寧陶煦的語氣卻很平淡,“不用擔心,日後的事誰知道呢,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至少這幾十年寧家只要一直支持皇上即可。”

  “父親所言極是。皇上是有大抱負的人,也重情義。”寧敬賢苦笑,“就是不知道小二是怎麼回事,每次見到皇上都跟遇到上輩子的仇人似的,兒子還真擔心日後他一步行差。他又不像雲亭,叫我怎麼不擔心。”

  “越是聰明人惹出的禍事越大,你這擔心倒也沒錯。”寧陶煦寬慰道,“我看他是個機靈的,不出幾日就能琢磨出你送他去白雲觀的目的,只要他能學得那二人本事的三四成,日後的成就便是妥妥的。”

  寧雲晉一手擰著鳥籠,一手抱著匣子忍不住笑了,文禛可不正是自己上輩子加上這輩子的仇人嗎!?只是沒想到自己對他的怨氣已經外露到這麼容易被人看穿的地步,虧自己還一直以為掩飾得很好!

  就是不知道文禛有沒有看出來!?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可能,父親是因為對自己太熟悉了,文禛可沒有和自己接觸幾次,應該還感覺不出來。

  這麼一猜測寧雲晉也想到了父親為什麼會送自己去白雲觀向那兩個人學習。

  要說最講究“三綱五常”,強調君主至上的理論思想那便是陳朱理學了,畢竟可是有將近千年的時間歷代君主都將這作為教化萬民的理論思想,學得好自然容易討皇帝歡心,學不好起碼也能保持表面的恭敬,這樣無論自己做到哪一種,父親想要打磨自己那股戾氣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所謂三歲看到老,自己的性格早已經定型,不可能再受那些理論思想的影響,可是學好了規則才能更好的利用規則這點寧雲晉可是很清楚的,因此隱隱對於前往白雲掛拜師一事有些期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