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年,隨著報業的改革發展,青山日報社已經由過去的靠吃財政飯轉為自收自支,GG中心作為全報社的經濟命脈,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老主任年齡偏大,思想陳舊,方法單一,自然難以擔此重任。靳明麗此時已經是總編室主任,桌球雖然早已經不打了,但是由於業務的關係,每天依然可以與孟總低頭不見抬頭見,因為崗位重要,所以進編委提副總編僅僅是時間問題。可是經孟總老婆這麼一鬧,她覺得在編輯部呆得灰頭土臉的,又不好主動跟大家解釋什麼,只能暗暗吃下這隻蒼蠅。聽說編委會決定在全報社徵招GG中心主任,她立即自告奮勇,擔此要職。靳明麗上任後,採取了增加GG收入的一系列創新舉措,第一年報社GG收入就比上一年翻一番。

  改革後,群眾工作部撤銷了,併入社會新聞部,社會新聞部老主任退休,鐘山自然而然接替了主任的位置。朱曉彤由時政新聞部副主任直接提任為主任。

  又過了一周,聽說靳明麗已經甦醒過來,能開口說話了,鐘山率部里的同事前往市立醫院探望。病塌上的靳明麗剛做過開顱手術,頭上還纏著紗布,顯得十分虛弱,不再像過去自以為是、咄咄逼人的樣子,整個人看起來也就不像平日裡那麼醜陋討厭了,甚至有一些小可憐。靳明麗小聲說:“謝謝鍾主任,謝謝大家。”鐘山示意她不要多說話,囑咐她安心養傷,鼓勵她畢竟人還年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靳明麗眼睛裡滾出兩顆淚珠,她的母親趕緊用白毛巾幫她拭去。靳明麗又喃喃地說:“我這兩條腿一點知覺都沒有,可能今後再也不能站起來正常走路了,現在什麼都不想了,就懷念那些個能自由自在自主行走的普通日子。”

  母親趕緊說:“小麗你不要胡思亂想,醫生都說了,只要你配合治療,還是有希望重新站起來的。”

  走出醫院時,鐘山感到迎面吹來的陣陣秋風,雖然還不那麼寒涼,但隱隱地已經透露出了肅殺之氣。

  ☆、第十三章 尋親熱線

  鐘山千里尋親的報導在江城衛視播出後,在北方小城青山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那些有著與鐘山相似經歷苦於尋親無門的人紛紛找到報社,希望鐘山幫助他們尋找遠在南方的親人,他們中以郭麗大姐最為積極。

  郭麗是這個“江城尋親團”的組織者,他們還建立了一個QQ群,郭大姐是群主。他們那批153個孩子,如今有87人在群里,3人已經確定不在人世了,其他的則失去了聯繫。郭麗大姐把鐘山拉進群里,說是可以給群里的兄弟姐妹們一些鼓勵和信心,只要不放棄,終有一天會找到自己的親人的。

  鐘山與蘇曉虹通了電話,說了這些人的訴求,蘇曉虹非常高興,說:“謝謝你呀鐘山,這個欄目剛剛開播,我正愁找不到更好的線索呢,你就給我一下子送來這麼多。我馬上就與民政部門聯繫,搜尋有關線索,成熟一個就上一期節目。”

  鐘山說,如果事情有了眉目,我這裡也可以在報紙上開設一個“尋親熱線”欄目,隨時報導尋親訴求和進展情況,主基調是宣揚我們這個社會中那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超越血緣的大愛。

  鐘山撥通了郭麗大姐的電話,說了蘇曉虹的反饋意見和自己的想法。郭麗放下電話,就風風火火地趕來報社,捧了一大堆小時候的照片,有單照,有三男一女四個孩子的合影,還有六口人的全家福,還拿來了一件藍色小花布衣。郭麗對鐘山說:“我不像你,與家人分別時年齡尚小,我那時已經五歲,有記憶了,我記得我媽媽當時哭得特別傷心,家裡孩子大大小小一大群,屋子好像還漏著雨。這件小衣服是送走我時新做的,我爸背我出門時,我媽操起剪子,狠狠剪了一下我的左耳垂”,說著就撩開頭髮,讓鐘山看她的左耳朵,果然有一條疤痕,“我想媽媽當時就希望有朝一日能憑著這個印記與我相見。我在領養家庭里,爸媽和三個哥哥對我都好,媽媽在我臨出嫁時告訴了我真相,其實我那些年一直懷疑自己的身世,媽媽的話只是證實了我的猜測。如今,爸爸媽媽都已經不在了,哥哥們也都有各自的家庭,我忽然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特別孤單,心想萬一親爸親媽還在呢,或許此生還可以見上一面。”

  鐘山又打通了蘇曉虹的電話,讓郭麗與她直接通話,重述一遍自己的經歷和想法。蘇曉虹非常感興趣,說憑藉耳朵上的這個豁口,就可以縮小很多尋找範圍。

  下一期節目的最後,蘇曉虹在電視屏幕下方的滾動條中打出了觀眾郭麗的尋親GG,展示了她的小花布衣、兒時的照片和左耳朵上的疤痕。果然,很快就有聽眾從烏縣打來電話,說這個郭麗特別像她失散多年的妹妹。

  郭麗得知這個喜訊,立即買了火車票趕往江城。經過DNA比對,那名叫馮玉珍的女士正是郭麗的四姐,而且,郭麗一下子找到了四個姐姐三個弟弟。只可惜,父母已經在五年前相繼去世了,他們臨終時都念叨,對不起小五,如果不是當時家裡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絕不會把她丟到孤兒院門口,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她,跟她說一句爸爸媽媽對不起她。

  這期節目,馮家姐弟七人和郭麗及其三個哥哥都來了,郭麗是青山市優秀教師,她的語文教學以講故事見長,這次在節目中聲情並茂地講述自己的故事,感染了現場和電視機前的每一位觀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