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大姐已經泣不成聲,柳春望接著說:“父親回到家後,告訴我們母親難產,和兩個雙胞胎弟弟都沒有搶救過來,我當時還小,只記得父親和姐姐兩個哭得很傷心。後來,父親一個人辛辛苦苦把我們姐弟三個拉扯大,一直沒有再找老伴。三年前,父親患了腦血栓,忽然有一天把我們三個叫到床前,說出了這個驚天的秘密,原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兩個雙胞胎弟弟。”
柳春生接著說:“這些年,我們家的日子好起來了,大姐、大哥和我三家都蓋起了小洋樓。父親希望我們能在他有生之年想辦法找到兩個失散的弟弟,彌補對他們的虧欠,這也是我們姐弟三個的共同想法。我們去了婦兒醫院,費了許多周折查到了當年的新生兒檔案,得到的答覆是那兩個孩子出院後被轉送到孤兒院。我們又四處尋找當年孤兒院裡的工作人員,一位知情者說,他們隨一批孤兒被送到了北方,那幾年孤兒院裡送出去的孩子特別多,已經記不清他們究竟去了哪個城市。北方那麼大,茫茫人海,我們到哪裡去尋找他們呢?只能求助電視台,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這時,電視畫面又切換到蘇曉虹,蘇曉虹說什麼鐘山完全沒聽進耳朵,他只緊緊盯著柳春望和柳春生兄弟兩個的臉,特別是老二柳春生,活脫脫就是當年與自己打籃球的江城農業大學的寶音的中年版。
蘇曉虹還在與三位嘉賓交流著,畫面上又出現了一位老人的照片,鐘山拿起電話,手顫抖著拔號:“喂,鄧家國,我找蘇曉虹。曉虹啊,我看了你做的這期節目,那姐弟三人找的孿生兄弟,應該就是我和江城農業大學的寶音。”
鐘山的一番話,令在一旁邊看電視邊跟著直抹眼淚的邱月月驚得目瞪口呆。
☆、第九章 親人相見
鐘山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苦苦找尋了30年的親人竟然在一個晚上意外地出現了,困擾了自己30多年的身世之謎在一期電視節目中忽然揭開了。放下電話,他放聲大哭。邱月月抱著這個哭得像個男孩一樣的丈夫,一邊安慰他,一邊也禁不住跟著落淚。
第二天早晨,送走鄧家國,蘇曉虹就匆匆來到賓館找鐘山,商量與親人相見的事。
蘇曉虹問鐘山,是否介意帶記者去做跟蹤採訪報導。鐘山不假思索地說:“是電視台幫助我找到了親人,當然可以做接續報導,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是做個DNA比對,確認無誤後,再播出節目為好。” 蘇曉虹稱讚鐘山想得周到。
江城距柳家三姐弟的家有150多公里的路程,走高速公路,只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這一個小時的路程,鐘山走了整整42年。他抬眼向車窗外眺望,滿眼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原來,這裡就是自己想了幾十年的家鄉的模樣。
近鄉情更怯。車拐下高速公路,駛入便道,蘇曉虹說還有20公里就到了,鐘山此時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他又想起了12歲那年離家出走一個人坐大客車去安台縣大伯家的經歷,想起了小時候見到的從覆巢中落地的小麻雀孤立無助的樣子,想起了養母臨終前一臉愧疚的真情告白,想起從未謀面的生母拼卻生命把他和孿生兄弟帶到這個世界……
車在一幢粉牆黛瓦的小二樓前停下來,樓前已經支起彩虹門,打出了“歡迎親愛的弟弟回家”的條幅。大姐率兩個弟弟迎出門來,姐弟三個與迎面走來的鐘山緊緊擁抱在一起。
“是我弟弟,我一眼就看出來了,跟老三長得特別像,不會錯的。”大姐喃喃地說。
姐弟四人來到老父親的床榻前,這位74歲的老人用顫抖的手握著失散了42年的兒子的手,老淚縱橫,口齒不清地說:“回來就好啊!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見到你,到那邊,也可以向你們的媽有個交待了,不然,我怕她是不會饒我的。爸對不起你們,但凡有一點法子,也不能丟下你們呀!”老人邊說邊用手哆哆嗦嗦地掀兒子的後衣襟。
姐姐忙說:“父親曾經說過,後背有一顆黑痣的是老大。”
鐘山說:“不用看了,我後背有一顆黑痣,我媳婦總跟我開玩笑,說我點兒背,什麼好事都趕不上。”
見有記者的攝像頭對準自己,鐘山又說:“也許這輩子我錯過了許多常人認為的好事兒,可是今天,我找到了親人,找到了自己的根脈,揭開了困擾我幾十年的身世之謎,這件天大的好事終於沒有錯過。”
鐘山又轉過身對老父親和一位姐姐兩位哥哥說:“而且,你們盼望的另一個弟弟,應該是五弟吧,我可以肯定地說也有了眉目,我回去後就到內蒙古把他帶過來與你們相見。”
鐘山不遠幾千里來江城上大學,江城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就在鐘樓公園旁邊,鐘山曾無數次從這裡經過,也不只一次見到新生兒父母抱著他們的寶寶歡天喜地走出醫院大門,卻從來也沒有想過,這裡竟然是他的出生地。這真是個奇蹟!
鐘山給青山日報社打了電話,說江城這邊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所以要晚一周回去。
夜幕降臨,小樓里亮起了燈,鐘山與柳家人圍坐在一起,講述自己有記憶以來的人生經歷。柳家姐弟都說,誰說我們弟弟點兒背,落到了一戶多麼善良的人家,真不知道應該怎樣感謝鍾家的伯伯和伯母,可惜鍾伯母已經不在了。
柳春生接著說:“這些年,我們家的日子好起來了,大姐、大哥和我三家都蓋起了小洋樓。父親希望我們能在他有生之年想辦法找到兩個失散的弟弟,彌補對他們的虧欠,這也是我們姐弟三個的共同想法。我們去了婦兒醫院,費了許多周折查到了當年的新生兒檔案,得到的答覆是那兩個孩子出院後被轉送到孤兒院。我們又四處尋找當年孤兒院裡的工作人員,一位知情者說,他們隨一批孤兒被送到了北方,那幾年孤兒院裡送出去的孩子特別多,已經記不清他們究竟去了哪個城市。北方那麼大,茫茫人海,我們到哪裡去尋找他們呢?只能求助電視台,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這時,電視畫面又切換到蘇曉虹,蘇曉虹說什麼鐘山完全沒聽進耳朵,他只緊緊盯著柳春望和柳春生兄弟兩個的臉,特別是老二柳春生,活脫脫就是當年與自己打籃球的江城農業大學的寶音的中年版。
蘇曉虹還在與三位嘉賓交流著,畫面上又出現了一位老人的照片,鐘山拿起電話,手顫抖著拔號:“喂,鄧家國,我找蘇曉虹。曉虹啊,我看了你做的這期節目,那姐弟三人找的孿生兄弟,應該就是我和江城農業大學的寶音。”
鐘山的一番話,令在一旁邊看電視邊跟著直抹眼淚的邱月月驚得目瞪口呆。
☆、第九章 親人相見
鐘山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苦苦找尋了30年的親人竟然在一個晚上意外地出現了,困擾了自己30多年的身世之謎在一期電視節目中忽然揭開了。放下電話,他放聲大哭。邱月月抱著這個哭得像個男孩一樣的丈夫,一邊安慰他,一邊也禁不住跟著落淚。
第二天早晨,送走鄧家國,蘇曉虹就匆匆來到賓館找鐘山,商量與親人相見的事。
蘇曉虹問鐘山,是否介意帶記者去做跟蹤採訪報導。鐘山不假思索地說:“是電視台幫助我找到了親人,當然可以做接續報導,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是做個DNA比對,確認無誤後,再播出節目為好。” 蘇曉虹稱讚鐘山想得周到。
江城距柳家三姐弟的家有150多公里的路程,走高速公路,只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這一個小時的路程,鐘山走了整整42年。他抬眼向車窗外眺望,滿眼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原來,這裡就是自己想了幾十年的家鄉的模樣。
近鄉情更怯。車拐下高速公路,駛入便道,蘇曉虹說還有20公里就到了,鐘山此時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他又想起了12歲那年離家出走一個人坐大客車去安台縣大伯家的經歷,想起了小時候見到的從覆巢中落地的小麻雀孤立無助的樣子,想起了養母臨終前一臉愧疚的真情告白,想起從未謀面的生母拼卻生命把他和孿生兄弟帶到這個世界……
車在一幢粉牆黛瓦的小二樓前停下來,樓前已經支起彩虹門,打出了“歡迎親愛的弟弟回家”的條幅。大姐率兩個弟弟迎出門來,姐弟三個與迎面走來的鐘山緊緊擁抱在一起。
“是我弟弟,我一眼就看出來了,跟老三長得特別像,不會錯的。”大姐喃喃地說。
姐弟四人來到老父親的床榻前,這位74歲的老人用顫抖的手握著失散了42年的兒子的手,老淚縱橫,口齒不清地說:“回來就好啊!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見到你,到那邊,也可以向你們的媽有個交待了,不然,我怕她是不會饒我的。爸對不起你們,但凡有一點法子,也不能丟下你們呀!”老人邊說邊用手哆哆嗦嗦地掀兒子的後衣襟。
姐姐忙說:“父親曾經說過,後背有一顆黑痣的是老大。”
鐘山說:“不用看了,我後背有一顆黑痣,我媳婦總跟我開玩笑,說我點兒背,什麼好事都趕不上。”
見有記者的攝像頭對準自己,鐘山又說:“也許這輩子我錯過了許多常人認為的好事兒,可是今天,我找到了親人,找到了自己的根脈,揭開了困擾我幾十年的身世之謎,這件天大的好事終於沒有錯過。”
鐘山又轉過身對老父親和一位姐姐兩位哥哥說:“而且,你們盼望的另一個弟弟,應該是五弟吧,我可以肯定地說也有了眉目,我回去後就到內蒙古把他帶過來與你們相見。”
鐘山不遠幾千里來江城上大學,江城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就在鐘樓公園旁邊,鐘山曾無數次從這裡經過,也不只一次見到新生兒父母抱著他們的寶寶歡天喜地走出醫院大門,卻從來也沒有想過,這裡竟然是他的出生地。這真是個奇蹟!
鐘山給青山日報社打了電話,說江城這邊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所以要晚一周回去。
夜幕降臨,小樓里亮起了燈,鐘山與柳家人圍坐在一起,講述自己有記憶以來的人生經歷。柳家姐弟都說,誰說我們弟弟點兒背,落到了一戶多麼善良的人家,真不知道應該怎樣感謝鍾家的伯伯和伯母,可惜鍾伯母已經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