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話說賈璉這些時日,歷經抄家之禍、牢獄之災、喪妻之痛,心性已大為轉變。後被委以北府管家之職,盡心盡力,與那詹俊共同操持外間事物。四月中旬,晚膳前,賈璉至賈政書房報了與忠順王府交接榮寧二府舊址的事宜,又將王府的一千兩買賈母院的銀子交給王夫人。賈璉道「那王府的奴才真是欺人太甚!原本說好的一千八百兩隻給了一千兩,我再三求告,只讓我去找王爺要。無法,只好拿著這點子錢回來」,賈政道「就這樣吧,你也辛苦,快回去吧」。賈璉遂回至梨香院自己房中,見平兒自在廂房炕上等候他,巧姐已在她的懷裡睡著,炕桌上也擺好了酒菜。平兒見他回來,忙將巧兒姐送至內間,服侍賈璉洗漱吃飯,又指著屋裡一應物件兒,道「這是太太送的,這是林妹妹送的,這是三姑娘送的……」。賈璉感其忠心,又想著她素日溫柔體貼,後遂擺了席,將她扶了正。已是後話!
翌日,賈政賈璉等至內務府造了冊,尋良辰吉日將賈府宗祠,由原寧國府側堂遷至昔日迎元妃的【省親別墅】正堂,上牌匾“賈氏宗祠”,遷元妃牌位於宗祠左側偏殿。內務府將其呈報上去,皇帝感念其德,特賜金匾【榮國公府】以作撫慰;敕元妃生母王夫人為二品誥命夫人,賜金一百兩,緞五十匹;又命法華寺的高僧入賈政府,為元妃誦經兩日,自不必提!
這年的八月中旬,周府張燈結彩,擺酒席款待諸賓客,風風光光地迎娶了賈探春,榮國府中難得遇上如此喜事,眾人皆一掃這些時日的心中陰霾,一齊樂了一番!不必細說。
話說自四月中旬開始,原東西二府由忠順王府承接改造,大興土木,至這年的臘月二十重新開府,御賜【忠寧王府】金匾金字,以表彰左將軍朱宏在北疆建立的功勳。左將軍朱宏,乃忠順王爺朱恢之胞弟,年紀在二十五六,便有開疆拓土之能,乃當朝年輕才俊中佼佼者也。忠寧王府開府之日,賈政亦呈拜帖自往,見府中巍峨秀麗,金頂朱牆,比昔日之東西二府更盛矣,遂隨人群走走停停,細細看著府中的景。世人皆感嘆:當朝大家驟然不再,唯有榮寧街的名字里,還殘存著昔日榮寧二公之富貴之息!
小年夜,榮國府舉行祭祖之禮:賈政領寶玉、賈環、賈蘭於宗祠內;賈璉領賈薔、賈菌、賈芸、賈琮並其他賈氏宗族子弟於宗祠外堂;王夫人領尤氏、李紈、黛玉、寶釵、惜春、平兒等諸女眷於右側偏殿,賈政請人專門修改了賈氏族規,自己親自宣讀。是日夜間,寶釵只覺腹痛,至四更方產下一子,蘅蕪苑中眾人一夜未眠。賈母於晨間由鴛鴦等扶著,親自至蘅蕪苑看望寶釵後方回去用膳。蘅蕪苑內,賈政賈環在外間對弈,薛蟠寶玉在旁;廂房中眾人齊瞧著乳娘抱著嬰兒頑兒;王夫人薛姨媽等於內室親侍寶釵,不提。午膳後,忽下人來報,忠寧王妃前來探視,王夫人李紈遂忙至二門親迎。忠寧王妃乃當朝輔臣之女,祖父做過將軍,後效命於成祖,她的姐姐又為貴妃,家業隆盛,乃當今世上屈指可數的大家。
☆、二十七,王妃初游大觀園,李紈漫道其中故話說這忠寧王妃,年僅二十餘,聞昔日大觀園之盛,特以探視生子之名前來相看。見那外間旁廳正房花園,中規中矩,與尋常官宦人家無甚差異,正覺無甚趣味。忽王夫人李紈前來相迎,幾人見了禮,遂穿過儀門入大觀園。忠寧王妃見那園內古柏森森,白雪皚皚,甚為莊重雅致。亭台樓閣,曲河湖泊怪石,也甚為不俗。行至開闊處,竟見著有似天門之建築,細細看去,見上書【省親別墅】字樣,暗嘆昔日府中之隆榮。其間有幾處阡陌交通,又聞牲畜叫鳴,西南北三面零星的小院炊煙裊裊,亦感俗極至雅,不覺竟恍惚於出世入世了。王妃遂大加稱讚道【即算魏晉陶淵明所述之桃花源在世,也不如此園矣】,又問道【如今誰在照管】,王夫人執李紈之手道「現是長媳李氏在管」。李紈道「蒙王妃垂愛,李氏不敢居功。昔日元妃省親時,特建此園,我只照看一時而已」,忠寧王妃道【原來如此,可今日省親所用之園為何有農田家畜在此】,李紈道「此事說來話長,貴妃省親之後,因不忍園中荒廢,特選家中雲英與親戚家的姑娘,居於此各院落中,姊妹們才得每日相守一處,或採花作詩,或奕棋作畫撫琴。後為節省家中用度,姊妹們便提議分派園中之地與擅經營的嬤嬤們打理,幸得家中同意,慢慢如此行來,方有如今之景象」,忠寧王妃道甚好!
幾人行了一會兒,忠寧王妃忽問道【原來的姊妹們如今何處,可還在這園裡】,李紈道「姊妹們大多還在。有處“稻香村”,是我這孤寡之人的居所;家裡的二妹妹名迎春,原居於“紫菱州”,十八歲時嫁於江南孫家,僅歲余便被丈夫折磨致死。因先前家中禍事,現接祖母居於此“紫菱州”中」,忠寧王妃長嘆一聲,不言語,李紈接道「“蘅蕪苑”原是姨母薛氏之女喚名寶釵者居所,後嫁於三家弟賈環,仍居於此,也正是我等現去的地方;“瀟湘館”原是姑母的女兒喚名林黛玉者居所,黛玉後嫁於二家弟賈寶玉,寶玉是貴妃胞弟,也是“怡紅院”的主人,林妹妹現懷胎七月,二人現居於怡紅院中;家中三妹妹名探春,原居於“秋爽齋”中,現嫁於都指揮使司周大人之子周瓊」,忠寧王妃道【原來如此,周大人原是我家王爺的前輩,他家公子成親時,我們一齊觀的禮】,「三妹妹才幹過人,無她即無今日之園矣!家中四妹妹喚名惜春,現居於“暖香塢”,待字閨中;園中有處廟,名“櫳翠庵”,是一帶髮修行之人妙玉之居所。另有親戚女兒十多人暫居過此園,不足道哉」,忠寧王妃嘆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而你們姊妹卻能相守一處,實讓人心喜】,說話間,眾人已緩步入了蘅蕪苑。
翌日,賈政賈璉等至內務府造了冊,尋良辰吉日將賈府宗祠,由原寧國府側堂遷至昔日迎元妃的【省親別墅】正堂,上牌匾“賈氏宗祠”,遷元妃牌位於宗祠左側偏殿。內務府將其呈報上去,皇帝感念其德,特賜金匾【榮國公府】以作撫慰;敕元妃生母王夫人為二品誥命夫人,賜金一百兩,緞五十匹;又命法華寺的高僧入賈政府,為元妃誦經兩日,自不必提!
這年的八月中旬,周府張燈結彩,擺酒席款待諸賓客,風風光光地迎娶了賈探春,榮國府中難得遇上如此喜事,眾人皆一掃這些時日的心中陰霾,一齊樂了一番!不必細說。
話說自四月中旬開始,原東西二府由忠順王府承接改造,大興土木,至這年的臘月二十重新開府,御賜【忠寧王府】金匾金字,以表彰左將軍朱宏在北疆建立的功勳。左將軍朱宏,乃忠順王爺朱恢之胞弟,年紀在二十五六,便有開疆拓土之能,乃當朝年輕才俊中佼佼者也。忠寧王府開府之日,賈政亦呈拜帖自往,見府中巍峨秀麗,金頂朱牆,比昔日之東西二府更盛矣,遂隨人群走走停停,細細看著府中的景。世人皆感嘆:當朝大家驟然不再,唯有榮寧街的名字里,還殘存著昔日榮寧二公之富貴之息!
小年夜,榮國府舉行祭祖之禮:賈政領寶玉、賈環、賈蘭於宗祠內;賈璉領賈薔、賈菌、賈芸、賈琮並其他賈氏宗族子弟於宗祠外堂;王夫人領尤氏、李紈、黛玉、寶釵、惜春、平兒等諸女眷於右側偏殿,賈政請人專門修改了賈氏族規,自己親自宣讀。是日夜間,寶釵只覺腹痛,至四更方產下一子,蘅蕪苑中眾人一夜未眠。賈母於晨間由鴛鴦等扶著,親自至蘅蕪苑看望寶釵後方回去用膳。蘅蕪苑內,賈政賈環在外間對弈,薛蟠寶玉在旁;廂房中眾人齊瞧著乳娘抱著嬰兒頑兒;王夫人薛姨媽等於內室親侍寶釵,不提。午膳後,忽下人來報,忠寧王妃前來探視,王夫人李紈遂忙至二門親迎。忠寧王妃乃當朝輔臣之女,祖父做過將軍,後效命於成祖,她的姐姐又為貴妃,家業隆盛,乃當今世上屈指可數的大家。
☆、二十七,王妃初游大觀園,李紈漫道其中故話說這忠寧王妃,年僅二十餘,聞昔日大觀園之盛,特以探視生子之名前來相看。見那外間旁廳正房花園,中規中矩,與尋常官宦人家無甚差異,正覺無甚趣味。忽王夫人李紈前來相迎,幾人見了禮,遂穿過儀門入大觀園。忠寧王妃見那園內古柏森森,白雪皚皚,甚為莊重雅致。亭台樓閣,曲河湖泊怪石,也甚為不俗。行至開闊處,竟見著有似天門之建築,細細看去,見上書【省親別墅】字樣,暗嘆昔日府中之隆榮。其間有幾處阡陌交通,又聞牲畜叫鳴,西南北三面零星的小院炊煙裊裊,亦感俗極至雅,不覺竟恍惚於出世入世了。王妃遂大加稱讚道【即算魏晉陶淵明所述之桃花源在世,也不如此園矣】,又問道【如今誰在照管】,王夫人執李紈之手道「現是長媳李氏在管」。李紈道「蒙王妃垂愛,李氏不敢居功。昔日元妃省親時,特建此園,我只照看一時而已」,忠寧王妃道【原來如此,可今日省親所用之園為何有農田家畜在此】,李紈道「此事說來話長,貴妃省親之後,因不忍園中荒廢,特選家中雲英與親戚家的姑娘,居於此各院落中,姊妹們才得每日相守一處,或採花作詩,或奕棋作畫撫琴。後為節省家中用度,姊妹們便提議分派園中之地與擅經營的嬤嬤們打理,幸得家中同意,慢慢如此行來,方有如今之景象」,忠寧王妃道甚好!
幾人行了一會兒,忠寧王妃忽問道【原來的姊妹們如今何處,可還在這園裡】,李紈道「姊妹們大多還在。有處“稻香村”,是我這孤寡之人的居所;家裡的二妹妹名迎春,原居於“紫菱州”,十八歲時嫁於江南孫家,僅歲余便被丈夫折磨致死。因先前家中禍事,現接祖母居於此“紫菱州”中」,忠寧王妃長嘆一聲,不言語,李紈接道「“蘅蕪苑”原是姨母薛氏之女喚名寶釵者居所,後嫁於三家弟賈環,仍居於此,也正是我等現去的地方;“瀟湘館”原是姑母的女兒喚名林黛玉者居所,黛玉後嫁於二家弟賈寶玉,寶玉是貴妃胞弟,也是“怡紅院”的主人,林妹妹現懷胎七月,二人現居於怡紅院中;家中三妹妹名探春,原居於“秋爽齋”中,現嫁於都指揮使司周大人之子周瓊」,忠寧王妃道【原來如此,周大人原是我家王爺的前輩,他家公子成親時,我們一齊觀的禮】,「三妹妹才幹過人,無她即無今日之園矣!家中四妹妹喚名惜春,現居於“暖香塢”,待字閨中;園中有處廟,名“櫳翠庵”,是一帶髮修行之人妙玉之居所。另有親戚女兒十多人暫居過此園,不足道哉」,忠寧王妃嘆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而你們姊妹卻能相守一處,實讓人心喜】,說話間,眾人已緩步入了蘅蕪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