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她可愛的臉上都是無奈,我忍不住笑起來,湊過去看她的書,厚厚的幾大本,都是電腦程式相關的書籍。很少看到女孩子對計算機有這麼濃厚的興趣,我想,她真的很特別。
“買來看看而已,”她察覺我的目光,興致勃勃的解釋,“蠻有趣的。”
“挺難得的,我就對這些沒什麼太多的興趣,”我一邊說一邊找錢包,“我借錢給你你坐車回去吧,今天雖然不熱,但也是夏天。”
“那太好了,不用再去找思錄借錢了,”她慡快地接過我遞來的錢:“開學之後還給你,你叫什麼名字,分到了哪個班?”
我說:“我叫江為止,理科班一班。”
“江為止,為止,涵義深刻,你父母對你很期待吧,”她念了兩次我的名字,笑盈盈看我一眼,“我叫蘇措,是你未來的同班同學。”
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新的同學,新的人際關係,這一切都不再陌生,也不再可怕。
我以前所未有的心情等待開學。
那段意外的邂逅無論如何都應該成為一個十足美好故事的開頭。
現在我經常想起那段記憶。實際上我現在最多的就是時間,我可以把把我這十八年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回想一次,從牙牙學語到升入高中,我甚至可以想得起幼兒園時代的同桌的小女孩的名字,還能想起我第一天進入小學時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但回憶里出現最多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她。
[二]
新學期第一天,我來到了新的班級,在老師的示意下,坐到了最後一排。
之前跟父母說過,絕對不希望因為他們和校長之間非淺的關係而在學校得到什麼特別的待遇,他們笑著應允,老師順理成章的把轉校生放到了最不會影響整個教室座次格局的位子上。
我並不在意教室的座位。座位和學習成績無關,要讀書的話,什麼地方都是圖書館。更何況我身高在那裡,除了最後一排也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了。
我非常滿意這個座位,因為恰好在她的斜後方。
其實我一進教室就看到了她。六十餘人的教室,她坐在最後且一直幾乎低著頭,可我僅僅從似曾相識的髮型和月白色的光潔額頭認出她來,連我自己都佩服自己的眼力。
可她遲遲不看我,哪怕在班主任傅老師說出“大家安靜一下,給大家介紹一位新同學”的時候,依然沒有抬頭,低垂眼帘專著於手裡的書,書頁翻得飛快。
同桌的女孩推了推她,她無動於衷。
我在講台前臉帶微笑作自我介紹,心地有莫名的焦躁。
話說到一半,她仿佛想起什麼事情一樣,終於施施然抬起頭來,望向講台,卻沒有多看我,再次側過頭去,跟同桌的女孩低聲交談。
無法掩藏的失落感擁上心頭。
那日分手後,我一直在期待我們成為同學,再次重逢的這個時刻。原以為她也會跟我一樣焦躁急迫,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現在想來,這就是所謂的暗戀的行為模式吧。目光總是停留在自己所愛的女孩身上,她做出的任何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都會讓我情緒起伏,或激動,或興奮,或沮喪,或緊張,總之很簡單,越在意,越是患得患失。
眾人的目光仿佛探照燈一樣落在我身上,有驚奇,有不解,有興奮,還有其他種種,我分別不及。
這將會是一個友好的開端嗎?
我沒有答案。
迷茫之時下意識再次看向這個班我唯一認識的人。她也正看著我,對我露出一個可以稱之為“心領神會”的笑容,我看到她張張嘴無聲的說了句話,如果沒猜錯的話,那個詞大概是“歡迎”。
徹底的松下一口氣來。
原來蘇措並沒有忘記我。
實際上我一坐下,她就轉身過來還錢給我。
“朋友有通財之義,謝謝你。”
她的同桌沈思錄目瞪口呆半晌,然後大呼:“你們,你們什麼時候認識的?”沈思錄是個很可愛的女孩,留著齊耳的短髮,跟蘇措聊天時總是眉飛色舞。
蘇措用十幾個字介紹了經過,然後就指著我的同桌說:“江為止,這位是孟高飛,我們班的班長。”她語速很快,我連補充的機會都沒有。
我的新同桌孟高飛是本班班長,慡朗熱情,身材高大,適合在球場上揮灑青春熱血的高中生,卻被人叫做“孟老”,連老師都時有叫錯。
幾天下課後我試探性的問了問蘇措關於孟高飛外號的來源,她很驚奇的看著我:“想不到你會關心這個。”
我笨拙地回答:“有什麼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蘇措笑盈盈瞥一眼孟高飛,一本正經的這麼跟我解釋:“孟老是一種尊稱,孟子老子合在一起而成,說明他品格高潔,智慧超群。”
孟高飛鬱悶著一張臉瞪她:“還不是你給我取的外號!你好意思說嗎?要不要我取一個外號回敬你?”
蘇措面不改色的微笑:“雖然第一個是我這麼叫你的,但是這個外號的流傳與擴展跟我可完全不相干。實在是你憂愁時的神態太像小丸子的爺爺了啊。”
沈思錄則捂著嘴笑得直不起腰:“孟老,別鬱悶了。你再鬱悶,這個外號也不會消失的。”
孟高飛板著臉。
蘇措背靠著牆,托著腮忍不住再笑:“你再擺這張臉出來,就更像了。”
她愉快淺笑的樣子讓周圍所有的男生都看得一呆。除了我。我沒有言語,面無表情的垂下目光看書。
第一次這麼羨慕一個人。細想起來,我從來沒有跟同齡人這麼愉快的交談過,一次都沒有。
我跟孟高飛不一樣。他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跟班上的女生關係都很不錯,走到哪裡都是驚起笑聲一片。他,蘇措,沈思錄,這三個人說笑起來真的是不亦樂乎,足球比賽,電視上正在播出的電影,金庸古龍的小說,任何話題都可以聊得很好。
我想融入他們,可他們說的這些話題,我基本上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也僅限於一個名字。
超過學習之外,我跟他們完全搭不上話。
仿佛是兩個時空的人。
屬於過去的感覺再次回來。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只要我參與到話題中,他們說話的語氣和態度都會有輕微的改變,例如目光中興奮昂揚的光芒收斂幾分,唇角歡暢淋漓的笑意會稍微克制,言語中的玩笑成分也大幅減少。
仿佛我是他們之間的鎮定劑一樣。
我以為早已習慣這種目光。
其實早該想到,會變成這樣是多麼自然的結果。自己不善跟人交流是既定的事實。不論是高中初中小學,在以前的學校,不只一個同學對我說“你連金庸的小說都沒看過”、“你連某某電視劇都沒看過”之類的話,也有同學問我原因,在我回答之後他們感慨“你這樣的天之驕子,果然跟我們不是一類人”然後退避三舍。
心裡有聲音告訴自己,忍一忍就好了,以前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反正還有一年就高考了,上大學就好了。
沒看過武俠小說,沒看過那些長長的連續劇,沒聽過最流行的歌曲,這些事情根本就沒關係,完全不重要。我有我的自尊和驕傲。我每門功課都非常優秀,我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我讀得懂深奧的哲學著作,我喜歡鋼琴並且彈得很好,我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壓根沒辦法說服自己。
從來不曾這樣苦悶。仿佛血液流到心臟就不走了,在那裡堆積起來,凝聚成一個巨大的疙瘩。
現在的我,很懷念那種可用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去感受的過去。痛苦啊,鬱悶啊,煩惱啊,悲傷啊,哀愁啊。不是說我現在失去了這些複雜的感情,但我只是失去了可以證明種種感情存在的證據。
沒有了身體,隨之喪失對身體的直覺和掌控感,這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能接受的,更可怕的是喪失了“得到”的能力。
是的,我什麼都知道,可我什麼都得不到。
我知道鮮花妖媚艷麗,陽光正在絢爛,可我卻不能讚美;
我知道夜空廣袤無垠,繁星正在閃爍,可我卻無從感慨;
……
我知道所愛的人正在我的身旁,可我,只能遠遠看著她。
[三]
轉學之後的第一個周末我做什麼事情都心不在焉。坐在書桌前平均十分鐘就走神一次,反思著自己在人群之中為什麼總會產生不和諧感,為什麼從小到大我也沒什麼朋友。
媽媽說:“跟新同學相處得不好?”
她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不想傷害的人,為了我,她背負著極大的思想包袱。我不能讓她操一絲一毫的心。這樣的布置的她操心的小事,我自然是矢口否認。
我媽是聰明人,教過的大學生數以萬計,她沒有多問,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柔微笑:“總之,為止,有了事情就跟媽媽商量。”
我想我能夠解決。
實在跟同學無法交流的話,最壞的結果,回到初中時候的那個江為止,大概就可以了。
周一到校的時候,教室里除了我,就只有掌管鑰匙的值日生沈思錄了。放下書包的時候她正在擦黑板,相視一笑,算是互道了早安。
回到最後一排,沈思錄亦放下板擦歸座,湊過來小心翼翼地問我:“江為止,你的作業都做完了嗎?數學卷子的最後的那道兩題目我不會做。”
她的目光里有一絲期盼。我立刻微笑著回答:“做完了。不介意的話,我給你講講吧。”
我給她的講題的時候她下意識的抓著馬尾辮的發尖一挑一挑的,眼神微微有些閃爍,時不時的看我,被我發現後然後又別開目光。我詫異她的舉動,就問:“怎麼了?很難理解嗎?”
“不是,不是,”她臉色發紅,尷尬的解釋,“雖然平時也覺得你成績很好,但現在就更是這麼想的。這幾道題目很難,可是你這麼容易就算出來,還用那麼簡淺顯易懂的辦法,真的是像傳言裡的那樣聰明厲害。”
“傳言?”
“我爸也是一中的老師了,他知道你。他說你是那種少見的天才,成績非常好,文理兼備,彈得一首好鋼琴,高二的還得到過物理競賽獲得一等獎。你真是太厲害了!”
她說的也許有大半是實情。我說:“我不是天才。”
“你真是太謙虛了,”她完全不以為然的擺手,“對了,以後我有問題都可以來問你嗎?”
“買來看看而已,”她察覺我的目光,興致勃勃的解釋,“蠻有趣的。”
“挺難得的,我就對這些沒什麼太多的興趣,”我一邊說一邊找錢包,“我借錢給你你坐車回去吧,今天雖然不熱,但也是夏天。”
“那太好了,不用再去找思錄借錢了,”她慡快地接過我遞來的錢:“開學之後還給你,你叫什麼名字,分到了哪個班?”
我說:“我叫江為止,理科班一班。”
“江為止,為止,涵義深刻,你父母對你很期待吧,”她念了兩次我的名字,笑盈盈看我一眼,“我叫蘇措,是你未來的同班同學。”
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新的同學,新的人際關係,這一切都不再陌生,也不再可怕。
我以前所未有的心情等待開學。
那段意外的邂逅無論如何都應該成為一個十足美好故事的開頭。
現在我經常想起那段記憶。實際上我現在最多的就是時間,我可以把把我這十八年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回想一次,從牙牙學語到升入高中,我甚至可以想得起幼兒園時代的同桌的小女孩的名字,還能想起我第一天進入小學時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但回憶里出現最多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她。
[二]
新學期第一天,我來到了新的班級,在老師的示意下,坐到了最後一排。
之前跟父母說過,絕對不希望因為他們和校長之間非淺的關係而在學校得到什麼特別的待遇,他們笑著應允,老師順理成章的把轉校生放到了最不會影響整個教室座次格局的位子上。
我並不在意教室的座位。座位和學習成績無關,要讀書的話,什麼地方都是圖書館。更何況我身高在那裡,除了最後一排也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了。
我非常滿意這個座位,因為恰好在她的斜後方。
其實我一進教室就看到了她。六十餘人的教室,她坐在最後且一直幾乎低著頭,可我僅僅從似曾相識的髮型和月白色的光潔額頭認出她來,連我自己都佩服自己的眼力。
可她遲遲不看我,哪怕在班主任傅老師說出“大家安靜一下,給大家介紹一位新同學”的時候,依然沒有抬頭,低垂眼帘專著於手裡的書,書頁翻得飛快。
同桌的女孩推了推她,她無動於衷。
我在講台前臉帶微笑作自我介紹,心地有莫名的焦躁。
話說到一半,她仿佛想起什麼事情一樣,終於施施然抬起頭來,望向講台,卻沒有多看我,再次側過頭去,跟同桌的女孩低聲交談。
無法掩藏的失落感擁上心頭。
那日分手後,我一直在期待我們成為同學,再次重逢的這個時刻。原以為她也會跟我一樣焦躁急迫,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現在想來,這就是所謂的暗戀的行為模式吧。目光總是停留在自己所愛的女孩身上,她做出的任何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都會讓我情緒起伏,或激動,或興奮,或沮喪,或緊張,總之很簡單,越在意,越是患得患失。
眾人的目光仿佛探照燈一樣落在我身上,有驚奇,有不解,有興奮,還有其他種種,我分別不及。
這將會是一個友好的開端嗎?
我沒有答案。
迷茫之時下意識再次看向這個班我唯一認識的人。她也正看著我,對我露出一個可以稱之為“心領神會”的笑容,我看到她張張嘴無聲的說了句話,如果沒猜錯的話,那個詞大概是“歡迎”。
徹底的松下一口氣來。
原來蘇措並沒有忘記我。
實際上我一坐下,她就轉身過來還錢給我。
“朋友有通財之義,謝謝你。”
她的同桌沈思錄目瞪口呆半晌,然後大呼:“你們,你們什麼時候認識的?”沈思錄是個很可愛的女孩,留著齊耳的短髮,跟蘇措聊天時總是眉飛色舞。
蘇措用十幾個字介紹了經過,然後就指著我的同桌說:“江為止,這位是孟高飛,我們班的班長。”她語速很快,我連補充的機會都沒有。
我的新同桌孟高飛是本班班長,慡朗熱情,身材高大,適合在球場上揮灑青春熱血的高中生,卻被人叫做“孟老”,連老師都時有叫錯。
幾天下課後我試探性的問了問蘇措關於孟高飛外號的來源,她很驚奇的看著我:“想不到你會關心這個。”
我笨拙地回答:“有什麼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蘇措笑盈盈瞥一眼孟高飛,一本正經的這麼跟我解釋:“孟老是一種尊稱,孟子老子合在一起而成,說明他品格高潔,智慧超群。”
孟高飛鬱悶著一張臉瞪她:“還不是你給我取的外號!你好意思說嗎?要不要我取一個外號回敬你?”
蘇措面不改色的微笑:“雖然第一個是我這麼叫你的,但是這個外號的流傳與擴展跟我可完全不相干。實在是你憂愁時的神態太像小丸子的爺爺了啊。”
沈思錄則捂著嘴笑得直不起腰:“孟老,別鬱悶了。你再鬱悶,這個外號也不會消失的。”
孟高飛板著臉。
蘇措背靠著牆,托著腮忍不住再笑:“你再擺這張臉出來,就更像了。”
她愉快淺笑的樣子讓周圍所有的男生都看得一呆。除了我。我沒有言語,面無表情的垂下目光看書。
第一次這麼羨慕一個人。細想起來,我從來沒有跟同齡人這麼愉快的交談過,一次都沒有。
我跟孟高飛不一樣。他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跟班上的女生關係都很不錯,走到哪裡都是驚起笑聲一片。他,蘇措,沈思錄,這三個人說笑起來真的是不亦樂乎,足球比賽,電視上正在播出的電影,金庸古龍的小說,任何話題都可以聊得很好。
我想融入他們,可他們說的這些話題,我基本上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也僅限於一個名字。
超過學習之外,我跟他們完全搭不上話。
仿佛是兩個時空的人。
屬於過去的感覺再次回來。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只要我參與到話題中,他們說話的語氣和態度都會有輕微的改變,例如目光中興奮昂揚的光芒收斂幾分,唇角歡暢淋漓的笑意會稍微克制,言語中的玩笑成分也大幅減少。
仿佛我是他們之間的鎮定劑一樣。
我以為早已習慣這種目光。
其實早該想到,會變成這樣是多麼自然的結果。自己不善跟人交流是既定的事實。不論是高中初中小學,在以前的學校,不只一個同學對我說“你連金庸的小說都沒看過”、“你連某某電視劇都沒看過”之類的話,也有同學問我原因,在我回答之後他們感慨“你這樣的天之驕子,果然跟我們不是一類人”然後退避三舍。
心裡有聲音告訴自己,忍一忍就好了,以前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反正還有一年就高考了,上大學就好了。
沒看過武俠小說,沒看過那些長長的連續劇,沒聽過最流行的歌曲,這些事情根本就沒關係,完全不重要。我有我的自尊和驕傲。我每門功課都非常優秀,我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我讀得懂深奧的哲學著作,我喜歡鋼琴並且彈得很好,我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壓根沒辦法說服自己。
從來不曾這樣苦悶。仿佛血液流到心臟就不走了,在那裡堆積起來,凝聚成一個巨大的疙瘩。
現在的我,很懷念那種可用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去感受的過去。痛苦啊,鬱悶啊,煩惱啊,悲傷啊,哀愁啊。不是說我現在失去了這些複雜的感情,但我只是失去了可以證明種種感情存在的證據。
沒有了身體,隨之喪失對身體的直覺和掌控感,這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能接受的,更可怕的是喪失了“得到”的能力。
是的,我什麼都知道,可我什麼都得不到。
我知道鮮花妖媚艷麗,陽光正在絢爛,可我卻不能讚美;
我知道夜空廣袤無垠,繁星正在閃爍,可我卻無從感慨;
……
我知道所愛的人正在我的身旁,可我,只能遠遠看著她。
[三]
轉學之後的第一個周末我做什麼事情都心不在焉。坐在書桌前平均十分鐘就走神一次,反思著自己在人群之中為什麼總會產生不和諧感,為什麼從小到大我也沒什麼朋友。
媽媽說:“跟新同學相處得不好?”
她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不想傷害的人,為了我,她背負著極大的思想包袱。我不能讓她操一絲一毫的心。這樣的布置的她操心的小事,我自然是矢口否認。
我媽是聰明人,教過的大學生數以萬計,她沒有多問,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柔微笑:“總之,為止,有了事情就跟媽媽商量。”
我想我能夠解決。
實在跟同學無法交流的話,最壞的結果,回到初中時候的那個江為止,大概就可以了。
周一到校的時候,教室里除了我,就只有掌管鑰匙的值日生沈思錄了。放下書包的時候她正在擦黑板,相視一笑,算是互道了早安。
回到最後一排,沈思錄亦放下板擦歸座,湊過來小心翼翼地問我:“江為止,你的作業都做完了嗎?數學卷子的最後的那道兩題目我不會做。”
她的目光里有一絲期盼。我立刻微笑著回答:“做完了。不介意的話,我給你講講吧。”
我給她的講題的時候她下意識的抓著馬尾辮的發尖一挑一挑的,眼神微微有些閃爍,時不時的看我,被我發現後然後又別開目光。我詫異她的舉動,就問:“怎麼了?很難理解嗎?”
“不是,不是,”她臉色發紅,尷尬的解釋,“雖然平時也覺得你成績很好,但現在就更是這麼想的。這幾道題目很難,可是你這麼容易就算出來,還用那麼簡淺顯易懂的辦法,真的是像傳言裡的那樣聰明厲害。”
“傳言?”
“我爸也是一中的老師了,他知道你。他說你是那種少見的天才,成績非常好,文理兼備,彈得一首好鋼琴,高二的還得到過物理競賽獲得一等獎。你真是太厲害了!”
她說的也許有大半是實情。我說:“我不是天才。”
“你真是太謙虛了,”她完全不以為然的擺手,“對了,以後我有問題都可以來問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