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還是覺得你最好——這幾個字鑽入耳里,落在心裡,秦昭昭的眼圈頓時就紅了。
即使你離開,我熱情未改。這漫漫長夜,誰人是你所愛?
花不再盛開,愛漸入大海,假使你懷念我,為何獨自感慨……
當年喬穆離開實驗中學轉去上海讀書後,這首《還是覺得你最好》曾陪伴她無數的日日夜夜。有時候她會覺得,這首歌仿佛就是為她而寫,是她平生情緣中最纏綿的一首詠嘆曲。可是春節期間的高中同學聚會,林森的手機鈴聲唱響熟悉的旋律時,她才知道這並不是一首隻屬於她的情歌。這麼多年,林森的心底也一直藏著這首歌,藏著那一份“即使你離開,我熱情未改”的纏綿情懷。
“於倩,你別說了。”
她的聲音裡帶著軟弱的請求,讓於倩沉默了片刻,“對不起,我可能是說的太多了一點。你既然已經選擇了項軍,我還說這麼多只會讓你為難。好了,我不說了,你就當什麼都沒聽過吧。”
這天晚上秦昭昭失眠了,翻來覆去一整夜,怎麼都睡不著。天亮後秦昭昭爬起來去上班,太陽穴隱隱作痛,精神倦怠。到底是歲月不饒人,十七八歲的時候,夜裡再怎麼睡不好清早爬起來洗把冷水臉照樣神采奕奕。現在不行了,一上午在辦公室里她都打不起精神來,頭痛還越來越厲害。劉姐見她臉色不好,問她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請假去看醫生?她說不用看醫生,只是昨晚沒睡好所以有些頭痛。
“頭很痛的話你就請假回家休息吧。對了,打電話給項軍,讓他來接你。”
秦昭昭不想打這個電話。項軍平時工作就挺忙,加上他兒子沒幾天工夫就要高考了。家有高考生,項軍項父項母都在圍著項曉東團團轉。“不用了,只是小毛病,他最近特別忙恐怕沒空過來。”
“有沒有時間也可以先打電話問一句呀!你不打我打。”
劉姐不由分說地給項軍打了電話,掛了電話後一臉笑盈盈,“這個項軍,還是懂得吸取教訓的,現在很知道要怎麼關心未來老婆。一聽我說你不舒服,他馬上就表示要過來接你去看醫生。”
項軍開車過來接了秦昭昭,但她堅持不用去醫院,他就在藥店門口停了車,進去買來了好幾瓶藥給她帶回家吃。“我問過醫生了,這瓶藥緩解頭疼很有效而且沒有副作用,這幾盒安神補腦液是可以促進你的睡眠,吃了能幫助你睡得好。”
項軍如此細心周到的關懷,秦昭昭十分感謝,“謝謝你。”
“謝什麼,關心照顧你是我的責任。昭昭,最近因為單位事多曉東又要高考,我沒什麼時間陪你,希望你能諒解。等忙過了這一陣,我們一起去旅遊,去張家界玩幾天好不好?那兒離你家鄉小城近,玩過後我們可以直接去你家。我都和你爸媽通過好幾次電話了,也該儘快抽時間去見見他們。”
秦昭昭避重就輕地回答:“你先忙你的吧,忙過了這陣子再說。”
“昭昭,你不舒服,中午就去我家吃飯吧,保姆今天煲了人參雞湯,剛才媽還讓我帶你一起回家吃飯呢。”
“還是不要了,我不舒服也沒胃口吃東西,就想回家睡一覺。幫我謝謝伯母。”
雖然項家人都對秦昭昭很好,可是在別人家到底不比在自己家,終究是去做客的,要做足門面上的應酬功夫。現在她頭疼、全身乏力,心情亂糟糟,實在不想強顏歡笑地去吃一頓飯。
“那好吧,飯改天再吃,我先送你回家休息。”自從上次因為咖啡廳事件秦昭昭不悅地表示過項軍的行為是對她的不尊重後,他真是事事以她的意願為主。她不願意去,他就絕對不勉強。
22
回到家吃了藥睡上一覺後,秦昭昭的頭不疼了,但煩惱絲毫不減。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林森、項軍,項軍、林森——這兩個名字反覆交錯在心底。一個是少年時代就對她情根深種的人,一個是她準備與之談婚論嫁託付終身的人。他們都是好男人,她不願意傷害任何一個。而就目前的狀態,按照生活原有的軌道繼續走下去似乎是最好的辦法。她畢竟沒有和林森開始過,但和項軍已經開始了。可是,一想起林森,她的心又千迴百轉糾結如絲網。
人生最大的煩惱,往往就來源於必須面對的選擇,有選擇永遠比沒選擇更令人痛苦。如果眼前只有一條路可走,沒有其他的選擇機會,每個人都會認命得一往直前走到底,是喜是憂是苦是樂都毫無怨尤。但如果眼前同時有幾條路可供選擇,每個人都會躊躇猶豫為難煎熬……該怎麼選?該如何擇?走這一條路將來是否會後悔?又抑或,不走這條路將來會否後悔?
站在命運的三岔路口,秦昭昭彷徨復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一個人拿不了主意,做不出決定,她又一次找朋友傾訴心事。
當她只有項軍一個選擇的,譚曉燕毫不猶豫地給出建議。可是現在她面臨著兩個不同人選的選擇時,她也遲疑了,“這個讓人怎麼說呢?我也不好說什麼,無論我建議你和誰在一起,萬一將來你生活得不幸福,豈不是我的責任?”
不過到底是多年的老朋友,譚曉燕深思熟慮後,還是真誠地給了意見,“昭昭,這件事你只能問自己的心了。你到底想和誰在一起,你的心最清楚。只是現在,你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心到底怎麼想的,所以才會這麼為難。你別著急,這不還有時間嘛!項軍還要忙完了這一陣才有時間陪你回家見父母。在這期間你好好想一想,想清楚,沒想清楚之前,你先別帶他回家。”
和譚曉燕聊了陣後,秦昭昭心中略感輕鬆。這次她沒有給謝婭打電話,因為謝婭最近自己的煩心事一大堆。她跟的那個章總因為經濟問題在受審查,而她媽媽這時候又查出患了辱腺癌,正在上海做手術。她不想拿自己的事再去煩她。
這天晚上,喬穆很意外地在QQ上給她發送消息,“今天陪清穎去醫院做產前檢查時遇見謝婭,她告訴我你已經有男朋友了。恭喜你!什麼時候結婚一定要通知我,我一定要來喝你的喜酒。”
喬穆的關心與祝福讓秦昭昭的心裡如同流過一陣暖流,“喬穆,謝謝你。”
“秦昭昭,你終於找到了一個適合你自己的人,我替你高興。以前我從來不問你感情方面的事,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是你的心結,所以敏感話題就總是刻意避開。現在你有男朋友了,我想過去的事情你應該已經都放下了。我也終於可以正面和你談論感情問題,可以大大方方地祝福你了。”
喬穆真誠的話語讓秦昭昭心中暖意更濃,“過去的事我都已經放下了,今後我們之間不會再有需要刻意迴避的話題。”
“你男朋友怎麼樣?一定是個好男人吧,不然你也不會選他。”
“他的確是個好人,不過……”秦昭昭十指猶豫地停在鍵盤上,不知該不該對喬穆說下去。關於項軍,關於林森,關於她心裡糾結複雜的心事,這一切一切,說起來可不是三言兩語的事,他是否有時間聽她細細詳說?
“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是,最近我心裡一直挺亂的。”
“願意告訴我嗎?看我能不能幫到你。”
秦昭昭於是擇其重點對喬穆說:“我男朋友是個好人,他打算下半年就和我結婚,可是我現在卻下不了決心和他結婚。我很猶豫很彷徨,不知道該怎麼辦。”
“昭昭,我雖然不知道你是為什麼下不了決心和他結婚,但你必定有你的原因。結婚是一件大事,如果你有猶豫有躊躇,那說明你對這樁婚姻不是很滿意。那麼你最好是果斷地取消它,至少你得延遲婚期,讓自己考慮的時間久一點,以免將來後悔。”
喬穆是局外人,這讓他看問題時能夠撇開一切旁枝末節直擊重點。
“如果對這樁婚姻不滿意,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更加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結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尋找一個未來伴侶共度下半生,一定要慎重。”
“喬穆,給我一點意見吧。你覺得一個理想的未來伴侶應該是怎麼樣的?”
“這怎麼說呢?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不過,我可以說一點個人意見。我一直覺得,理想的對象最好是彼此年紀相當,家境相仿,性格相近,興趣相投。”
喬穆詳細地對秦昭昭解釋了他的理想對象“四相論”。
年紀相當,就是年齡方面不要差得太大。老夫少妻或是姐弟戀雖然也有其甜蜜時刻,但因其年齡斷層造成的代溝與隔閡,很有可能會成為日後婚姻生活里的一大問題。
家境相仿,就是俗稱的門當戶對。雖然門當戶對如今被很多年輕人嗤之為老觀念,但其實這句話有其合理性。因為差不多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兩個人,在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念方面比較接近,更容易溝通。
即使你離開,我熱情未改。這漫漫長夜,誰人是你所愛?
花不再盛開,愛漸入大海,假使你懷念我,為何獨自感慨……
當年喬穆離開實驗中學轉去上海讀書後,這首《還是覺得你最好》曾陪伴她無數的日日夜夜。有時候她會覺得,這首歌仿佛就是為她而寫,是她平生情緣中最纏綿的一首詠嘆曲。可是春節期間的高中同學聚會,林森的手機鈴聲唱響熟悉的旋律時,她才知道這並不是一首隻屬於她的情歌。這麼多年,林森的心底也一直藏著這首歌,藏著那一份“即使你離開,我熱情未改”的纏綿情懷。
“於倩,你別說了。”
她的聲音裡帶著軟弱的請求,讓於倩沉默了片刻,“對不起,我可能是說的太多了一點。你既然已經選擇了項軍,我還說這麼多只會讓你為難。好了,我不說了,你就當什麼都沒聽過吧。”
這天晚上秦昭昭失眠了,翻來覆去一整夜,怎麼都睡不著。天亮後秦昭昭爬起來去上班,太陽穴隱隱作痛,精神倦怠。到底是歲月不饒人,十七八歲的時候,夜裡再怎麼睡不好清早爬起來洗把冷水臉照樣神采奕奕。現在不行了,一上午在辦公室里她都打不起精神來,頭痛還越來越厲害。劉姐見她臉色不好,問她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請假去看醫生?她說不用看醫生,只是昨晚沒睡好所以有些頭痛。
“頭很痛的話你就請假回家休息吧。對了,打電話給項軍,讓他來接你。”
秦昭昭不想打這個電話。項軍平時工作就挺忙,加上他兒子沒幾天工夫就要高考了。家有高考生,項軍項父項母都在圍著項曉東團團轉。“不用了,只是小毛病,他最近特別忙恐怕沒空過來。”
“有沒有時間也可以先打電話問一句呀!你不打我打。”
劉姐不由分說地給項軍打了電話,掛了電話後一臉笑盈盈,“這個項軍,還是懂得吸取教訓的,現在很知道要怎麼關心未來老婆。一聽我說你不舒服,他馬上就表示要過來接你去看醫生。”
項軍開車過來接了秦昭昭,但她堅持不用去醫院,他就在藥店門口停了車,進去買來了好幾瓶藥給她帶回家吃。“我問過醫生了,這瓶藥緩解頭疼很有效而且沒有副作用,這幾盒安神補腦液是可以促進你的睡眠,吃了能幫助你睡得好。”
項軍如此細心周到的關懷,秦昭昭十分感謝,“謝謝你。”
“謝什麼,關心照顧你是我的責任。昭昭,最近因為單位事多曉東又要高考,我沒什麼時間陪你,希望你能諒解。等忙過了這一陣,我們一起去旅遊,去張家界玩幾天好不好?那兒離你家鄉小城近,玩過後我們可以直接去你家。我都和你爸媽通過好幾次電話了,也該儘快抽時間去見見他們。”
秦昭昭避重就輕地回答:“你先忙你的吧,忙過了這陣子再說。”
“昭昭,你不舒服,中午就去我家吃飯吧,保姆今天煲了人參雞湯,剛才媽還讓我帶你一起回家吃飯呢。”
“還是不要了,我不舒服也沒胃口吃東西,就想回家睡一覺。幫我謝謝伯母。”
雖然項家人都對秦昭昭很好,可是在別人家到底不比在自己家,終究是去做客的,要做足門面上的應酬功夫。現在她頭疼、全身乏力,心情亂糟糟,實在不想強顏歡笑地去吃一頓飯。
“那好吧,飯改天再吃,我先送你回家休息。”自從上次因為咖啡廳事件秦昭昭不悅地表示過項軍的行為是對她的不尊重後,他真是事事以她的意願為主。她不願意去,他就絕對不勉強。
22
回到家吃了藥睡上一覺後,秦昭昭的頭不疼了,但煩惱絲毫不減。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林森、項軍,項軍、林森——這兩個名字反覆交錯在心底。一個是少年時代就對她情根深種的人,一個是她準備與之談婚論嫁託付終身的人。他們都是好男人,她不願意傷害任何一個。而就目前的狀態,按照生活原有的軌道繼續走下去似乎是最好的辦法。她畢竟沒有和林森開始過,但和項軍已經開始了。可是,一想起林森,她的心又千迴百轉糾結如絲網。
人生最大的煩惱,往往就來源於必須面對的選擇,有選擇永遠比沒選擇更令人痛苦。如果眼前只有一條路可走,沒有其他的選擇機會,每個人都會認命得一往直前走到底,是喜是憂是苦是樂都毫無怨尤。但如果眼前同時有幾條路可供選擇,每個人都會躊躇猶豫為難煎熬……該怎麼選?該如何擇?走這一條路將來是否會後悔?又抑或,不走這條路將來會否後悔?
站在命運的三岔路口,秦昭昭彷徨復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一個人拿不了主意,做不出決定,她又一次找朋友傾訴心事。
當她只有項軍一個選擇的,譚曉燕毫不猶豫地給出建議。可是現在她面臨著兩個不同人選的選擇時,她也遲疑了,“這個讓人怎麼說呢?我也不好說什麼,無論我建議你和誰在一起,萬一將來你生活得不幸福,豈不是我的責任?”
不過到底是多年的老朋友,譚曉燕深思熟慮後,還是真誠地給了意見,“昭昭,這件事你只能問自己的心了。你到底想和誰在一起,你的心最清楚。只是現在,你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心到底怎麼想的,所以才會這麼為難。你別著急,這不還有時間嘛!項軍還要忙完了這一陣才有時間陪你回家見父母。在這期間你好好想一想,想清楚,沒想清楚之前,你先別帶他回家。”
和譚曉燕聊了陣後,秦昭昭心中略感輕鬆。這次她沒有給謝婭打電話,因為謝婭最近自己的煩心事一大堆。她跟的那個章總因為經濟問題在受審查,而她媽媽這時候又查出患了辱腺癌,正在上海做手術。她不想拿自己的事再去煩她。
這天晚上,喬穆很意外地在QQ上給她發送消息,“今天陪清穎去醫院做產前檢查時遇見謝婭,她告訴我你已經有男朋友了。恭喜你!什麼時候結婚一定要通知我,我一定要來喝你的喜酒。”
喬穆的關心與祝福讓秦昭昭的心裡如同流過一陣暖流,“喬穆,謝謝你。”
“秦昭昭,你終於找到了一個適合你自己的人,我替你高興。以前我從來不問你感情方面的事,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是你的心結,所以敏感話題就總是刻意避開。現在你有男朋友了,我想過去的事情你應該已經都放下了。我也終於可以正面和你談論感情問題,可以大大方方地祝福你了。”
喬穆真誠的話語讓秦昭昭心中暖意更濃,“過去的事我都已經放下了,今後我們之間不會再有需要刻意迴避的話題。”
“你男朋友怎麼樣?一定是個好男人吧,不然你也不會選他。”
“他的確是個好人,不過……”秦昭昭十指猶豫地停在鍵盤上,不知該不該對喬穆說下去。關於項軍,關於林森,關於她心裡糾結複雜的心事,這一切一切,說起來可不是三言兩語的事,他是否有時間聽她細細詳說?
“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是,最近我心裡一直挺亂的。”
“願意告訴我嗎?看我能不能幫到你。”
秦昭昭於是擇其重點對喬穆說:“我男朋友是個好人,他打算下半年就和我結婚,可是我現在卻下不了決心和他結婚。我很猶豫很彷徨,不知道該怎麼辦。”
“昭昭,我雖然不知道你是為什麼下不了決心和他結婚,但你必定有你的原因。結婚是一件大事,如果你有猶豫有躊躇,那說明你對這樁婚姻不是很滿意。那麼你最好是果斷地取消它,至少你得延遲婚期,讓自己考慮的時間久一點,以免將來後悔。”
喬穆是局外人,這讓他看問題時能夠撇開一切旁枝末節直擊重點。
“如果對這樁婚姻不滿意,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更加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結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尋找一個未來伴侶共度下半生,一定要慎重。”
“喬穆,給我一點意見吧。你覺得一個理想的未來伴侶應該是怎麼樣的?”
“這怎麼說呢?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不過,我可以說一點個人意見。我一直覺得,理想的對象最好是彼此年紀相當,家境相仿,性格相近,興趣相投。”
喬穆詳細地對秦昭昭解釋了他的理想對象“四相論”。
年紀相當,就是年齡方面不要差得太大。老夫少妻或是姐弟戀雖然也有其甜蜜時刻,但因其年齡斷層造成的代溝與隔閡,很有可能會成為日後婚姻生活里的一大問題。
家境相仿,就是俗稱的門當戶對。雖然門當戶對如今被很多年輕人嗤之為老觀念,但其實這句話有其合理性。因為差不多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兩個人,在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念方面比較接近,更容易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