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從前還是家庭式手工作坊,如今成立了紡織廠,很多農村婦女破產後邊加入了紡織廠,漸漸地,無產階級產生了。隨著紡織廠越做越大,雙職工越來越多,他們的訴求再得不到滿足,恐怕江南會生變。海運商路能夠消耗的布料,就是再建兩個紡織廠也未必供的過來,於是,他們開始謀求改變。
只是紡織廠是國營的,除了他們個人的之外,皇上做主從國庫撥出來的那筆錢,總該算是國家的。這樣一來,若想要有什麼特殊改變,就得經過正式的流程。而胤祥並不想公開,對於他而言,想做的並不只是讓國民富庶起來,他還想讓這個國家重新煥發動力。
從未搞過政治的人來做這些事兒自然很難,無從下手的時候,胤祥就會想,能播一顆種子,就得播一顆,說不定哪天就發芽了。
於是,這份計劃書就這樣出爐了。
上面除了詳細規劃了第二個紡織廠的經營模式,甚至還有許多關於人員管理方面的建議,讓胤裪和胤祺大開眼界。他們兩人也參與過實際的生產管理,對此有些了解。
胤祥在計劃書上所寫的集中居住,三班倒的流水線作業,各種部門的設置,都讓他們大開眼界,原來,紡織廠還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除了這些東西,胤祥還在選址上給出了建議,除了江南,其實天津港口也是十分合適的,他私心是想開發以長江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畢竟,他在這兒買了大片的土地,不發一筆不是很對不起自己!
胤裪看了出來,胤祺還有些迷茫,兩人接過了計劃書,放進懷裡,拱手告辭。
回程的時候,騎在馬上,隨口閒聊著,胤裪給胤祺科普了自己的推測,兩人得出了一個結論,所有的兄弟裡頭,只怕胤祥才是最狡猾的一個,扮豬吃老虎,不知道日後,被他吃掉的是誰。
除了心中增加了對胤祥的信服,還產生了一絲絲敬畏,畢竟,就他們自己的腦子,給他們一年半載的,也未必能做出這樣好的方案來。
鏡頭三:
皇上的身子日漸不好,年紀大了,在位這麼多年,他也心滿意足了。只可惜,在選下一任繼承人的時候,犯了難。
原先都搶著要當皇帝的兒子們,如今去隻字不提,只忙著自己的事業。除了十三還是沉迷於農作物無法自拔,其他阿哥都有了自己喜歡並且為之奮鬥的東西。三阿哥在文學出版方面做出了興趣,他的圖書館已經開到了全國的一線城市。四阿哥在吏治方面培養出來的興趣,投身於反腐事業,義無反顧,人送“抄家王爺”的名頭。
五阿哥與七阿哥的紡織廠都開到其他國家去了,除了國內還保留的幾家先進機器遍布的大型紡織廠,其他的淘汰掉的東西都被運往周邊的國家,開始了他們的經濟入侵。當紡織業遍布的時候,他們的荷包也滿了不少,漸漸地,金錢成了一個數字,如今兩人開始做慈善事業,將賺來的錢散出去,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皇上在胤祥的慫恿下,將八阿哥封為公關代表人,出使周邊國家,宣揚國威。出去見識了外面的時間,知道除了大清之外,外頭還有一片廣大的天地,胤禩也不再將目光投於京城,以及那個皇位上,而是更多的放在其他地方。
在十三的帶領下,九阿哥和十阿哥吃下了整條的商運路子,除了水運,還有陸運。而基礎設施的建設,則交給了更年輕一些的弟弟們。十四在青海也混得風生水起,那兒幾乎成了他的私人後花園。
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有了歸宿,倒是不再拘泥於皇位之爭,而清朝,也在這些人的帶領下,越來越好。不能說所有東西都是進步的,但是對於皇上而言,已經成就不凡,他想要的河清海晏的景象,如今已是完成了一半,若是正常運作下去,恐怕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情況將會再現。
只是,越是過得順心順意,就越糾結,期待越高,就越難作抉擇。皇上不確定,自己選上來的人可以保持如今的勢頭,將國家的各項政策堅持執行下去。他怕自己死後,上位的人會對其他兄弟們下手,到時候,只怕清朝的氣運也會隨之削弱。
“梁九功,你說,哪一位阿哥合適?”他看著案桌上舉薦太子的奏章,久久不動,最後,還是吃一頓地問出聲。
梁九功沒有出聲,他知道,皇上並不是真的在問他,而是自問自答,他只需要站著不說話,靜靜聽著就是了。跟在皇上身邊的時間長了,對他的脾性也摸清了幾分,老小孩老小孩,如今的皇上,可得順毛捋。
許是不滿意他不說話,皇上將一團紙揉成團,扔在他頭上,將他的太監帽都打歪了。梁九功諂媚地彎下腰,將腦門往前一送,大約是讓皇上自由發揮的意思。
見他這樣,皇上反倒是沒了興致,“知道你謹慎,哎,我也是急亂投醫,問你能問出個什麼?去吧,宣內閣的幾位閣老進宮來,就說朕有事兒找他們商議。”
梁九功的眉頭一皺,低聲應是。出去的時候臉都抽成一團了,現在閣老們見了他可沒好臉色,皇上近些日子時常宣他們入宮,問問太子的人選一事,他們怎麼說都不能讓皇上滿意,到最後,都是挨罵結尾。
這些日子折騰下來,這些老大人都不耐煩伺候了,皇上面前是不敢說什麼,可對著梁九功這個宣旨的太監就沒那麼好臉色了。他雖然是跟在皇上身邊多年的大總管,代表皇上,可這氣不順的,為難為難他,氣也就消了,就是鬧到了皇上那兒,也不能說什麼的。
梁九功顯然也知道這一點,生生受了,如今想到又要去,心裡就忍不住開始難受。
鏡頭四:
林黛玉綴在小明珠的身後,一直勸著她,自己的這個女兒,脾氣真大是太大了。她暗暗怪著胤祥哥哥,平日裡頭太寵愛她,才讓她這樣嬌氣,一個不小心就會炸毛。
“明珠,你哥哥真的不是故意的,等明日,讓你阿瑪給你再買一隻可好?”顯然,她的諄諄教誨並沒有進入小明珠的耳朵里,小明珠還是撅著嘴巴,耷拉著肩膀,一點兒也打不起精神來,“讓阿瑪給你買只更好看的,顏色更漂亮的,可好?”林黛玉湊近她眼前,認真地看著女兒,“哥哥已經給你道過歉了,你原諒他吧。”
今日安生,也就是弘曉,從宮裡頭出來,難得的休沐日,當然是要好好玩玩,於是,帶著小明珠準備出去踏青。明珠前兩日剛得了舅舅送的鸚鵡,毛色發亮,養得極好,更重要的是,還會說討喜的話,像你真美,你真好看,你很乖之類的甜言蜜語,逗得小明珠樂不攏嘴,走到哪兒都帶著這隻小鸚鵡。哥哥帶她出去踏青,自然也得帶上這隻被她取名為小豬豬的鸚鵡。
可惜,在踏青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弘曉有些興奮地給妹妹描述著自己在練武場的英勇表現,手舞足蹈的,一個小心,就將裝著鸚鵡的籠子打翻了。那隻小鸚鵡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一下子就飛的老高,很快就消失了。
小明珠先是一愣,緊接著痛哭出聲。
弘曉嚇得手足無措,半天反應不過來,他勸了好久好久,妹妹都沒原諒他,無奈,他只能帶著明珠回家。乘興而至,敗興而歸,更嚴重的是,回到家還要面對阿瑪的怒火。
只是紡織廠是國營的,除了他們個人的之外,皇上做主從國庫撥出來的那筆錢,總該算是國家的。這樣一來,若想要有什麼特殊改變,就得經過正式的流程。而胤祥並不想公開,對於他而言,想做的並不只是讓國民富庶起來,他還想讓這個國家重新煥發動力。
從未搞過政治的人來做這些事兒自然很難,無從下手的時候,胤祥就會想,能播一顆種子,就得播一顆,說不定哪天就發芽了。
於是,這份計劃書就這樣出爐了。
上面除了詳細規劃了第二個紡織廠的經營模式,甚至還有許多關於人員管理方面的建議,讓胤裪和胤祺大開眼界。他們兩人也參與過實際的生產管理,對此有些了解。
胤祥在計劃書上所寫的集中居住,三班倒的流水線作業,各種部門的設置,都讓他們大開眼界,原來,紡織廠還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除了這些東西,胤祥還在選址上給出了建議,除了江南,其實天津港口也是十分合適的,他私心是想開發以長江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畢竟,他在這兒買了大片的土地,不發一筆不是很對不起自己!
胤裪看了出來,胤祺還有些迷茫,兩人接過了計劃書,放進懷裡,拱手告辭。
回程的時候,騎在馬上,隨口閒聊著,胤裪給胤祺科普了自己的推測,兩人得出了一個結論,所有的兄弟裡頭,只怕胤祥才是最狡猾的一個,扮豬吃老虎,不知道日後,被他吃掉的是誰。
除了心中增加了對胤祥的信服,還產生了一絲絲敬畏,畢竟,就他們自己的腦子,給他們一年半載的,也未必能做出這樣好的方案來。
鏡頭三:
皇上的身子日漸不好,年紀大了,在位這麼多年,他也心滿意足了。只可惜,在選下一任繼承人的時候,犯了難。
原先都搶著要當皇帝的兒子們,如今去隻字不提,只忙著自己的事業。除了十三還是沉迷於農作物無法自拔,其他阿哥都有了自己喜歡並且為之奮鬥的東西。三阿哥在文學出版方面做出了興趣,他的圖書館已經開到了全國的一線城市。四阿哥在吏治方面培養出來的興趣,投身於反腐事業,義無反顧,人送“抄家王爺”的名頭。
五阿哥與七阿哥的紡織廠都開到其他國家去了,除了國內還保留的幾家先進機器遍布的大型紡織廠,其他的淘汰掉的東西都被運往周邊的國家,開始了他們的經濟入侵。當紡織業遍布的時候,他們的荷包也滿了不少,漸漸地,金錢成了一個數字,如今兩人開始做慈善事業,將賺來的錢散出去,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皇上在胤祥的慫恿下,將八阿哥封為公關代表人,出使周邊國家,宣揚國威。出去見識了外面的時間,知道除了大清之外,外頭還有一片廣大的天地,胤禩也不再將目光投於京城,以及那個皇位上,而是更多的放在其他地方。
在十三的帶領下,九阿哥和十阿哥吃下了整條的商運路子,除了水運,還有陸運。而基礎設施的建設,則交給了更年輕一些的弟弟們。十四在青海也混得風生水起,那兒幾乎成了他的私人後花園。
或許是因為大家都有了歸宿,倒是不再拘泥於皇位之爭,而清朝,也在這些人的帶領下,越來越好。不能說所有東西都是進步的,但是對於皇上而言,已經成就不凡,他想要的河清海晏的景象,如今已是完成了一半,若是正常運作下去,恐怕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情況將會再現。
只是,越是過得順心順意,就越糾結,期待越高,就越難作抉擇。皇上不確定,自己選上來的人可以保持如今的勢頭,將國家的各項政策堅持執行下去。他怕自己死後,上位的人會對其他兄弟們下手,到時候,只怕清朝的氣運也會隨之削弱。
“梁九功,你說,哪一位阿哥合適?”他看著案桌上舉薦太子的奏章,久久不動,最後,還是吃一頓地問出聲。
梁九功沒有出聲,他知道,皇上並不是真的在問他,而是自問自答,他只需要站著不說話,靜靜聽著就是了。跟在皇上身邊的時間長了,對他的脾性也摸清了幾分,老小孩老小孩,如今的皇上,可得順毛捋。
許是不滿意他不說話,皇上將一團紙揉成團,扔在他頭上,將他的太監帽都打歪了。梁九功諂媚地彎下腰,將腦門往前一送,大約是讓皇上自由發揮的意思。
見他這樣,皇上反倒是沒了興致,“知道你謹慎,哎,我也是急亂投醫,問你能問出個什麼?去吧,宣內閣的幾位閣老進宮來,就說朕有事兒找他們商議。”
梁九功的眉頭一皺,低聲應是。出去的時候臉都抽成一團了,現在閣老們見了他可沒好臉色,皇上近些日子時常宣他們入宮,問問太子的人選一事,他們怎麼說都不能讓皇上滿意,到最後,都是挨罵結尾。
這些日子折騰下來,這些老大人都不耐煩伺候了,皇上面前是不敢說什麼,可對著梁九功這個宣旨的太監就沒那麼好臉色了。他雖然是跟在皇上身邊多年的大總管,代表皇上,可這氣不順的,為難為難他,氣也就消了,就是鬧到了皇上那兒,也不能說什麼的。
梁九功顯然也知道這一點,生生受了,如今想到又要去,心裡就忍不住開始難受。
鏡頭四:
林黛玉綴在小明珠的身後,一直勸著她,自己的這個女兒,脾氣真大是太大了。她暗暗怪著胤祥哥哥,平日裡頭太寵愛她,才讓她這樣嬌氣,一個不小心就會炸毛。
“明珠,你哥哥真的不是故意的,等明日,讓你阿瑪給你再買一隻可好?”顯然,她的諄諄教誨並沒有進入小明珠的耳朵里,小明珠還是撅著嘴巴,耷拉著肩膀,一點兒也打不起精神來,“讓阿瑪給你買只更好看的,顏色更漂亮的,可好?”林黛玉湊近她眼前,認真地看著女兒,“哥哥已經給你道過歉了,你原諒他吧。”
今日安生,也就是弘曉,從宮裡頭出來,難得的休沐日,當然是要好好玩玩,於是,帶著小明珠準備出去踏青。明珠前兩日剛得了舅舅送的鸚鵡,毛色發亮,養得極好,更重要的是,還會說討喜的話,像你真美,你真好看,你很乖之類的甜言蜜語,逗得小明珠樂不攏嘴,走到哪兒都帶著這隻小鸚鵡。哥哥帶她出去踏青,自然也得帶上這隻被她取名為小豬豬的鸚鵡。
可惜,在踏青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弘曉有些興奮地給妹妹描述著自己在練武場的英勇表現,手舞足蹈的,一個小心,就將裝著鸚鵡的籠子打翻了。那隻小鸚鵡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一下子就飛的老高,很快就消失了。
小明珠先是一愣,緊接著痛哭出聲。
弘曉嚇得手足無措,半天反應不過來,他勸了好久好久,妹妹都沒原諒他,無奈,他只能帶著明珠回家。乘興而至,敗興而歸,更嚴重的是,回到家還要面對阿瑪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