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幾天,季時禹的手機幾乎處於時刻發熱的狀態。

  一些原本支持季時禹的基金經理在股價大跌以後,言語警告季時禹。來表達對季時禹貿然收購宏誠汽車的抗議。

  “我們要繼續拋你的股票,拋死為止”

  面對外界的質疑,金融市場的震盪,公司的財務部每天都是高壓狀態下工作,大家看著槐蔭集團的股價那麼可怕的跌法,整個公司的人都很緊張公布公司的未來。相比起來,季時禹的表現倒是還算從容。對於外界的不看好,資本市場的拋售,季時禹對誰的承諾都是“股價會回來的”。他說這個話的底氣,就是來自最大資本方,天盛基金的按兵不動。天盛基金按兵不動,至少說明,他們願意給季時禹時間了,這對季時禹來說,就是機會。

  收購成功之後,公司最高管理層進行了開會,關於收購宏誠汽車之後的規劃,季時禹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方向。

  ——電動汽車。

  季時禹站在偌大的會議室里,操控著電腦和投影儀,還是一貫的做事風格,不愛說廢話,一切都用數據說話。

  “節能汽車代表著世界汽車發展的趨勢。尤其是中國。1993年開始,中國成為石油進口大國。2000年7000萬噸,明年大約就能進口量超過一億噸。汽車尾氣,未來一定會成為污染環境最大的問題之一。”

  “電動車,顧名思義,以電能為動力的汽車,一般採用高效率充電電池活燃料電池為動力源。電動汽車不需要再用內燃機,因此,電動汽車的電動機相當於傳統汽車的發動機,蓄電池相當於原來的郵箱。電能是二次能源,可以來源於風能、誰能、核能、熱能和太陽能。”

  “電動車是真正零排放的汽車,未來一定會取代能源汽車。”

  季時禹話音未落,會議桌上的眾人已經開始蠢蠢欲動,看出大家的疑惑,季時禹始終泰然自若。

  “我知道,很多人認為,電動車的技術難關不可逾越。現在去發展電動汽車純屬浪費時間和精力。但我覺得,中國在燃油汽車的設計、製造方面確實和世界先進水平相差甚遠,但是電動車應用高新技術、發展關鍵技術,卻和技術發達的國家處在同一個起跑線。大家都在起步的東西,我們現在入場,不是很適合麼?”

  “人們第一次看到IBM的巨型機櫃時,沒有人相信計算機會越變越小,最後存儲世界級別的信息。”

  “第四次工業革命——新能源。”

  ……

  雖然會上季時禹說得慷慨激昂的,但是會後,關於能不能真的研發出新能源汽車,大家都還處於自我懷疑的狀態。

  趙一洋在會上沒有提出異議,只是覺得藍圖確實很美好,但是結果,誰知道呢,宏誠汽車不就是這麼垮的嗎?

  “老季,我就好奇啊,你到底是為什麼這麼看好電動車,這玩意兒要多少年才能造出來?”

  季時禹在會上講得口乾舌燥的,這會終於休息,給自己倒了一杯水。

  “做好5-10年才有結果的準備吧。”

  趙一洋幾乎要跳起來:“何必啊,為什麼要這麼幹呢?”

  “做什麼都要走在最前面,我們做電池也是如此。”

  “你確定我們做新能源汽車,有優勢嗎?”趙一洋對此也有點沒自信。

  “中國有很多發展鋰離子電動汽車的優勢資源優勢。世界上的鋰的存量有一半在中國,例如青海、西藏,蘊藏了大量的鋰。我們又是稀土資源大國,稀土的合金在全球的產量第一,點擊就是用稀土材料做的。”季時禹頓了頓聲,笑了笑說:“最後,是電池。現在電池的產量。日本第一,中國第二。”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季時禹一反常態,不再走謙虛向前的態度,而是自信至極,甚至有些自負。他對槐蔭集團的實力毫不懷疑。

  “一洋,你想像過嗎?有一天,電動汽車的時代來臨了,引領時代的不是美國人、不是德國人,而是我們中國人!”

  ……

  2003年底,國內的汽車市場已經競爭非常激烈。

  經過兩年的研發,槐蔭汽車造出了第一輛純電力汽車。

  還沒有用上公司規劃的營銷策略,就被經銷商集體拒絕。

  幾乎所有人都只回一句話:“這麼粗糙的汽車,再節能,又怎麼會有消費者買呢?”

  季時禹當時在上城出差,連夜回到廠里,眾人圍著那輛被眾多經銷商拒絕的汽車,一言不發。

  何冬覺得這款車用了這麼多心力研發,不上市有些太可惜了。

  在眾人沉默的時候,他壯著膽子諫言:“現在汽車市場都走的低價高配,我們可以把我們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分為ABC三等,先以最低等級的汽車推出市場,這樣可以挽回研發成本。”

  季時禹緊皺著眉頭看著研發團隊,再看看那輛車,出人意料的,他隨手舉起放在車間的千斤頂,直接把所有的玻璃都砸碎了。

  哐——哐——哐——哐——

  重重的四下。

  把所有人都嚇懵了。

  “季總——”

  “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一個道理,我們槐蔭集團,不管高價還是低價的噱頭,我們永遠只做最高質量的A等品。不要有僥倖心理,所有不夠好的產品上市,斷的是自己的路。”

  ……

  ******

  2008年,槐蔭集團在代表了森城時代的國貿大廈舉辦了震驚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布會。

  槐蔭集團的第一輛外形優美、性能超強的新能源汽車,1227,正式和全國的消費者見面。

  現場來了很多媒體,有經濟版的,也有能源版的,最最關注的自然是汽車行業內的人。

  發布會上,季時禹已經完全褪去了當年的青澀,輕裝上陣,給他話筒就能侃侃而談。

  國貿大廈經過多次裝潢和一次大整修,內部窗明几淨,十分現代化。

  像森城這座城市,也像我們的國家。

  曾經落後到挨打,如今走在世界的前列。

  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環抱燈點亮了整個會場,那麼璀璨。

  節能時代,果然如季時禹預測的那樣,迅速地到來。

  池懷音抱著兒子坐在台下,混在一群汽車和業內人士中間,看上去實在不是很起眼。

  季時禹站在台上,那麼寬闊的舞台,只有他一個人。

  池懷音必須承認,認識二十幾年,他真的越老越有味道。

  他拿下了固定在話筒架上的話筒,很自然地在台上踱步,沒有演講稿,如數家珍地介紹著他們的新能源汽車。

  “……最近很多基金經理和媒體朋友給我打電話,問我公司是不是要垮了,他們不能念舊情了,需要拋售我們的股票。”季時禹語速很慢,臉上始終帶著笑意:“很抱歉的通知大家,我們的新能源汽車來晚了,但是這次是真的來了,請大家把我們的股票再持一段時間,我們的股價真的會漲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