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羅明奎說道:“好吧,這事兒算我有點不對,那你能幫我跟他們說說,讓我繼續跟他們在一起玩嗎?”
雖然羅明奎跟著的那一夥兒人和瑜哥兒這邊的幾個人不合,但是那也只是打架的時候,可是兩伙人打架歸打架,都不是那種喜歡告狀的人,這次因為羅明奎疑似告狀,大家都不想跟羅明奎玩了,覺得他沒有義氣。
不然,等以後羅明奎再不小心受傷了,到時候再一告狀,他們家的大人再被御史給彈劾了,那他們的屁股也就保不住了。
羅明奎很鬱悶,他不想這樣啊,到時候一個小夥伴也沒有,那他不成了孤家寡人了嗎?
他又不是個姑娘家,整天都被拘在家裡,要是都不跟他玩了,他怎麼辦啊,所以在這件事兒上,他是打死也不會說是被人打了告狀的。
瑜哥兒說道:“看你你這次表現不錯,我就跟他們說說好了,不過以後,不能再出現這樣的事兒了!”
實際上,瑜哥兒早就跟大家說好了,大家也都原諒了羅明奎這一次。
就是雙方不合的兩伙人,經過這件事兒,也不再動不動就要打一架的了。
小孩子的事兒,牽扯到大人,還連累了大人,他們也知道以後不能這樣任性了。
反而相互之間的關係好了許多,加上都是跟平王世子有關係的,本性都沒有那麼壞的,只是小子調皮罷了,或者稍微有點兒嫉妒心。
正好羅家的這個事兒,催化了他們的關係。
以前覺得小孩子打打鬧鬧的,沒有什麼關係,誰知道,這小孩子打打鬧鬧的,也能給家裡的大人帶來麻煩,所以這些小子們懂事了不少。
“那下次要是有什麼事兒,你要帶我一起過去。”小胖子羅明奎說道。
不然他一個人不敢過去啊,說不定會被大家揍來著。
“好吧,下次我們準備去馬場騎馬,你會不會騎馬?”瑜哥兒問道。
“騎馬?我當然會了!”羅明奎有些氣短,他真的一點兒也不會啊,可是不去他心裡又捨不得,不然,等到了馬場後再慢慢的學?
不過,馬場?誰家有馬場呢?羅明奎問道:“難道是你家有了馬場?”
瑜哥兒說道:“我家在京城哪裡有馬場?”倒是在外面有馬場,不過那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是平王世子借給我們用的,說咱們這次好好的玩。你到底去不去!“瑜哥兒問道。
“去,當然要去!”平王府的馬場,那可是很出名的,那裡的馬都是從西域購買過來的,聽說千金難求呢。
男孩子嘛,除了打架,愛馬也是天性,能有一匹自己的好馬,說出去都長面子。
瑜哥兒和羅明奎商量好了,過幾天就去平王府的馬場騎馬去。
瑜哥兒是早就想去騎馬了,家裡也給他養了一匹小馬,如今他能騎著這小馬慢悠悠的走了,不過瑜哥兒看羅明奎的那個樣子,就知道他肯定不會騎,這樣以來,也不算自己是最笨的吧。
李梨花對這個羅太太倒是有幾分欣賞了,她這個性子說不上很好,可是很護短。聽說最後的關頭,能聽自己丈夫的話,做出了那種選擇,看來羅大人也是個妙人呢。
只是對於算計自己家的陸家,李梨花都覺得有些膩歪了,有的人,你不找他們麻煩,他們偏偏要找自己的麻煩。
陸家那次出醜,難道還不夠嗎?非要盯著自己家。還有那戴家,在宮裡戴夫人雖然看似公平的問話,可是那其中的意思,誰不知道是想要讓他們趙家不好嗎?
李梨花倒不是被氣的不行,只要當官了,誰沒有給政敵啊。
只是這陸家每次都用這種內宅的手段來對付他們家,真是讓人看不起。
男人的事兒,讓女人來對付了,就很讓人不屑了。
陸尚書在水災的事情上失了策,沒有算計到趙水生,就讓這些女眷來算計他們家了?
“沒關係,就看這次首輔之選落到誰家了。”趙水生對李梨花說道。
現在的首輔張大人年邁,已經上了致仕的摺子了,要不是這個關頭,那戴閣老也不會一次次的讓人算計趙水生了。
可是趙水生也不是什麼軟柿子,就站在那裡讓人算計。戴閣老這次失策,皇上對他已經不滿意了。
想來,這次的首輔的位置,就是不是溫如庭,也不會是他戴閣老了。
沒過多久,內閣首輔張大人的告老還鄉的摺子被皇上批准了。
大家都緊盯著內閣,就看新的首輔大人是誰了。趙水生這邊也多了許多以前不怎麼有交情的人,趙府的門房的拜帖也比以前多了起來。事實上,最有資格爭這個首輔位置的,也就是溫閣老和戴
閣老了。
溫閣老這邊,誰不知道趙侍郎是溫閣老的得意門生?如今趁著這個結果還沒有出來,趕緊的去燒燒香吧。
☆、第207章 訛詐
而失利的戴閣老這邊,倒是沒有那麼明顯的被冷落,因為不管怎麼說,戴閣老還是閣老。比他們要高那麼一大截呢。
只是這戴閣老和溫閣老一直都是政見不合,現在溫閣老成了首輔,以後這戴閣老這內閣的日子,不一定好過啊。
所以很多人都處在觀望的態度,和戴家的關係是不遠不近。
只不過溫如庭當上了首輔,卻還是跟以前一樣,就是這擺酒席也很低調,儘管上門恭賀的人很多,可是卻只有極為親近的人才接了帖子上門喝酒。
趙家自然是接到了帖子,這次不僅是李梨花,連帶的把佟氏和張芸兒也都請了來。
溫夫人笑著說道:“說好了不過是家宴,你們能來,咱們幾家人樂呵樂呵,免得人多了,鬧哄哄的,正好,這秋jú也開了,咱們家裡,別的不算什麼,就是這jú花還是能拿得出手,又有莊子上的人送的秋蟹,咱們邊賞jú花邊吃蟹,也是人生一大美事兒。”
秋天到了,正是吃蟹的時候,十來個蟹就能裝滿一蒸籠。
趙家的莊子上也送了秋蟹了,不過要說吃蟹,還是在林州的時候吃的最慡快,那地方海蟹也多,個頂個的大。只是不容易保存,送到京城就壞了,所以一般人想要吃鮮,只能到林州本地去了。
溫大奶奶笑道:“母親想要吃蟹,好是好,可憐我們還要在一邊伺候著,也撈不著幾個吃了。”
溫夫人笑道:“可憐我們大奶奶,說的好像我是個惡婆婆一樣,既然這麼著,今天我就當一個慈善的婆婆,你們幾個都坐下,今天都吃個夠。”
溫大奶奶聽了,立刻從善如流,“既然這樣,今天兒媳婦可就不客氣了,您不能直疼小輩,不疼我們這些老人那。”
溫夫人的幾個孫女都坐著呢,聽溫大奶奶這樣說,臉上都帶著笑。
溫大奶奶在溫府里很是得人心,說的話又特別逗趣,她這樣說了,大家的表情就更輕鬆了。
都說溫夫人是個好福氣的,有個這麼伶俐的兒媳婦。
溫二奶奶臉上的神色淡淡的,看著李梨花挨著溫夫人坐著,這心裡就更不痛快了。
今天溫二奶奶的娘家人也過來了,不過大家都在吃酒說笑,也沒有什麼,等到人都散去了。各個房裡的親戚,也沒有立刻走,而是留著說說話。畢竟溫閣老如今成了首輔了,多說說話,也是聯絡感情。
溫二奶奶的娘家嫂子鄭氏今天過來,一是恭喜親家老爺的,二來就是還有個事兒,她有些兜不住了想要找自家這個小姑子商量商量。
“什麼?被人發現了?怎麼可能?”溫二奶奶吃驚的問道。
鄭氏心裡不滿意,要是假的,她幹什麼要說啊,這不是因為事情兜不住了,所以才找小姑子來商量解決嗎?現在小姑子的公公是內閣首輔了,想來,這件事兒應該問題不大的。
可是看自己小姑子這個樣子,好像還怪自己一樣。
要說這個事兒,本來她也不樂意乾的,可是小姑子說,這個門路來錢快,有溫家罩著,怎麼著也能順風順水的,她就答應了下來,幫著張羅,可是現在事情兜不住了小姑子是想推卸責任還是怎
麼的?
“他姑母,這事兒,當初可是你說的,家裡沒有什麼進項,所以才找的我啊,現在事情出來了,你可不能不管。”
原來這姑嫂二人竟然瞞著家裡人,在放印子錢。如今被人發現了,兜不住了,這姑嫂二人都著急了。
鄭氏生怕到時候事情不可挽回,所以先找小姑子商量。
溫二奶奶說道:“不是說萬無一失嗎,怎麼就發現了呢?”
因為公公自己當著大官,也不給自己的丈夫找個肥缺,家裡什麼都是用公中的,以後分家了,大頭都是大房的,大嫂那人又會哄人,到時候留給二房的不定有多少呢。
既 然指望不上別人,溫二奶奶就自己想辦法,這不,就聽說這印子錢來錢快,就把自己的私房拿了出來,和娘家嫂子一起,放了出去,第一次就收回來將近三分之一的 本錢來,以後利滾利的,不是更多,溫二奶奶這就更上心了,想著,就算以後不給他們二房多的東西,她憑著這印子錢,都能把二房給撐起來。到時候孩子們婚嫁, 她也能多給些私房。
雖然羅明奎跟著的那一夥兒人和瑜哥兒這邊的幾個人不合,但是那也只是打架的時候,可是兩伙人打架歸打架,都不是那種喜歡告狀的人,這次因為羅明奎疑似告狀,大家都不想跟羅明奎玩了,覺得他沒有義氣。
不然,等以後羅明奎再不小心受傷了,到時候再一告狀,他們家的大人再被御史給彈劾了,那他們的屁股也就保不住了。
羅明奎很鬱悶,他不想這樣啊,到時候一個小夥伴也沒有,那他不成了孤家寡人了嗎?
他又不是個姑娘家,整天都被拘在家裡,要是都不跟他玩了,他怎麼辦啊,所以在這件事兒上,他是打死也不會說是被人打了告狀的。
瑜哥兒說道:“看你你這次表現不錯,我就跟他們說說好了,不過以後,不能再出現這樣的事兒了!”
實際上,瑜哥兒早就跟大家說好了,大家也都原諒了羅明奎這一次。
就是雙方不合的兩伙人,經過這件事兒,也不再動不動就要打一架的了。
小孩子的事兒,牽扯到大人,還連累了大人,他們也知道以後不能這樣任性了。
反而相互之間的關係好了許多,加上都是跟平王世子有關係的,本性都沒有那麼壞的,只是小子調皮罷了,或者稍微有點兒嫉妒心。
正好羅家的這個事兒,催化了他們的關係。
以前覺得小孩子打打鬧鬧的,沒有什麼關係,誰知道,這小孩子打打鬧鬧的,也能給家裡的大人帶來麻煩,所以這些小子們懂事了不少。
“那下次要是有什麼事兒,你要帶我一起過去。”小胖子羅明奎說道。
不然他一個人不敢過去啊,說不定會被大家揍來著。
“好吧,下次我們準備去馬場騎馬,你會不會騎馬?”瑜哥兒問道。
“騎馬?我當然會了!”羅明奎有些氣短,他真的一點兒也不會啊,可是不去他心裡又捨不得,不然,等到了馬場後再慢慢的學?
不過,馬場?誰家有馬場呢?羅明奎問道:“難道是你家有了馬場?”
瑜哥兒說道:“我家在京城哪裡有馬場?”倒是在外面有馬場,不過那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是平王世子借給我們用的,說咱們這次好好的玩。你到底去不去!“瑜哥兒問道。
“去,當然要去!”平王府的馬場,那可是很出名的,那裡的馬都是從西域購買過來的,聽說千金難求呢。
男孩子嘛,除了打架,愛馬也是天性,能有一匹自己的好馬,說出去都長面子。
瑜哥兒和羅明奎商量好了,過幾天就去平王府的馬場騎馬去。
瑜哥兒是早就想去騎馬了,家裡也給他養了一匹小馬,如今他能騎著這小馬慢悠悠的走了,不過瑜哥兒看羅明奎的那個樣子,就知道他肯定不會騎,這樣以來,也不算自己是最笨的吧。
李梨花對這個羅太太倒是有幾分欣賞了,她這個性子說不上很好,可是很護短。聽說最後的關頭,能聽自己丈夫的話,做出了那種選擇,看來羅大人也是個妙人呢。
只是對於算計自己家的陸家,李梨花都覺得有些膩歪了,有的人,你不找他們麻煩,他們偏偏要找自己的麻煩。
陸家那次出醜,難道還不夠嗎?非要盯著自己家。還有那戴家,在宮裡戴夫人雖然看似公平的問話,可是那其中的意思,誰不知道是想要讓他們趙家不好嗎?
李梨花倒不是被氣的不行,只要當官了,誰沒有給政敵啊。
只是這陸家每次都用這種內宅的手段來對付他們家,真是讓人看不起。
男人的事兒,讓女人來對付了,就很讓人不屑了。
陸尚書在水災的事情上失了策,沒有算計到趙水生,就讓這些女眷來算計他們家了?
“沒關係,就看這次首輔之選落到誰家了。”趙水生對李梨花說道。
現在的首輔張大人年邁,已經上了致仕的摺子了,要不是這個關頭,那戴閣老也不會一次次的讓人算計趙水生了。
可是趙水生也不是什麼軟柿子,就站在那裡讓人算計。戴閣老這次失策,皇上對他已經不滿意了。
想來,這次的首輔的位置,就是不是溫如庭,也不會是他戴閣老了。
沒過多久,內閣首輔張大人的告老還鄉的摺子被皇上批准了。
大家都緊盯著內閣,就看新的首輔大人是誰了。趙水生這邊也多了許多以前不怎麼有交情的人,趙府的門房的拜帖也比以前多了起來。事實上,最有資格爭這個首輔位置的,也就是溫閣老和戴
閣老了。
溫閣老這邊,誰不知道趙侍郎是溫閣老的得意門生?如今趁著這個結果還沒有出來,趕緊的去燒燒香吧。
☆、第207章 訛詐
而失利的戴閣老這邊,倒是沒有那麼明顯的被冷落,因為不管怎麼說,戴閣老還是閣老。比他們要高那麼一大截呢。
只是這戴閣老和溫閣老一直都是政見不合,現在溫閣老成了首輔,以後這戴閣老這內閣的日子,不一定好過啊。
所以很多人都處在觀望的態度,和戴家的關係是不遠不近。
只不過溫如庭當上了首輔,卻還是跟以前一樣,就是這擺酒席也很低調,儘管上門恭賀的人很多,可是卻只有極為親近的人才接了帖子上門喝酒。
趙家自然是接到了帖子,這次不僅是李梨花,連帶的把佟氏和張芸兒也都請了來。
溫夫人笑著說道:“說好了不過是家宴,你們能來,咱們幾家人樂呵樂呵,免得人多了,鬧哄哄的,正好,這秋jú也開了,咱們家裡,別的不算什麼,就是這jú花還是能拿得出手,又有莊子上的人送的秋蟹,咱們邊賞jú花邊吃蟹,也是人生一大美事兒。”
秋天到了,正是吃蟹的時候,十來個蟹就能裝滿一蒸籠。
趙家的莊子上也送了秋蟹了,不過要說吃蟹,還是在林州的時候吃的最慡快,那地方海蟹也多,個頂個的大。只是不容易保存,送到京城就壞了,所以一般人想要吃鮮,只能到林州本地去了。
溫大奶奶笑道:“母親想要吃蟹,好是好,可憐我們還要在一邊伺候著,也撈不著幾個吃了。”
溫夫人笑道:“可憐我們大奶奶,說的好像我是個惡婆婆一樣,既然這麼著,今天我就當一個慈善的婆婆,你們幾個都坐下,今天都吃個夠。”
溫大奶奶聽了,立刻從善如流,“既然這樣,今天兒媳婦可就不客氣了,您不能直疼小輩,不疼我們這些老人那。”
溫夫人的幾個孫女都坐著呢,聽溫大奶奶這樣說,臉上都帶著笑。
溫大奶奶在溫府里很是得人心,說的話又特別逗趣,她這樣說了,大家的表情就更輕鬆了。
都說溫夫人是個好福氣的,有個這麼伶俐的兒媳婦。
溫二奶奶臉上的神色淡淡的,看著李梨花挨著溫夫人坐著,這心裡就更不痛快了。
今天溫二奶奶的娘家人也過來了,不過大家都在吃酒說笑,也沒有什麼,等到人都散去了。各個房裡的親戚,也沒有立刻走,而是留著說說話。畢竟溫閣老如今成了首輔了,多說說話,也是聯絡感情。
溫二奶奶的娘家嫂子鄭氏今天過來,一是恭喜親家老爺的,二來就是還有個事兒,她有些兜不住了想要找自家這個小姑子商量商量。
“什麼?被人發現了?怎麼可能?”溫二奶奶吃驚的問道。
鄭氏心裡不滿意,要是假的,她幹什麼要說啊,這不是因為事情兜不住了,所以才找小姑子來商量解決嗎?現在小姑子的公公是內閣首輔了,想來,這件事兒應該問題不大的。
可是看自己小姑子這個樣子,好像還怪自己一樣。
要說這個事兒,本來她也不樂意乾的,可是小姑子說,這個門路來錢快,有溫家罩著,怎麼著也能順風順水的,她就答應了下來,幫著張羅,可是現在事情兜不住了小姑子是想推卸責任還是怎
麼的?
“他姑母,這事兒,當初可是你說的,家裡沒有什麼進項,所以才找的我啊,現在事情出來了,你可不能不管。”
原來這姑嫂二人竟然瞞著家裡人,在放印子錢。如今被人發現了,兜不住了,這姑嫂二人都著急了。
鄭氏生怕到時候事情不可挽回,所以先找小姑子商量。
溫二奶奶說道:“不是說萬無一失嗎,怎麼就發現了呢?”
因為公公自己當著大官,也不給自己的丈夫找個肥缺,家裡什麼都是用公中的,以後分家了,大頭都是大房的,大嫂那人又會哄人,到時候留給二房的不定有多少呢。
既 然指望不上別人,溫二奶奶就自己想辦法,這不,就聽說這印子錢來錢快,就把自己的私房拿了出來,和娘家嫂子一起,放了出去,第一次就收回來將近三分之一的 本錢來,以後利滾利的,不是更多,溫二奶奶這就更上心了,想著,就算以後不給他們二房多的東西,她憑著這印子錢,都能把二房給撐起來。到時候孩子們婚嫁, 她也能多給些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