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延禧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延禧宮東配殿名慶春堂,堂屋面闊三間,雖不能與正殿相比,卻也十分寬敞了。

  堂中裡頭一應家具擺設都還嶄新。慶春堂正間寬敞,是平日裡待客的地方,兩側是楠木福壽燕春落地罩,分別通向東次間和西次間,東次間是寢室,是夜裡安睡的地方,西次間則是暖閣。

  西暖閣臨窗處是一張羅漢榻,榻上鋪著嶄新的藕荷色潞綢條褥,坐上去很是柔軟。跟著一路走進來的四個宮女四個太監齊刷刷跪了下來,齊聲道:「奴才給貴人請安,貴人萬福金安!」

  昭嫆掃了一眼,問:「你們都叫什麼名字?」

  首領太監陳矩忙為昭嫆一一指著點名,四個宮女里,其中最大的已經二十了,叫素英,其次有個十八的,叫舒雲,還有兩個一團孩子氣,才十三四歲,也不指望她們什麼。

  四個太監中有個三十來歲的,有些資歷了,叫胡慶喜,其餘的幾個都是不足二十歲的小太監。

  昭嫆點了點頭,仔細記下名字,又笑著對陳矩道:「真是勞煩陳公公了。」說著,便以目色示意白檀。

  白檀立刻心中有數,從袖子裡掏出張銀票便塞給了陳矩。

  陳矩不動聲色收在袖中,「貴人今日勞累了,請好生歇息,奴才告退了。」

  昭嫆再度點頭。並叫白檀送她出配殿殿門。

  陳矩走後,昭嫆看著跪在地上的宮女太監們,和顏悅色地道:「你們都起來吧。」然後點了素英、舒雲和太監胡慶喜,其餘的小太監小宮女賞了銀子,便都叫退下了。

  白檀也回來了,繼續侍立在昭嫆身側。

  昭嫆打量了三人人一眼,倒都是低眉順眼的模樣,便問:「你們從前是在哪兒當差的?」

  素英垂眸道:「奴才原先是在恭靖太妃身邊伺候,太妃年前薨了,所以才被內務府指派到貴人這裡服侍。」

  昭嫆嗯了一聲,心下瞭然。恭靖太妃是順治嬪妃,她是郡王博羅特女之女。恭靖太妃雖與太后、太皇太后同姓博爾濟吉特氏,卻不是一個部落的,可想而知,必定得不到兩宮照拂。她無兒無女,孤寂終老,倒是個可憐人。

  舒雲細聲道:「奴才之前是內務府的針線上人,裁剪布料的時候,不慎剪傷了手。養好了傷,管事嬤嬤擔心奴才手藝遲鈍,所以便叫內務府重新安排奴才來做貴人的針線上人。」

  昭嫆仔細一瞧,舒雲的右手上,果然有一道剛剛落了痂的傷痕,便問她:「這麼說,你還能再做針線?」

  舒雲急忙道:「奴才其實並未傷到筋骨,如今也好利索了。」

  昭嫆點了點頭。東西六宮服侍的宮人,按照差使不同,有針線上人、漿洗上人、燈火上人、鍋灶上人之分。針線上人就是專門做針線活兒,位高得寵的嬪妃,雖然也可差遣針線局,可貼身的小衣、小褲以及月事帶子總不好分派出去。

  漿洗上人也是如此,宮裡有浣衣局,嬪妃的外裳、被褥、帳子、地毯之類都可送去浣洗,而月事帶子和貼身衣物自然不便送去,自是交給漿洗上人漿洗——自然了,若主子不得寵,漿洗上人要浣洗的東西就多了。

  燈火上人除了管理蠟燭,還要負責守夜。——別看辛苦,卻得是最得信任的奴才才能充當。不知多少人爭著相當燈火上人呢。

  而鍋灶上人就是廚子,一般由都是太監,鍋灶上人分屬一宮主位麾下,因此昭嫆自然沒有鍋灶上人。因此延禧宮的鍋灶上人自然要先服侍了主位榮嬪,才輪到其他嬪妃。

  太監胡慶喜道:「奴才原是御前的茶水房燒水的。」——茶水房太監,也屬於鍋灶上人。

  昭嫆為之一愣,「既是御前的,怎麼竟分派出來了?」

  胡慶喜神態有些窘迫:「奴才……犯了糊塗,打碎了御用茶碗,所以、所以……」

  聽了這話,昭嫆倒是安心了許多,便笑著說:「人總有粗心大意的時候,只不過御前規矩大些。」

  胡慶喜見主子未曾介意的樣子,終於舒了一口氣,連忙跪下磕頭表忠:「奴才以後一定忠心耿耿服侍小主,絕不會再有半分粗心大意!」

  素英和舒雲見狀,也忙跪了下來,「奴才一定一心效忠小主!」

  昭嫆滿意地點了點頭,叫白檀也賞了三人銀子,便叫他們下去準備午膳了。

  這會子都晌午了,肚子已經有些餓了。

  屋裡只剩下白檀,昭嫆便:「你可瞧仔細了舒雲的手?」

  白檀略一忖道:「奴才也覺得奇怪,那傷雖然不小,可不過是皮肉傷,又怎會手藝遲鈍呢?」

  昭嫆道:「這是另一點疑慮,我指的是她的右手——舒雲應該不是左撇子吧?」——既然是右手拿剪子,又怎麼會剪傷了右手?

  白檀瞬間一驚:「格格的意思,舒雲是被人排擠出來的?」

  昭嫆沒有回答白檀的話,而是淡淡一笑,「內務府的針線局,是專門給宮裡繡制朝服、吉服的地方。那裡的繡娘,手藝都是頂尖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只怕針線局也少不了這些齟齬。

  為誒一頓,便道:「叫舒雲隨便繡點什麼,拿來瞧瞧。」——且看看她針線如何吧。

  「是,奴才記下了。」

  午膳倒是很快就送了來,延禧宮膳房設在後殿,因延禧宮嬪妃只有三位,所以她是午膳排在榮嬪後頭就烹調好了。

  一共六道菜,三葷三素,主食是粳米飯,還有一碗杏仁酪。

  飯菜都很普通,燉羊肉、燉豬肉、老鴨湯,雞絲豆苗、一品豆腐、脆醃黃瓜。

  好吧,其實也不能怪廚子,宮裡嬪妃的食材本來就很單調。嬪妃按照位份高低,有不同等級的食材,內務府會每日送來。

  按照貴人的份例,每月有十五盤羊肉、雞鴨共八隻,如果哪天想吃了需提前跟內務府打招呼。另外,日用粳米一升四合、白面兩斤、白糖兩斤、香油三兩五錢、豆腐一斤、甜醬六兩、醋二兩、時令鮮菜四斤,油鹽若干。

  就這麼些玩意兒,廚子也是在沒有太大的發揮餘地。

  因此,做出來的菜也就這樣兒了。羊肉腥氣、豬肉油膩,就老鴨湯燉得還可以,昭嫆捧著粳米飯,主要吃的都是素的,三道素菜都不錯,豆苗鮮嫩無比,豆腐入口即化,黃瓜醃製地也十分入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