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空越來越暗,兩片烏雲不斷靠近彼此,中間那一絲亮光仿佛轉瞬就要被遮蓋。

  樹木搖擺,驀然滿地枯黃,一陣驚雷乍現天際……

  仿佛於此同時,乾德殿的門也被人推了開。

  殿上本正在說話,但驟然安靜下來,珩宣帝與三位大臣的視線同時投向門邊。

  三人躬身參拜。

  珩宣帝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

  顏紹進殿,目光直視御座。他上前幾步,便朝著珩宣帝跪了下去。

  “父皇,蒼國地處西南,民風悍勇,雖不敢冒犯我天朝威嚴,但其臨近小邦,卻被其鯨吞蠶食,侵略良多。父皇顧念百姓,與民生息,望元元之民能免於戰火,數次下旨申飭。然則彼蠻夷之民,只知畏威而不知懷德,長此以往,若我朝羈縻小邦盡數為其所吞,恐成尾大不掉之勢,那時再興兵征討,雖終能平定蒼國,只怕其中周折之大,再所難免。如今蒼國僭主得國不正,嗷嗷幼主,眼望天兵。不如如今內應幼主之請,外順周邊小邦之願,替天行道,弔民伐罪,一股蕩平,可謂上應天命,下順人意。再將彼等蠻王土司,盡遷入京,改派流官治理,所治蠻裔,編戶齊民,則西南之地,再難為患,此舉靖邊安民,乃百年之策也。兒臣願意領軍親征,征討……”

  “好了……”

  他話還沒說完,便被珩宣帝打斷。太子之言他聽著呢,雖然分析透徹,道理很深,但兩國罷兵已久,相安太平,況且攝政王連本該收復的城池都不要了,大夏出兵乃名不正言不順,根本是不可能之事。

  顏紹如此,實乃與那日朝堂之上,提出征伐敕淶是一個原因,都是因為那個女人。

  可兩件事相差太多,況且敕淶可伐,蒼國不可動。

  素聞太子寵愛那蘇側妃,珩宣帝也不是一點都不理解。但此乃國之大事,他身為太子應該明白什麼是小,什麼是大。

  想著,珩宣帝便開了口,“子謙來的正好,朕有話與你說。蒼國攝政王說你宮中的蘇側妃是他妹妹,他國蕭太后思念萋萋,想在有生之年再見見萋萋,攝政王請求帶妹妹回去待幾個月,這合情合理,並無不妥,朕答應了。”

  “不行!”

  顏紹斬釘截鐵。他言一出震驚的不僅是其下三名大臣,亦是珩宣帝。

  珩宣帝的臉當時便沉了下去。

  “放肆!”

  屋中瞬時死一般的靜。

  姜太師趕緊上前一步,垂首勸道:“太子殿下當以大局為重。”

  那首輔沈青與大將軍慶國公也皆躬身勸了同樣的話。此三人都為太子黨。

  顏紹乃嫡出,身份尊貴,是珩宣帝最喜歡的兒子,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方方面面都是頂尖的,來日繼承大統也可謂眾望所歸。

  那大將軍慶國公正是顏紹的親舅舅,當下一見這氣氛,立時上前向著皇上道:“皇上息怒,太子可能是想著那蘇側妃是小郡王生母,一時想到了孩子。殿下……”

  他接著趕緊朝向了顏紹,“蘇側妃乃攝政王之妹,他國蕭太后又不知還有多少時日,一心想見攝政王的妹妹,提接妹回國這等要求合情合理,況且……”

  “蘇萋萋不是他妹妹,他……”

  “夠了!”

  珩宣帝拍案而起,“若不是他妹妹,那蘇萋萋就是個禍水!她迷得敕淶王子神魂顛倒;迷的蒼國攝政王願意拿城池相換,更是迷的朕的兒子不顧蒼生百姓,要為她掀起血雨腥風!她,論罪當誅!”

  屋中死一般的靜,唯有殿外呼嘯的冷風,夾雜著時隱時現的轟鳴閃電。

  雷聲消失的瞬間,殿上又恢復了那令人窒息的靜。

  幾乎於此同時,顏紹決然的聲音響起。

  “我和他們不一樣,她是我妻子。”

  說罷,他攥緊了雙手,轉身離去。

  “殿下……”

  “皇上!”

  那三位大臣無一不驚,更皆是慌張無措。

  珩宣帝冷顏,冷眸盯著顏紹的背影。這時咬牙,揚聲毅然道:“來人!”

  *****

  萋萋頹然坐在了椅上,兩行淚倏然落下。

  “主子!”

  身邊的宮女聽了小太監的講述,都嚇的哭了。

  萋萋腦中一片空白,眼前不斷浮現那日顏紹的笑容;他離開時的背影;她額上仿佛還有留著被他親過的感覺……她好像還嗅到了他身上的香氣……

  明明三日前,他還在與她溫存,告訴她只要她笑笑,來日他遣散後宅所有的女人,獨留她一個……

  可轉眼間……

  後日魏嘉良便會離京,難道那日一別竟成了永別?

  眼淚止不住地流淌,萋萋身子一晃,栽倒下去。

  “主子!!”

  *****

  養心殿

  珩宣帝剛從桌前站起,徐公公便自門外而來。

  “皇上,皇后娘娘來了。”

  “嗯。”

  珩宣帝應了一聲。

  徐公公點頭,退步出去。

  不時,皇后匆匆入內。

  “臣妾拜見皇上。”

  珩宣帝瞧她一眼,沒說話。

  皇后看出了他還在生氣,不由得擔憂也心驚。不過也難怪,太子從小出類拔萃,方方面面都是極好的,大了後,太子便成了皇上的左膀右臂,父子情深,更是父慈子孝,哪裡有過衝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