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御書房變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淑妃進宮做了這麼多年的淑妃娘娘,自然熟悉宮中的禮制了。

  她知道,一旦自己身故的消息傳開之後,皇帝必然會派遣大量的太醫前來查看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穩定前線的軍心,自己死後,皇帝很可能會秘不發喪,等到兒子凱旋之後,才會舉行自己的葬禮。

  可若是如此的話,自己炸死的事情,恐怕就難以繼續下去了。畢竟,即便是炸死,自己的屍體總是要儘快出宮的啊。可若是皇帝秘不發喪的話,那自己的屍體豈不是要在皇宮之中留很久嗎?

  如此以來,自己還怎麼死遁呢?

  所以,紀淑妃亦明白,自己不但要假死,而且,她還要在死後,讓皇室儘快的發喪下葬!

  否則,她又怎麼能夠儘快的脫離這個牢籠,去到兒子的身邊呢?

  只是,這一時之間,紀淑妃又哪裡能有什麼好的炸死的法子呢?

  她心中一急,目光不由自主的便轉向了兒媳婦張婉的方向,有些忐忑激動的問道,「婉兒,關於母妃詐死之事,你可有什麼法子?」

  紀淑妃頓了頓,神色一黯,略微擔憂的說道,「婉兒,你入宮的日子尚淺,有些事情,母妃不得不多交代你幾句。這個紫禁城遠遠不是你所看到的那樣簡單。據我所知,在這個時候,若是母妃我病故的話,恐怕……」

  「恐怕,朝廷是要秘不發喪的吧。」張婉笑著接過了紀淑妃的話頭,卻是一派雲淡風輕,渾不在意的模樣。

  「母妃,」她溫和的笑容之中,不自覺的便帶上了鎮靜人心的力量,平淡的語氣之中,不知不覺的便安定了紀淑妃那顆忐忑不安的心,「您放心,我既然提出了此事,自然就有解決的法子了。」

  說道這裡,張婉抬頭看向了寢宮門口的方向,輕輕的揮了揮手。

  紀淑妃只覺得眼前五彩斑斕一片,緊接著,便雙眼朦朧了起來,然後,她只覺得雙眼一黑,頭昏腦漲之中,便什麼都不知道了。

  ……………………………………

  御書房之中,皇帝朱佑樘正在和幾位閣老重臣商議國事。

  「……陛下,」此時,太子太傅謝遷雖然被賜了個座,可還是只能屁股挨著四分之一個凳子,面色凝重的回著天子的問話。「陛下,方才臣所奏之事,還請聖上您早日決斷啊。」

  說完,謝太傅起身,又再次叩拜了一個大禮。

  他知道,若是嘉峪關之中,萬喜之事不處理好,太子殿下在關外,怕是很難行事了。可那萬喜雖然被陛下削為了庶民,可到底還是萬貴妃的胞弟,陛下對此人,恐怕還是有幾分的清面的。

  可此時,朝廷卻不是能講這些情面的時候啊。否則,一旦邊關戰事突變,若那萬喜在嘉峪關中從中作梗的話,那太子殿下的處境,恐怕就要堪憂了。

  謝太傅作為太子太傅,自然是最為堅定的太子黨之一了。若是太子朱佑樘在哈密一地有了個三長兩短,恐怕,身為太子太傅的他,在這朝廷之上的仕途,也要走到盡頭了吧。

  況且,就算是不為了自己,而只為了這天下蒼生,大明江山,謝太傅也堅定的認為,自己的學生太子朱佑樘乃是當下最為合適的儲君人選,沒有之一。

  在謝太傅等人看來,太子朱祐樘不但是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又曾立志驅逐奸佞,且勤於政事,有勵精圖治的明君之相。

  而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卻已經是極為的難能可貴的了。

  所以,於公於私,謝太傅都不能讓自己的學生---太子朱佑樘在嘉峪關外,出半點的差錯。

  謝太傅說完之後,不敢起身,卻是直直的跪在了皇帝朱見深的面前。

  朱見深見此,卻是皺起了眉頭。

  謝遷的話,雖然說的極其的隱晦,可身為皇帝的他,坐了這麼多年的龍椅,自然也是能聽出其中的幾分意味來。

  萬喜的事情,終歸是自己曾經答應過貞兒的,若是此時讓萬喜回京,貞兒哪裡……;再說了,若是此時萬喜回來了,朝臣們又會怎麼看待東宮和關雎宮的關係呢?

  身為皇帝,朱見深要考慮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雖然,他也不得不承認,謝遷這個小老兒的話,十分的對;可此時,他身為皇帝,不但要考慮邊關之事,更要為將來的天下安定,考慮一二啊。

  他,是大明的天子,太子朱佑樘的父皇,也是皇貴妃萬貞兒的丈夫啊。

  沉默了幾許之後,眼見謝遷那個老犟驢子似乎還沒有起身的念頭,皇帝朱見深的臉色,也是不由沉了一沉。

  這些讀書人的骨頭,有時候還真是硬得讓人高興不起來啊。

  「謝愛卿,」朱見深只好主動開口,在他看來,他此時開口,也不失為一個明君的作為了,「方才愛卿所言之事,關係重大,朕,需要自仔細的思考一二。」

  此事,還是再拖上幾日吧。待邊關戰事開打之後,再看看具體的情況來定吧。

  謝遷見此,心中更是沉了幾分。

  陛下此舉,分明就是在拖延啊。可殿下在邊關,又能拖到何時呢?

  謝遷心中一急,不由扯了扯嘴角,正想開口再諫言之時,卻聽到從門外傳來了一陣十分嘈雜凌亂的腳步之聲。

  「陛、下!大事……不好了!」從遠處傳來的有些結結巴巴的小太監的聲音,明顯的帶著幾分惶恐不安的顫抖之聲。

  謝遷等人聽到這裡,不由同時心中一沉。

  御書房乃是國之重地,何時能容忍如此喧譁了!這些在御書房當值的小太監,亦是精挑細選之後,極為謹慎之人,方能留用在此處。

  可此時,這個小太監卻是如此的驚慌!難道,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不成?

  御書房之中的幾人,心思同時轉到了正在嘉峪關替父御駕親征的太子朱佑樘的身上!

  難道,真是太子殿下在邊關出了什麼意外不成!

  此時,聞聽了小太監這句大事不好之後,不但謝遷等人回頭看了過去,就連龍椅之上的皇帝朱見深也吃驚的站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