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妖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太監的異常,作為慈寧宮的主人----周太后自然是最清楚的。

  「發生了什麼事?」周太后起身相問,面色肅然。這神僧進宮祈福,怎麼會無端跑到後宮之中來?

  雖說對方是方外之人,可到底還是外男,為了天家的顏面著想,皇帝也不該引對方來後宮之中。

  除非……

  小太監福寧縮了一下腦袋,目光溜溜急轉之下,到底還是駭得不敢說話。這樣天大的事情,哪裡是他一個小奴才可以多嘴的。

  周太后見此,神情越發的凝重。自己宮中的小太監,她是知道的。這福寧一向穩重,此時卻嚇得不敢說話,恐怕……來者不善啊!

  她正想開口再問個明白時,萬貴妃卻站了起來,悠悠開口,「母后,您何必心急。待一會兒陛下和神僧來了,大家不就都知道了嗎?」

  萬貴妃的話,旁人聽來還沒有什麼,可王皇后和紀淑妃,卻是一驚。

  原來,這萬氏今日大張旗鼓的召眾妃嬪前來慈寧宮,等的那是這一刻嗎?

  紀淑妃剛想抬頭看看自己的兒子,王皇后卻遞過來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萬氏有備而來,她們二人不得不小心一些。

  殿中眾人正在暗自猜測之時,卻見皇帝朱見深已經帶著一位年約三十左右的俊逸和尚,走進了慈寧宮的正殿。

  眾人起身相迎,目光卻落在了皇帝身旁的和尚身上。

  這便是神僧繼曉,怎會如此年輕?要知道,這神僧的封號,可是陛下二十年前所封啊。

  當年的陛下,斷不會冊封一個十來歲的小沙彌為神僧吧。

  只有萬貴妃,此時卻是心中一嘆。

  三十多年前,她初見繼曉時,對方便已經是如此模樣了。這三十多年過去了,自己已經從一個少女,變成了如今的徐娘半老,可對方卻還是如此的風神俊逸,容顏不改。

  這神僧果然就是神僧啊,卻非凡人可比!

  「母后,」皇帝朱見深對著周太后行了一個家禮,而後他見自己的眾妻妾都齊聚在此,也不由微微鄒眉,「各位愛妃,怎麼也都在此處?」

  眾嬪妃不言,卻將目光偷偷的看向了萬貴妃的方向。

  「陛下,」萬貴妃上前一步,走到朱見深的面前,低頭福了一禮,「今日神僧入宮,臣妾擔心後宮眾人不懂神僧的規矩,便帶著眾姐妹來母后這裡,避上一避了。」

  萬貴妃知道,別人不懂她這話中的意思,皇帝卻是一定明白的。

  畢竟,當年神僧繼曉,在救下她和陛下二人時,就曾說過,後宮之中女子眾多,陰氣也重,最是不易施法了。

  果然,朱見深一聽萬貴妃此話,就笑著點了點頭,「還是愛妃想得周到。」

  當年他被追殺之事,在他登基之後,便被視為平生之恥,自然是不肯對外人提及的。

  而皇貴妃萬貞兒,卻是在那時對自己挺身相護之人!朱見深知道,當年若沒有貞兒的拼死相互,年幼的自己又怎麼能等來神僧繼曉的相救呢?

  想到當年之事,朱見深看著萬貴妃的眼光,就更加柔情了幾分。

  帝妃二人的情意綿綿,看在周太后和一眾后妃的眼中,自然不是滋味。

  「皇帝,」周太后重重的咳嗽了幾聲,「你帶著神僧來哀家的慈寧宮,可是有事?」

  朱見深聞言,拍了拍皇貴妃萬貞兒的手,這才轉過頭來,一臉凝重的看向了周太后。

  「母后,剛才神僧在太極殿祈福之後,偶有所感,發現了宮中有妖氣出沒!朕,跟著神僧一路追隨妖氣而來,卻不想,走到了母后的慈寧宮。」

  周太后聞言,不由又驚又氣。

  「濬兒,你是說母后的宮裡藏有妖怪嗎?」周太后大怒之下,竟然喊了兒子的乳名。

  周太后抬眼看著自己的兒子,眼裡閃過一絲沉痛。她沒有想到,兒子竟然會如此痴迷這些巫蠱鬼神之術。

  要知道,歷朝歷代的皇族,死在這上面的,可都是骨肉至親啊。更況且,那秦皇漢武何等英明,可晚年一旦痴迷上這神仙之術,不也至大好江山與不顧了嗎?

  她更沒有想到,只憑這和尚繼曉的一句話,自己的兒子,竟然就帶著眾人,公然的闖進了自己的慈寧宮!

  見周太后發怒,站在皇帝身旁的繼曉,卻是站了出來。

  「太后娘娘,」繼曉行了一個佛禮,抬頭時卻雙目金光流轉,頗有一番高人之相,「以貧僧看來,娘娘的慈寧宮中,的確妖氣瀰漫,恐有妖物在此作祟。還請太后讓貧僧施法一番,也好早些找出這個妖物,以保娘娘鳳體安康。」

  「放肆!」周太后甩了甩長袖,厲聲呵斥。

  這皇貴妃萬氏一早就帶著後宮眾人堵在了她的慈寧宮,此時這妖僧又言慈寧宮中,有妖氣出沒。到了此時,周太后哪裡還會不明白,這定是萬氏的毒計,想要借這妖僧之手,在眾人面前,公然以除後患吧。

  而萬貴妃心中的後患是誰,周太后卻比任何人都清楚。樘兒如今乃是唯一的朱家血脈,她絕不允許有人對自己的孫子,口出無狀。

  「母后莫惱。」朱見深見周太后如此惱怒,也是鄒眉不解,「朕,不是這個意思。」他只不過是想找出那個藏在深宮的妖物而已。

  「是嗎?」周太后上前一步,寸步不讓,「皇帝連個招呼都不打,就帶人闖進了哀家的慈寧宮,這便是皇帝的孝道嗎?」

  大明以孝治天下,見周太后抬出了孝道二字,慈寧宮中眾人,都不由心中一驚。

  這一對大明帝國最尊貴的母子之間,終將要撕開表面的那一層母慈子孝的偽裝了嗎?

  「母后!」皇帝朱見深有些不滿的挑了挑眉頭,「朕,帶神僧前來,一來是擔心母后的安危,恐那妖物傷了母后;二來,神僧也說了,這妖物不除,則順天府大雨不斷。」

  「母后,朕是您的兒子,可也是天下萬民的君主。如今,這京城大雨成災,萬民受苦;朕身為皇帝,代天牧民,又怎麼能不管不顧呢?」

  朱見深言辭懇切,周太后卻痛心疾首。

  她生的好兒子啊!自己剛剛才抬出了孝道,兒子卻道出了江山萬民;這一樁大義壓下來,她縱為太后,也是承擔不起的。

  「好,好,好!」周太后抬頭看向了自己的兒子,連說了三個好字之後,才一臉冷然的說道,「皇帝以江山萬民為重,哀家心中甚慰,又怎敢阻攔?」

  她倒要看看,這妖僧繼曉,今日到底要意欲何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