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萃霜的生母,大太太秦氏也笑咪咪的說:“要的,要的,肯定是佛祖見老太太心意誠,才給我們宋家這樣大的喜事,霜姐兒可是沾了老太太的福氣。”

  大奶奶柳氏眼見老太太跟婆婆高興,連忙跟著說好話,“今年府中的桃花開得特別好,花朵茂盛,香氣四溢,原來是會有好事發生,這桃花先行報喜,只是我們一般百姓不懂天意。”

  這馬屁拍得恰到好處,宋老太太笑得眼睛都不見了,“哎呀,你這嘴甜的。”

  “孫媳婦只是實話實說,可不是討好老太太。”柳氏這話是真心的,自從前幾天知道這消息後,她連續兩天夢見宋萃霜這姑奶奶得寵,仁王世子提拔了姑奶奶的娘家人,給自己的丈夫宋風安排了職位,自己也變成官夫人。

  “知道你乖。”宋老太太喜上眉梢,“雖然是妾室,但仁王府是什麼地方,我啊,活到頭髮都白了,還當真沒想過自個兒的孫女能夠進仁王府,還是貴妾身份,我這輩子真是值得了,你們倒是給我提提,這齣門得帶些什麼?”

  不是嫁娶,帶過門的東西不能叫嫁妝。

  秦氏十分積極的回道:“媳婦想,既然是妾室,也不好過於鋪張,三十六抬事物也就行了。”

  一旁,五房的嫡女,十五歲的宋萃玉聽了,眼珠子都要凸出來了。妾室三十六抬也太誇張了,大伯母這是想害死女兒嗎?商戶之間才能比富有、比擔數,要是牽扯到官家,就得知道進退。

  她能理解大伯母恨不得把庫房裡的好東西都給大堂姊帶去仁王府,但妾室帶這麼多東西真的不行,仁王妃會覺得這姨娘不知規矩。

  宋萃玉跟宋萃霜兩個堂姊妹一向交好,宋萃玉不忍心宋萃霜被自家母親這樣亂搞一通,連忙扯開笑容,故意問道:“三十六抬……不知道大伯母要裝些什麼?”

  宋萃玉是五房,又是晚輩,照理說秦氏可以不用在意,不過玉姐兒可是過世的老太爺誇過聰明的。老太爺一向看不起女人,就連對自己的髮妻都像對待下人一樣,呼來喝去,沒給半分面子,這樣一個重男輕女的人卻對宋萃玉十分喜愛,曾不只一次說,玉姐兒若是兒子,宋家肯定能更上一層樓,還特別允許玉姐兒跟幾個兄弟一起讀書,這可是其他女孩子沒有的待遇。

  可以讓老太爺那樣精明的人另眼相看,秦氏可不敢小覷,於是她認真的思索起來,她什麼都想裝,偏偏紅擔又不大,裝了這些,就要舍掉那些,可她真的覺得每樣都不好割捨,最好從三十六個紅擔換成三十六輛馬車……

  “玉姐兒,你這可真難倒我了,我想了想,三十六擔根本不夠裝啊,老太太,不如五十擔吧。”

  宋老太太沉吟道:“五十擔會不會太多了?”

  宋萃玉心想,簡直爆炸多好嗎?!也不想想大堂嫂柳氏進門時才十八擔呢!“安定公主那樣尊貴,嫁妝也才一百六十八抬,大堂姊一個世子貴妾就五十抬,一般人會說我們宋家有錢,可仁王府的人肯定覺得我們沒禮儀,就算沒有主母,妾室也得有妾室的分寸。”

  秦氏突然有點不高興,“是貴妾。”

  宋萃玉無奈,那還不是一樣,就是個下人,將來世子妃入府,得比世子妃早起,比世子妃晚睡,給世子妃梳頭,給世子妃布菜,不能上桌吃飯,世子妃想讓她養孩子才能養,世子妃把孩子抱過去也只能跪謝恩典。

  大堂姊肯定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喜事定下時,她一點也不高興,這幾天還因為頭疼,都不出房門了,她幾次想去探望,都被奶娘卓嬤嬤攔了下來,說大夫交代,大小姐頭疼是因為吹到風的關係,門窗少開會好得快一些。

  宋家有得是錢,大堂姊又生得貌美如花,如果不是大伯父宋大福發神經,大堂姊肯定能當正妻,和丈夫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可現在什麼都沒了,祖母跟大伯母真是腦子被門夾了才這麼高興。

  宋萃玉感覺到有人在拉自己的袖子,轉頭一看,母親孫氏臉上寫著——別多管閒事。

  可是對宋萃玉而言,大堂姊的事情不是閒事,她跟宋萃霜一起長大,她不愛刺繡,每次刺繡嬤嬤要檢查,她總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奔去求大堂姊救命,從小到大,大堂姊不知道幫她繡過多少帕子、多少鞋面,前幾年她被粗心丫鬟燙傷,大堂姊悄悄塞給她一瓶藥膏,她擦了之後燙傷果然好得很快,而且連疤都沒有留下,後來她才知道那是貢藥,大伯父因緣際會得到一瓶,他給了大堂姊,而大堂姊給了她。

  宋萃玉一直覺得大堂姊會有個幸福的婚姻,沒想到她會給人當妾室。

  東瑞國重農,商人身份低微,大堂姊日後就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都未必能討得仁王妃歡心,更何況帶著五十擔過門,實在太招搖,大堂姊現在人不舒服,她可不能讓大堂姊在這種時候被祖母還有大伯母給坑了。

  “祖母,大伯母,大堂姊要進的地方可是仁王府,那兒什麼東西沒有,祖母跟大伯母要是擔心,就多給點銀票,反正能放進紅擔的東西,銀子也都買得到。”

  楔子二

  宋老太太跟秦氏一呆,她們都沒想到這個。

  宋萃玉乘勝追擊,“大堂姊肯定沒有庫房可用,這三十六擔的東西要是抬過去了,要放哪裡?不如從公中出一萬兩,打成千兩銀票,縫在枕頭裡,然後分幾間店鋪過去,讓大堂姊收租當零花用……我知道,我們宋家的鋪子不傳女人,可是大堂姊現在要進的可是仁王府啊,我們宋家發達與否可都看她了,我聽說蘇大人的新姨娘受寵,那姨娘的弟弟還被提拔進學士閣修書呢,祖母難道不想看大堂哥和二堂哥有個好前程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