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瀾伸手接了過來。

  大太監退下之後,其餘重臣紛紛看向了宋瀾,這些重臣多數已認定宋瀾,有的是在江南鹽商案,有的是在中佑一戰,更甚者,西疆長陂一戰時就已經摒棄太子了。

  他們此時,就好像等著說“恭喜王爺”四個字。

  宋瀾打開盒子,從中取出聖旨,粗略看完一遍,遞給了下一個臣子,那人看完,臉上很是驚訝,便又遞給下一個人。

  景煥直覺奇怪,等拿過聖旨,才知道,原來聖旨上寫的是立十七皇子為新帝,其餘重臣輔佐,卻一句沒提宋瀾。

  十七皇子又是何人?

  幾個大臣對了對眼神——

  是不是六歲那位?

  好像是。

  弄明白後,大臣們都萬分不解,放著現成的齊王不要,難道要重新培養一任君王?就要勸諫,可是他們一說這事,宋珮便大聲“呃”,好似怒不可遏,不容他們再說似的。

  聖旨又傳到了宋瀾手裡,他沒什麼所謂似的,把聖旨卷巴卷巴放到了錦盒裡。

  他不理大臣的目光,只道:“父皇英明。”

  大臣們跟著說:“陛下聖明。”

  宋珮“呃”了聲,卻什麼都動不了——不是這樣的!他下的旨意不是這樣的!他明明準備的是讓宋瀾繼承大統!

  是誰換了他的旨意?難不成,是十七皇子在他身邊安插了人,趁他中風,然後把他的旨意換了?

  但此時沒人再留意他的反應。

  大臣們商量著怎麼把旨意昭告天下,又想一致把宋瀾推上攝政王的位置,卻被宋瀾以北境事務繁重為由推了。

  況且宋瀾神色冷冰冰的,愣是沒人敢繼續勸。

  最後只道罷了,還暗自心底里揣測齊王是否也是不滿此結果,才臉色不好。

  最氣的該是景煥,回到轎子時,一個四十多歲的爺們,差點氣哭,只覺皇帝實在兒戲。

  而這一切,只有宋瀾知道是怎麼回事。

  殿內只剩下宋瀾、宋珮,此時宋珮已經沒力氣生氣了,癱在床上,連發一聲都懶得了。

  卻在這時候,宋瀾緩緩問:“知道旨意是誰換的麼?”

  宋珮眼中猛地震動,難以置信地看著宋瀾,他心中猜來猜去,竟從沒猜到是宋瀾!為什麼?他不是要把這個位置傳給他了嗎?這個位置,是多少人想要的啊!

  宋瀾垂眼看宋珮。

  五十多歲的年紀了,本來還精神奕奕,這一段時間下來,他也消瘦了,更甚中風了。

  或許是報應。

  他淡淡地移開眼睛,沒有解釋宋珮的疑惑,只說:“你這一生昏聵無能,聽盡讒言,卻唯獨做對了一件事。”

  聽著前半部分,宋珮“呃”了聲,他想說他也明白自己沒給大楚帶來什麼豐功偉績,但不至於什麼利民的事都沒做,卻也被後面那句吸引了注意力,不由疑惑地看向宋瀾。

  宋瀾說:“那就是將華氏許配給我。”

  宋珮一口氣喘不過來。

  “中風不好治,父皇保重身子。”宋瀾最後說了這句,便轉身離開,不再看這個被他稱作父皇的人。

  他生下來還沒記事時,母親逝世,後父親不喜,兄弟間感情差,少年時期在北境,曾以為北境便是他人生的全部,便是戰死戰場,也是了無牽掛。

  是的,以前,他覺得沒什麼好牽掛的。

  現在才發現,原來只是還沒遇到。

  一旦遇到了,他寧可不要天下,只願與她攜手到老。

  他一下轎子,見於管家一副支支吾吾的樣子,便問:“王妃今日又吃了多少個青梅?”

  於管家道:“七個。”

  他微微皺眉,又多吃了,看來,還是叫太醫來看看比較好。

  *

  待到腹中孩子九個月多,整個齊王府嚴陣以待,王妃也許久沒處理事務,只安心養胎,不久後,王妃臨產。

  所有人都很緊張,連一向冷情的王爺,也背著手,在院中踱步,時不時看著天色皺眉。

  好在一切順遂,母子平安。

  穩婆抱著孩子要同王爺邀功時,只看王爺越過孩子,直接跑到王妃跟前,眼中隱藏著點點急切。

  華雲晏臉色蒼白,嘴唇也沒半點血色,她知道生孩子難,卻不知道這麼難,好像半條命都劃出去了。

  不過好在,現在沒事了,她虛弱一笑,問:“是個男孩?”

  “嗯。”宋瀾心中沉了沉,應了聲,他抓著她的手,替她撥開臉上汗濕的頭髮,問穩婆:“王妃身子如何?”

  穩婆抱著手裡的孩子,說:“娘娘一切安穩,只需調養身子就可以了。”

  宋瀾叫來下人:“請太醫來看。”

  一時之間,眾人又手忙腳亂的。

  華雲晏心知他擔心她,不由哭笑不得,說:“我沒事,之前又痛又累,現在緩過來了,肯定沒事了。”

  宋瀾仍緊緊皺著眉頭,漆黑的眼睛盯著她,都捨不得離開一下。

  最後還是穩婆抱著孩子,小心翼翼湊到宋瀾跟前,問:“王爺……這孩子,您還看嗎?”

  那孩子哇哇大哭。

  宋瀾才回過神來,看了那孩子,隨後抱著孩子給華雲晏看看,又讓人把孩子帶下去給奶娘餵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