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才不去,哥哥哥哥,我不要去。”小皇子扯著秦素的衣擺,胡攪蠻纏。
秦素蹲下身,微微笑:“他們要你去哪?”
“去見太傅,我不要去……”小皇子哭喪著臉說道。
原來是逃課,秦素笑笑,這事他也幹過,小時候常和哥哥一起逃課,氣得私塾先生常拿戒尺打他們手心……
“洪兒,你這是在做什麼?”李驥不知何時出現在不遠處,走了過來。
“父皇……”
果然是李驥的兒子啊,沒想到他兒子都這麼大了。
“太傅還向我告狀,說你常常逃他的課。”李驥背著手站著,一臉肅穆。
秦素倒是看出他眼裡有幾分笑意,看來只是裝出來嚇嚇小孩子的。
“孩兒,孩兒去就是了嘛。”小皇子撅著嘴,戰戰兢兢地說道。
說完,就跟著侍女走了,還一步三回頭地看著李驥和秦素。
“有你這麼嚇小孩子的麼?”秦素看著小皇子遠去的背影,說道。
“咳,對小孩子不能太縱容了。”李驥乾咳了一聲道。
“孩子的母妃是哪一位?”
“蘇妃,生下洪兒就去了。”李驥神情淡淡的,也看不出有幾分難過。
秦素嗯了一聲,垂下眼帘。
這個男人,的確是無情啊……
“皇上,我想搬出去住。”秦素說道。
“怎麼?這裡住著不順意麼?”李驥頓了頓,問道。
“不……只是,我不適合留在宮裡。”話已至此,李驥也會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一不是皇族,而不是嬪妃,三不是下人,實在沒理由留在宮裡,再留下去只是落人話柄罷了。
“那你想住哪?秦家故宅一時半會還完工不了。”李驥道。
“我倒是知道一個地方,很別致,稍稍修繕一下便可以居住了。”秦素望著清澤湖,說道。
長安西郊的小茅屋,那以前是秦家的小小別居,小時候還常去那裡小住。四周的竹林很有意境,住著倒也舒意。
“……好吧,由你。”
秦素笑了笑:“謝皇上恩典。”
李驥沉默良久,問道:“王宗炎,他和你說了什麼?”
“他說……我哥秦嵐是您的暗衛。”秦素低著頭,說道。
“不錯。秦家世代忠於皇族。”李驥倒也不否認。
“我身為秦家人,竟然毫不知情。”秦素閉上眼,無力地說道。
“你父母也是不想你陷進去,這潭水太深了,進去就註定出不來。”李驥緩緩說道。
“是啊,太深了。”
廟堂上的明爭暗鬥,奪嫡時的風起雲湧,他只是略窺一二便已是心力交瘁。爾虞我詐,陰謀陽謀,這些東西不適合他……
“秦素,你善良,所以輕信;雖然聰明,卻不夠世故狡猾;下得了決心,卻又容易猶豫;倔強,卻又不夠狠心;最重要的是,你太多情。”李驥負手而立,遠眺清澤湖。即使只是一個背影,也凜然是執掌天下的傲氣,“你太容易被一些小事打動,也太容易被別人的情誼打動,別人待你一分好,你便要十分的還回去。所以才會如此辛苦。”
“難為多情,終為自苦。”最後,李驥長嘆一聲,說道。
秦素閉上眼。
他從一開始就被人看得如此透徹。
是,他太容易被感動,太多情。初遇李驥他的一句有意無意的關心安慰,他記了很久;四娘的仗義相助,他記了很久;王宗炎的一句“斷斷讓你有半分委屈”,他記了很久……
記得太多事情,忘不掉。
一雙略略粗糙的手撫上了他的臉,秦素睜開眼。
李驥放大的俊顏赫然停在他眼前。
“素,留下來好不好?”李驥溫熱的呼吸滯留在他的臉上,暖暖的,卻稍縱即逝。
秦素的眼神很哀戚。
搖頭,還是搖頭,緩緩地,哀哀地,搖頭。
“為什麼?”李驥微微沉下聲音問道。
秦素沒有回答。
有些話,他從來問不出口。
因為……
不想知道。
不想失去。
不想……憎恨。
李驥啊李驥,我沒有問的是:秦嵐是你的暗衛,那麼秦家那一場大火,究竟是誰放的?
第二十七章 荷塘月色
離開的皇宮,住在了長安西郊的竹林里。
幾間小茅屋,卻也乾淨別致。
一個多月沒有宮裡的消息,他好像真的和皇宮斷了關係,和李驥斷了關係。
也好,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夏意漸濃,竹林間吹來的風帶著竹子的清香,讓人在迎著風閉上眼的時候,有剎那的失神。就好像,融入了竹海之中。
“公子這個樣子,真像是住在竹林里的精魅啊。”怡兒看著秦素一身青衣站在竹海之中,閉著眼。真的好像是……謫仙。
秦素低頭,笑了笑,神情很淡,卻很美。
可惜,被一陣馬蹄聲破壞了這空靈的意境。
來人漸進,倒是熟人。
“參見皇上。”秦素低身一禮道。
“免禮。”李驥翻身下馬,站在秦素麵前,端詳了半晌說道,“半個月不見,你的氣色不錯,看來藥還是有用的。”
秦素想起那一碗碗的黑乎乎的藥汁,頓時臉色一變。
“不知道皇上今日親自前來,有何指教?”秦素頓時沒了好脾氣,還以為離宮了就不必喝藥了,誰知到李驥竟然唆使怡兒每天一哭二鬧地逼他喝藥。
“我來赴約。”李驥笑著說道,“清澤湖的千葉白蓮花開了,我帶你去看。”
“可我還沒為皇上作畫。”
“畫可以慢慢做,花可不等人,過了花期就是明年的事了。”
是啊……花不等人。
春天過了,桃花就這麼謝了,那個人也如同這灼灼地桃花,璀璨也只是剎那間的事情。
“嗯。”
【今日得了清書兩首好詩,看來以後得不時問你討要了。到了夏天王府的水池中開滿了蓮花,此景甚美,屆時一定要你再作幾首】
曾經,有個人這麼說。
可是,還沒有等到蓮花盛開,他就凋謝了。
像是這桃花一般。
凋謝在了暮春的時候。
很寂寞。
很悲哀。
換了身衣服就跟著李驥回宮,還是共乘一騎。他就不能坐馬車來麼……
似乎是看穿了秦素在想什麼,李驥說道:“想到今天能出來看你,一時太高興,就忘了多帶一匹馬出來。”
他都這麼說了,秦素也不好多說什麼,點點說:“其實我也不會騎馬。”
“你喜歡的話,可以學啊,宮裡有很多好馬。”
秦素隨意點點頭,倒也沒什麼想法。
學會了又能如何……沒必要了吧……
說是賞荷,倒也不急。下午太陽晃得人刺眼,還是晚上去得好。月明星稀,月夜賞荷倒也別有一番情趣。
遠遠站在清澤湖邊,籠著月光的千葉白蓮美得似幻似真。湖的另一邊傳來縹緲的歌聲,不知是哪宮的妃子帶著婢女在游湖。
游湖,順便采些蓮花回去,大朵大朵的白蓮花清純無暇,卻又嫵媚動人,著實好看。
“你猜為什麼我要今日帶你來賞荷。”李驥低頭問坐在小舟上的秦素。
“今天是什麼特別的日子麼?”秦素倒還真的沒想到,“我連今日是幾號都不記得了。”
“呵呵,你倒是真的活得不知魏晉了。今日是六月二十四。”李驥提醒道。
“原來是荷花生日。”秦素瞭然一笑,點頭道。
“正是。”李驥搖著船櫓,船漸漸深入了荷花之中。
雖然不是滿月,卻因為朦朧的月光有了幾許似幻似真的美。
秦素微微低頭,伸手去夠最近的蓮花,修長的手指輕輕一掐,就折斷了一朵蓮花的花精。長袖撩開,露出一小段手腕。依舊是李驥在太醫診脈時看到的皓腕霜雪,瑩白無暇,在月光下透著懾人的纖細和瑩潤。
“既然是荷花生日,不如作詞一首應應景?”李驥看著一旁只顧著採蓮的秦素說道。
“作詩?”秦素眼神一黯。那桃花落盡的時節,他為那個人做了兩首詩。
——【落紅怨聲里,日暮近闌珊】說到底,就是暗示了這個一個結局。
於是厭倦了作詩作詞。
“不好麼?”李驥反問。
“沒什麼不好。作就作罷,不好可不能罰我酒。”秦素指了指小舟上的一壺清酒道。
“那就要看你的詩應不應景了。”
“春去遺華澤,青青月下荷。碧浪滿望眼,縹緲採蓮歌。”秦素自己拿著筷子擊著拍子,張口就來。
“好好,應景,不罰。”李驥撫掌笑道,然後自己倒了一杯一飲而盡。
“說是不罰,原來你打的是偷酒喝的主意。”秦素也取過杯子,給自己斟了大半杯酒。
“你不是不想喝麼?”
“罰的酒,是苦的;偷的酒,是香的。”秦素低低一笑,也一飲而盡。
李驥笑了笑,也執箸擊打著酒杯作詞,細細聽來,是《憶江南》的調子:
“青碧翠,雨後西牆苔。憐子採蓮凝脂雪,小舟櫓搖拓蓮開,欸乃藕風來。”
憐子採蓮凝脂雪,憐的,是秦素那凝脂一般的皓腕。
好詞倒是好詞,只是透著那幾分士大夫之流,對採蓮人的,曖昧不清欲語還休的憐。那種感覺……
(薄冰:……所有詩詞,不要找我拍磚,小生怕怕啊……這兩首平仄倒是對正的……咳,主要是……實在不想抄襲前人的作品了,哈哈……無視無視,閃)
秦素的眼帘忽地低垂了下去。
——【秦素啊秦素,你若無心,還是早早和他斷了關係吧。否則只怕日後相見,我還要叫你一聲素君。】那一日四娘如是勸他。
“怎麼?可是要罰我的酒?”李驥見秦素沒有吱聲,倒是打了個圓場。
“憐子採蓮凝脂雪,小舟櫓搖拓蓮開,欸乃藕風來。怎能說不應景的,好詞,好意。”秦素緩緩地說,“只是不知道,皇上作這花間詞也是如此高妙呢,秦素自愧弗如。”
“素可是在小瞧我?”李驥呵呵一笑,“罰酒罰酒。”
秦素也不推辭,微微一笑,自罰三杯。
罰酒之後,兩人都沉默了下來。
不知何時,遠遠地歌聲也停了,只留下寂寞的蛙鳴,還有清冷朦朧的月光。
秦素望著彎月,忽然想起了母親唱的歌,開口唱了起來。
那是,江南的吳儂軟語,柔柔的,軟軟的,聽得人頗感幾分撓人心尖的癢,心也變得很柔軟。
南方的腔音,精緻的歌詞,讓人惑於那種靡麗的柔美。
一點點悠遠,一點點留戀,還有一點點……曖昧的思念。
秦素蹲下身,微微笑:“他們要你去哪?”
“去見太傅,我不要去……”小皇子哭喪著臉說道。
原來是逃課,秦素笑笑,這事他也幹過,小時候常和哥哥一起逃課,氣得私塾先生常拿戒尺打他們手心……
“洪兒,你這是在做什麼?”李驥不知何時出現在不遠處,走了過來。
“父皇……”
果然是李驥的兒子啊,沒想到他兒子都這麼大了。
“太傅還向我告狀,說你常常逃他的課。”李驥背著手站著,一臉肅穆。
秦素倒是看出他眼裡有幾分笑意,看來只是裝出來嚇嚇小孩子的。
“孩兒,孩兒去就是了嘛。”小皇子撅著嘴,戰戰兢兢地說道。
說完,就跟著侍女走了,還一步三回頭地看著李驥和秦素。
“有你這麼嚇小孩子的麼?”秦素看著小皇子遠去的背影,說道。
“咳,對小孩子不能太縱容了。”李驥乾咳了一聲道。
“孩子的母妃是哪一位?”
“蘇妃,生下洪兒就去了。”李驥神情淡淡的,也看不出有幾分難過。
秦素嗯了一聲,垂下眼帘。
這個男人,的確是無情啊……
“皇上,我想搬出去住。”秦素說道。
“怎麼?這裡住著不順意麼?”李驥頓了頓,問道。
“不……只是,我不適合留在宮裡。”話已至此,李驥也會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一不是皇族,而不是嬪妃,三不是下人,實在沒理由留在宮裡,再留下去只是落人話柄罷了。
“那你想住哪?秦家故宅一時半會還完工不了。”李驥道。
“我倒是知道一個地方,很別致,稍稍修繕一下便可以居住了。”秦素望著清澤湖,說道。
長安西郊的小茅屋,那以前是秦家的小小別居,小時候還常去那裡小住。四周的竹林很有意境,住著倒也舒意。
“……好吧,由你。”
秦素笑了笑:“謝皇上恩典。”
李驥沉默良久,問道:“王宗炎,他和你說了什麼?”
“他說……我哥秦嵐是您的暗衛。”秦素低著頭,說道。
“不錯。秦家世代忠於皇族。”李驥倒也不否認。
“我身為秦家人,竟然毫不知情。”秦素閉上眼,無力地說道。
“你父母也是不想你陷進去,這潭水太深了,進去就註定出不來。”李驥緩緩說道。
“是啊,太深了。”
廟堂上的明爭暗鬥,奪嫡時的風起雲湧,他只是略窺一二便已是心力交瘁。爾虞我詐,陰謀陽謀,這些東西不適合他……
“秦素,你善良,所以輕信;雖然聰明,卻不夠世故狡猾;下得了決心,卻又容易猶豫;倔強,卻又不夠狠心;最重要的是,你太多情。”李驥負手而立,遠眺清澤湖。即使只是一個背影,也凜然是執掌天下的傲氣,“你太容易被一些小事打動,也太容易被別人的情誼打動,別人待你一分好,你便要十分的還回去。所以才會如此辛苦。”
“難為多情,終為自苦。”最後,李驥長嘆一聲,說道。
秦素閉上眼。
他從一開始就被人看得如此透徹。
是,他太容易被感動,太多情。初遇李驥他的一句有意無意的關心安慰,他記了很久;四娘的仗義相助,他記了很久;王宗炎的一句“斷斷讓你有半分委屈”,他記了很久……
記得太多事情,忘不掉。
一雙略略粗糙的手撫上了他的臉,秦素睜開眼。
李驥放大的俊顏赫然停在他眼前。
“素,留下來好不好?”李驥溫熱的呼吸滯留在他的臉上,暖暖的,卻稍縱即逝。
秦素的眼神很哀戚。
搖頭,還是搖頭,緩緩地,哀哀地,搖頭。
“為什麼?”李驥微微沉下聲音問道。
秦素沒有回答。
有些話,他從來問不出口。
因為……
不想知道。
不想失去。
不想……憎恨。
李驥啊李驥,我沒有問的是:秦嵐是你的暗衛,那麼秦家那一場大火,究竟是誰放的?
第二十七章 荷塘月色
離開的皇宮,住在了長安西郊的竹林里。
幾間小茅屋,卻也乾淨別致。
一個多月沒有宮裡的消息,他好像真的和皇宮斷了關係,和李驥斷了關係。
也好,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夏意漸濃,竹林間吹來的風帶著竹子的清香,讓人在迎著風閉上眼的時候,有剎那的失神。就好像,融入了竹海之中。
“公子這個樣子,真像是住在竹林里的精魅啊。”怡兒看著秦素一身青衣站在竹海之中,閉著眼。真的好像是……謫仙。
秦素低頭,笑了笑,神情很淡,卻很美。
可惜,被一陣馬蹄聲破壞了這空靈的意境。
來人漸進,倒是熟人。
“參見皇上。”秦素低身一禮道。
“免禮。”李驥翻身下馬,站在秦素麵前,端詳了半晌說道,“半個月不見,你的氣色不錯,看來藥還是有用的。”
秦素想起那一碗碗的黑乎乎的藥汁,頓時臉色一變。
“不知道皇上今日親自前來,有何指教?”秦素頓時沒了好脾氣,還以為離宮了就不必喝藥了,誰知到李驥竟然唆使怡兒每天一哭二鬧地逼他喝藥。
“我來赴約。”李驥笑著說道,“清澤湖的千葉白蓮花開了,我帶你去看。”
“可我還沒為皇上作畫。”
“畫可以慢慢做,花可不等人,過了花期就是明年的事了。”
是啊……花不等人。
春天過了,桃花就這麼謝了,那個人也如同這灼灼地桃花,璀璨也只是剎那間的事情。
“嗯。”
【今日得了清書兩首好詩,看來以後得不時問你討要了。到了夏天王府的水池中開滿了蓮花,此景甚美,屆時一定要你再作幾首】
曾經,有個人這麼說。
可是,還沒有等到蓮花盛開,他就凋謝了。
像是這桃花一般。
凋謝在了暮春的時候。
很寂寞。
很悲哀。
換了身衣服就跟著李驥回宮,還是共乘一騎。他就不能坐馬車來麼……
似乎是看穿了秦素在想什麼,李驥說道:“想到今天能出來看你,一時太高興,就忘了多帶一匹馬出來。”
他都這麼說了,秦素也不好多說什麼,點點說:“其實我也不會騎馬。”
“你喜歡的話,可以學啊,宮裡有很多好馬。”
秦素隨意點點頭,倒也沒什麼想法。
學會了又能如何……沒必要了吧……
說是賞荷,倒也不急。下午太陽晃得人刺眼,還是晚上去得好。月明星稀,月夜賞荷倒也別有一番情趣。
遠遠站在清澤湖邊,籠著月光的千葉白蓮美得似幻似真。湖的另一邊傳來縹緲的歌聲,不知是哪宮的妃子帶著婢女在游湖。
游湖,順便采些蓮花回去,大朵大朵的白蓮花清純無暇,卻又嫵媚動人,著實好看。
“你猜為什麼我要今日帶你來賞荷。”李驥低頭問坐在小舟上的秦素。
“今天是什麼特別的日子麼?”秦素倒還真的沒想到,“我連今日是幾號都不記得了。”
“呵呵,你倒是真的活得不知魏晉了。今日是六月二十四。”李驥提醒道。
“原來是荷花生日。”秦素瞭然一笑,點頭道。
“正是。”李驥搖著船櫓,船漸漸深入了荷花之中。
雖然不是滿月,卻因為朦朧的月光有了幾許似幻似真的美。
秦素微微低頭,伸手去夠最近的蓮花,修長的手指輕輕一掐,就折斷了一朵蓮花的花精。長袖撩開,露出一小段手腕。依舊是李驥在太醫診脈時看到的皓腕霜雪,瑩白無暇,在月光下透著懾人的纖細和瑩潤。
“既然是荷花生日,不如作詞一首應應景?”李驥看著一旁只顧著採蓮的秦素說道。
“作詩?”秦素眼神一黯。那桃花落盡的時節,他為那個人做了兩首詩。
——【落紅怨聲里,日暮近闌珊】說到底,就是暗示了這個一個結局。
於是厭倦了作詩作詞。
“不好麼?”李驥反問。
“沒什麼不好。作就作罷,不好可不能罰我酒。”秦素指了指小舟上的一壺清酒道。
“那就要看你的詩應不應景了。”
“春去遺華澤,青青月下荷。碧浪滿望眼,縹緲採蓮歌。”秦素自己拿著筷子擊著拍子,張口就來。
“好好,應景,不罰。”李驥撫掌笑道,然後自己倒了一杯一飲而盡。
“說是不罰,原來你打的是偷酒喝的主意。”秦素也取過杯子,給自己斟了大半杯酒。
“你不是不想喝麼?”
“罰的酒,是苦的;偷的酒,是香的。”秦素低低一笑,也一飲而盡。
李驥笑了笑,也執箸擊打著酒杯作詞,細細聽來,是《憶江南》的調子:
“青碧翠,雨後西牆苔。憐子採蓮凝脂雪,小舟櫓搖拓蓮開,欸乃藕風來。”
憐子採蓮凝脂雪,憐的,是秦素那凝脂一般的皓腕。
好詞倒是好詞,只是透著那幾分士大夫之流,對採蓮人的,曖昧不清欲語還休的憐。那種感覺……
(薄冰:……所有詩詞,不要找我拍磚,小生怕怕啊……這兩首平仄倒是對正的……咳,主要是……實在不想抄襲前人的作品了,哈哈……無視無視,閃)
秦素的眼帘忽地低垂了下去。
——【秦素啊秦素,你若無心,還是早早和他斷了關係吧。否則只怕日後相見,我還要叫你一聲素君。】那一日四娘如是勸他。
“怎麼?可是要罰我的酒?”李驥見秦素沒有吱聲,倒是打了個圓場。
“憐子採蓮凝脂雪,小舟櫓搖拓蓮開,欸乃藕風來。怎能說不應景的,好詞,好意。”秦素緩緩地說,“只是不知道,皇上作這花間詞也是如此高妙呢,秦素自愧弗如。”
“素可是在小瞧我?”李驥呵呵一笑,“罰酒罰酒。”
秦素也不推辭,微微一笑,自罰三杯。
罰酒之後,兩人都沉默了下來。
不知何時,遠遠地歌聲也停了,只留下寂寞的蛙鳴,還有清冷朦朧的月光。
秦素望著彎月,忽然想起了母親唱的歌,開口唱了起來。
那是,江南的吳儂軟語,柔柔的,軟軟的,聽得人頗感幾分撓人心尖的癢,心也變得很柔軟。
南方的腔音,精緻的歌詞,讓人惑於那種靡麗的柔美。
一點點悠遠,一點點留戀,還有一點點……曖昧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