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一提到這個問題,岳飛立刻神采飛揚了起來。
他贊同趙構的想法,卻又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辦法。
金兵善於奔襲,馬匹又多,唯有兩種方法可以克制。
一是嚴格的訓練便宜的步兵,讓他們組成陣來抵抗起兵,這需要每個士兵都有著極大的勇氣,更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將這些士兵訓練成只聽口令,無所畏懼的木偶般的戰士。
二則是以騎制騎,訓練出能夠和金國相抗衡的精銳騎兵。
而這一切,都非一朝一夕所能夠做到的,都需要長時間的準備。
“五年,陛下若勵精圖治,五年之後,必然可以和金人一較長短,絕不會明明堵住了他們卻拿不下他們。”
“五年……”趙構在心中沉吟,他忽然想起了那一年,他對於戰事已經感到疲憊,急於想要結束這場戰爭,他在面對請求北伐的岳飛時,問:“卿若統兵,幾年可平金賊?”
岳飛回答:“三年。”
那時候,岳飛手中有著十萬精銳,只要皇帝支持,恐怕根本用不了三年。
但趙構卻不願意再等了,三年太長,他只想早點安定下來。
可是現在,當聽到岳飛說“五年或許可以一較長短”的時候,趙構卻根本不著急。
或許,在他的潛意識中,他很明白,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也就是——岳飛離開自己的時候了。
所以他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說:“卿不必如此求急。莫說五年,就是十年,二十年,一輩子,朕也等得起。”
君臣這次談話,變得前所未有的融洽,兩人又說了很多,當一個放下包袱,而一個小心隱藏的時候,雙方似乎都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相處了。
夜間趙構回營歇息的時候,心情很好。
十年,二十年,一輩子,沒什麼等不起的。
上一世,不就是等了一輩子,也沒等到真正的太平麼?
哪怕就是議和,二十五年後,金主依然再次南下侵宋,若非趙瑗力主抵抗,恐怕當時自己就身首異處了。
趙構帶著笑容沉入夢鄉,感到前所未有的甜蜜。
岳飛回到營中後,覺得一陣輕鬆,自從那日晚上的事情過後,他就一直害怕見到趙構,卻又不能夠不見。
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實在是沒有能力周旋得當。
但現在,他看著銅鏡中的自己時,忽然笑了。既非英俊不凡,又非傾國傾城,他的確不可能看上自己。
王貴這個時候過來找岳飛,看到岳飛在看著鏡子傻笑,說:“大哥今天心情不錯啊!”
岳飛點頭:“是。”
“是因為什麼呢?”
岳飛笑道:“以前我誤會了一件事情,今天才知道,原來不過是庸人自擾而已。”
這是岳飛自李娃離開後,最開心的一天。
王貴見他心情好,便趁機說道:“你娘讓我有時間勸勸你,老大不小的一個人了,家裡還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娶一個媳婦唄。”
岳飛點頭,剛想要回答“好”,卻猛然想起前妻劉氏和李娃的事情來,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變故之後,他從內心中感到有點害怕。
他搖頭,說:“古人有云:‘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
王貴道:“聽說這位古人,是記入佞幸傳的,還死的早。千萬別用他的話,晦氣!”
岳飛一驚,然後用力的點頭:“對,晦氣!”
說完後,他又心有餘悸的扭頭看鏡子。鏡子裡的人滿臉塵土,皮膚黝黑,長相普通,身材魁偉,看著不像是個晦氣的,真是萬幸。
他躺在床上,很快的就進入了夢鄉,卻在夢中嚇出了一身冷汗。當他半夜驚醒的時候,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剛剛到底是什麼樣的噩夢,讓他驚懼了。
第22章 重修
第二天,岳飛偕同韓世忠,率軍護送趙構回京。
這次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所有人的心靈,抗金氣氛登時高漲,一片北伐之聲不絕於耳。
但趙構心中很清楚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和金人抗衡。
他和朝中的幾位大臣商議後,制訂了初步的計劃。
收復山西——駐防雁門關——鞏固河北——修養練兵——決戰金兵。
趙構依舊是命楊存忠做自己的親軍侍衛,這個人做了他幾十年的親軍統領,雖然打仗不怎麼樣,但是信得過。
他命岳飛率軍去收復太原,他很清楚,在這種和金兵的征戰中,岳飛會迅速的成長起來,成為他記憶中的那個封疆大吏,可以完全信任和依靠的人。
而自從那日兩人把話說開之後,岳飛再也沒有繞著趙構走了,他在趙構面前的話變得多了起來,偶爾還會開個玩笑。
就在岳飛要出征的前幾天,趙構對岳飛說:“聽說你母親和兒子都在你的軍中?”
岳飛點頭,趙構道:“你母親今年已經六十多歲,恐怕沒那個精力來照顧兩個孩子吧?”
岳飛道:“還有弟弟幫忙,不勞陛下費心。”
趙構笑了笑:“朕不是費心,是不放心。將你的家眷搬到京城裡來,朕才會對你放心。”
岳飛發現趙構說話越來越直白,將領在外,家眷在京城,的確是朝廷為了控制將領的一種潛規則。可是從來沒有人這麼直接的說出口的。
他贊同趙構的想法,卻又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辦法。
金兵善於奔襲,馬匹又多,唯有兩種方法可以克制。
一是嚴格的訓練便宜的步兵,讓他們組成陣來抵抗起兵,這需要每個士兵都有著極大的勇氣,更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將這些士兵訓練成只聽口令,無所畏懼的木偶般的戰士。
二則是以騎制騎,訓練出能夠和金國相抗衡的精銳騎兵。
而這一切,都非一朝一夕所能夠做到的,都需要長時間的準備。
“五年,陛下若勵精圖治,五年之後,必然可以和金人一較長短,絕不會明明堵住了他們卻拿不下他們。”
“五年……”趙構在心中沉吟,他忽然想起了那一年,他對於戰事已經感到疲憊,急於想要結束這場戰爭,他在面對請求北伐的岳飛時,問:“卿若統兵,幾年可平金賊?”
岳飛回答:“三年。”
那時候,岳飛手中有著十萬精銳,只要皇帝支持,恐怕根本用不了三年。
但趙構卻不願意再等了,三年太長,他只想早點安定下來。
可是現在,當聽到岳飛說“五年或許可以一較長短”的時候,趙構卻根本不著急。
或許,在他的潛意識中,他很明白,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也就是——岳飛離開自己的時候了。
所以他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說:“卿不必如此求急。莫說五年,就是十年,二十年,一輩子,朕也等得起。”
君臣這次談話,變得前所未有的融洽,兩人又說了很多,當一個放下包袱,而一個小心隱藏的時候,雙方似乎都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相處了。
夜間趙構回營歇息的時候,心情很好。
十年,二十年,一輩子,沒什麼等不起的。
上一世,不就是等了一輩子,也沒等到真正的太平麼?
哪怕就是議和,二十五年後,金主依然再次南下侵宋,若非趙瑗力主抵抗,恐怕當時自己就身首異處了。
趙構帶著笑容沉入夢鄉,感到前所未有的甜蜜。
岳飛回到營中後,覺得一陣輕鬆,自從那日晚上的事情過後,他就一直害怕見到趙構,卻又不能夠不見。
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實在是沒有能力周旋得當。
但現在,他看著銅鏡中的自己時,忽然笑了。既非英俊不凡,又非傾國傾城,他的確不可能看上自己。
王貴這個時候過來找岳飛,看到岳飛在看著鏡子傻笑,說:“大哥今天心情不錯啊!”
岳飛點頭:“是。”
“是因為什麼呢?”
岳飛笑道:“以前我誤會了一件事情,今天才知道,原來不過是庸人自擾而已。”
這是岳飛自李娃離開後,最開心的一天。
王貴見他心情好,便趁機說道:“你娘讓我有時間勸勸你,老大不小的一個人了,家裡還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娶一個媳婦唄。”
岳飛點頭,剛想要回答“好”,卻猛然想起前妻劉氏和李娃的事情來,在經歷了這一系列的變故之後,他從內心中感到有點害怕。
他搖頭,說:“古人有云:‘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
王貴道:“聽說這位古人,是記入佞幸傳的,還死的早。千萬別用他的話,晦氣!”
岳飛一驚,然後用力的點頭:“對,晦氣!”
說完後,他又心有餘悸的扭頭看鏡子。鏡子裡的人滿臉塵土,皮膚黝黑,長相普通,身材魁偉,看著不像是個晦氣的,真是萬幸。
他躺在床上,很快的就進入了夢鄉,卻在夢中嚇出了一身冷汗。當他半夜驚醒的時候,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剛剛到底是什麼樣的噩夢,讓他驚懼了。
第22章 重修
第二天,岳飛偕同韓世忠,率軍護送趙構回京。
這次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所有人的心靈,抗金氣氛登時高漲,一片北伐之聲不絕於耳。
但趙構心中很清楚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和金人抗衡。
他和朝中的幾位大臣商議後,制訂了初步的計劃。
收復山西——駐防雁門關——鞏固河北——修養練兵——決戰金兵。
趙構依舊是命楊存忠做自己的親軍侍衛,這個人做了他幾十年的親軍統領,雖然打仗不怎麼樣,但是信得過。
他命岳飛率軍去收復太原,他很清楚,在這種和金兵的征戰中,岳飛會迅速的成長起來,成為他記憶中的那個封疆大吏,可以完全信任和依靠的人。
而自從那日兩人把話說開之後,岳飛再也沒有繞著趙構走了,他在趙構面前的話變得多了起來,偶爾還會開個玩笑。
就在岳飛要出征的前幾天,趙構對岳飛說:“聽說你母親和兒子都在你的軍中?”
岳飛點頭,趙構道:“你母親今年已經六十多歲,恐怕沒那個精力來照顧兩個孩子吧?”
岳飛道:“還有弟弟幫忙,不勞陛下費心。”
趙構笑了笑:“朕不是費心,是不放心。將你的家眷搬到京城裡來,朕才會對你放心。”
岳飛發現趙構說話越來越直白,將領在外,家眷在京城,的確是朝廷為了控制將領的一種潛規則。可是從來沒有人這麼直接的說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