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突然,微揚的嘴角一僵,胤禛扶額,他怎麼越來越喜歡看弘曆倒霉了……

  被禁足的日子對胤禛來說那是格外悠哉,畫圖習字看書念佛,悠哉得讓另一還躺在床上的人格外眼紅。

  乾隆酸氣一個勁的冒,他不指望皇阿瑪給他餵食端茶,但每日來看看總可以吧?結果卻……

  難道皇阿瑪真不喜歡他?

  還不知道太后禁了胤禛足的乾隆在龍床上碾轉反覆,他想要抱著那個軟綿綿的身體啊啊!他想要回到以前可以偷吃偷親的生活啊啊!

  可是……

  “皇上,您的傷還未好,切勿亂動,以免震裂了傷口,”太醫畢恭畢敬的提醒。

  “……十二阿哥呢?”終於,乾隆還是問了,他不該指望皇阿瑪會主動來看他的,不過,他有聖旨,聖旨在手,誰都得來。

  十二阿哥被禁足的事,李太醫剛好在場,遂向乾隆說了太后的懿旨。

  所以,乾隆半是歡喜半是憤怒,歡喜是因為皇阿瑪這幾天不來看他是身不由己,憤怒則是太后老是來壞他的事!他本以為醒來會看見皇阿瑪,然後借著傷勢吃下豆腐的,可是卻沒想到會沒……不,還是有的!

  乾隆看著自己胸前纏著的繃帶,他是傷患,是允許撒嬌的~

  所以,禁足的十二阿哥在聖旨的召喚下進了養心殿,據聞,坤寧宮摔碎了一個茶杯。

  乾隆一見胤禛來了,忙摒退其他人,換上可憐兮兮的表情,“皇阿瑪,兒臣好餓~~”

  “……讓太監進來。”

  乾隆仗著自己是傷患,一把抱住胤禛,“皇阿瑪,兒臣要皇阿瑪餵~”

  那無盡的波浪線是怎麼回事?胤禛沉默的看著乾隆,半晌開口,“弘曆,你也被人附身了嗎?”

  “……”乾隆差點沒吐出一口老血來,“兒臣無事。”

  “既是無事,言行舉止須得合乎身份。”

  “……”好吧,他應該早知道,他的皇阿瑪可不會那些情趣,正要喚來吳書來給自己盛碗粥時,卻被胤禛下一步的動作驚了一下。

  “嗯?”胤禛維持著把勺遞至乾隆嘴邊的動作,“張嘴,又不是第一次餵你。”

  看著胤禛微紅的耳尖,乾隆無聲的笑了,這,是不是意味著並非只有他一人有意?

  乾隆眼裡的曖昧胤禛自然看在眼裡,卻沒如往日般斥責,這幾日的禁足他也想了很多,重生,賦予了一個人新的人生的同時也在漸漸改變一個人的心態,至少,他認為,有些事是可以嘗試一下的……

  75番外緣制

  昔日雍正不在,所以乾隆使勁折騰著他的情敵——大清江山,而現在皇阿瑪回來了,乾隆則事事以胤禛為中心,所以當胤禛眉宇稍微一緊,他立馬湊上去,“皇阿瑪,怎麼了?”

  胤禛抬起頭,把視線從紙上施捨到乾隆身上,“似乎,朕曾經聽聞你說過,英國的王是個女人。”

  乾隆聽了這話就想點頭,他是這麼說過,但,就在這剎那,他思緒轉了又轉,皇阿瑪會如此問說明那紙上是關於這方面的信息,而皇阿瑪剛還皺眉了,所以,其中必有紕漏!想到這,乾隆一臉無辜,“皇阿瑪,兒臣是曾經說過,關於這英王是女王的事還得多虧了和珅,否則的話,我們對海洋的另一邊是怎樣的情況可還摸不著頭腦。”

  “……”胤禛看了乾隆好一會,才把紙遞給他,“你看看上面所說的,和你收到的情報可是一樣?”

  乾隆接過信紙,上面洋洋灑灑寫了好些字,看來皇阿瑪派了人混在下西洋的隊伍中,不過即使想到這點,乾隆也沒絲毫鬱悶,反而很是高興,要知道這監視有好也有壞,若你行事不端試圖遮掩那監視必然是壞的,可是乾隆剛好相反,他恨不得把他的一切都展示在胤禛面前,而這反饋回來的信息若和他告訴胤禛的符合,那必定能在皇阿瑪那處討得幾分好。

  “如何?”片刻後,胤禛先行問道。

  乾隆收起信紙,俊顏肅然,“皇阿瑪莫是在懷疑和珅?”眼露殺意,只要胤禛一句話,和珅就只有死路一條。

  乾隆的這番表現落在胤禛眼裡,自然是心情複雜,要知道他生性多疑,雖然弘曆再三表示他對他的愛勝過了皇位,但兩世也沒動過真心的胤禛卻有些許不確定,而越是不確定就越是多疑。

  乾隆半天得不到回應,再加上胤禛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很是耐人尋味,心下一驚,知道皇阿瑪又多疑了起來,忙委屈道,“皇阿瑪,可是在懷疑弘曆?”

  胤禛回過神來,“朕怎會懷疑你?如你這般聰明,在剛才就知道用和珅來摘掉自己的嫌疑,若你真要隱瞞,又豈會如此輕鬆讓朕得到真相。”

  聽了胤禛的話,雖然不是甜言蜜語,雖然不是全然信任,但也讓乾隆甚是歡喜,雙手按在少年的肩上,臉色鄭重,“胤禛,我弘曆永不欺騙你,若有違誓,天打雷劈。”

  “……”第一次聽到弘曆在自己面前喊自己的名字,胤禛卻發覺自己並不覺得被冒犯了,看來,弘曆對他而言,真的很特別,“小心有應驗的一天。”若以前對鬼神之說還半信半疑,那麼在經歷了重生後,胤禛是深信不疑,而乾隆亦是如此。

  被胤禛的白眼一掃,乾隆卻是心花怒放,“皇阿瑪,兒臣既然有信心說出這話,那必定是能做到的。”

  “……”比臉皮厚,胤禛還是略輸一籌,“好了,先說說為什麼和珅的和我得到的情報不同。”

  康熙年間,由於中外貿易的頻繁及反清起義的不斷,再加上海外貿易帶來的影響甚少,所以逐漸的,清王朝開始慢慢限制貿易,這也導致到了乾隆期,清朝上下對英王朝毫不了解。

  而胤禛手上舀著的就是英王朝的歷史,英王朝也稱為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而現在確切來說是斯圖亞特王朝,實行的是議會君主制。

  “議會君主制?”乾隆敏感的逮到這個詞,“據那誰誰說的後世最厲害的美國實行的是三權分立制。”

  胤禛眼睛微眯,午後的太陽從窗戶滲透進來,渲染了少年微翹的眼睫。

  乾隆看著陷入沉思中的少年,也沒驚擾,只是那樣靜靜看著,直到少年自己從沉思中醒來,輕抿著唇,走到案幾前,背對乾隆,“弘曆,可還記得明朝的內閣制度。”

  明朝是被清朝滅掉的王朝,所以對於手下敗將,滿人是不屑於提起的,而胤禛會在這時說起,只可能是,“皇阿瑪是說,明朝的內閣制度值得我們借鑑。”

  “嗯,”重生後的胤禛並不覺得學習手下敗將是可恥的,同樣,亦不覺得對弘曆產生了特殊的感情是不可原諒的,經歷了死亡,會讓人看開很多,寬容很多,“雖然明朝後期衰敗,但不可否認它在權利平衡方面堪稱完善,制約和平衡,才能讓一個王朝永遠的警覺,而若□於一人手上,那麼政策的好壞也無法分辨出來。”

  乾隆明白了胤禛的意思,“但明朝亡國不假,所以我們還需要改進,兒臣稍後會再多加想想,再告知皇阿瑪。”

  胤禛走到乾隆身前,深深的注視著對方,他知道的,就是對方這種毫無餘地的包容讓他心動,權勢和名利要完全放下真的很難,更別說是自小接受帝王學說的弘曆,所以,“弘曆,也不急的,只要在永璋登基前弄好一切就行。”

  乾隆笑了,這是不是意味著皇阿瑪還是關心著自己。

  永璋,是他們決定下來的下任帝王,當然,也是毫無實權的帝王,或者說,清朝,將從永璋開始,那坐在龍椅上的帝王將只有名而沒有權,權利將被分散下去,形成另一獨立體,那裡將有完善的機制運行著,而皇帝、皇后、太后都將不能影響國勢分毫。

  “可曾後悔?”胤禛突然問道,那讓無數父子兄弟反目的權勢就在這短短時間內被他們決定,想想以前,胤禛突然覺得很諷刺。

  看清楚了胤禛眼底深處的失落,乾隆心一緊,緩緩抱住對方,“皇阿瑪,你明知道的,只要是你,兒臣就不會後悔。”所以,請相信我吧,胤禛。

  胤禛任由乾隆抱住,沒有掙扎,他經歷了兩世,第一次有人讓他覺得不再是一個人,讓他覺得只要兩人在一起,足可改天逆地,這種感覺,真的不錯。

  好一會。

  “所以,你還要抱多久?”雖然感覺不錯但也不能誤了正事,胤禛冷眼道。

  “……”乾隆摸摸鼻子,鬆開手,沒關係,晚上再抱,“若兒臣沒估計錯的話,和珅是不可能傳假消息回來的,所以,只有一種可能,喬治二世並不是實際掌權者,而真正掌握了實權的很可能是他的妻子。”

  “你是說卡洛琳王后?”胤禛道,“倒也不無可能,如此說來的話,和印度勾結起來行刺你的應該是卡洛琳王后,而想和我們結盟的則是沃波爾首相。”

  雖是推測,但胤禛卻用的肯定句,這說明他對自己的推測抱有極高的信心。

  “英吉利是君主議會制,雖然名義上決策的是議會,但畢竟建立時間尚短,遠遠不能和王權抗衡,所以沃波爾首相一方面當卡洛琳的傳聲筒,一方面尋找機會壯大議會的權利。”

  “而破壞掉結盟就相當於斷了沃波爾的一條路,雖然路有萬千,但聰明人都會先尋找最好走的那條,”胤禛諷刺道,“雖然很不想插足這趟渾水,但新月曾經說過,在幾百年後,英國是以議會制為主,所以這個人情賣下去也並非收不回成本,然而,喬治二世好戰,卡洛琳王后謹慎,我們不能明著給好處,只能暗地裡給。”

  乾隆沉默片刻,“據聞卡洛琳王后身體虛弱,估計活不了多久,而喬治二世在重大問題上都聽王后的,且又好戰,若卡洛琳王后一死,喬治二世必然心神大亂,出兵攻打別國的機率很大,戰爭一起,國庫枯竭,必定引起國內紛爭,這也是議會壯大的好時機,我會讓和珅留意那邊新近冒出來的人才,好生結交的話,對我們有利而無一害。”

  “嗯,雖然喬治二世好戰,但英王朝在海上的優勢也不容小覷,我會讓陳家洛趁機偷取戰船圖紙,再加上我們這邊的研究,朕可不信未來還會如那般上演!”

  少年漆黑的眼眸熠熠生輝,那是和前世截然不同的神情,卻更為奪目。

  既然決定了要暗著交好,所以當英使來訪時,乾隆親自擬定了一套接待方案,其中著重指出外國使臣朝見清朝皇帝必須三跪九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