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時光也總是輕易就從指尖溜走,她也不能還修剪這昔日的樹苗,控制著不讓它成長為參天大樹。就讓它去肆意伸展枝葉,或綻開咄咄光華吧!

  上京出愚的啟蒙館,也是和他們合作好長一段時間了。

  林母早前也因為家裡的特殊經歷,加上後來家裡慢慢也好些有條件了,所以就時常去捐粥布施等等來積德行善。但從後來對啟蒙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就改為主要是把現銀直接捐過去、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獎勵了。

  而這裡的啟蒙館,也是從他們在上京站穩腳跟以後,更是沒少照拂、當然說起來也是互惠互利的。

  館長也是對於,黛玉侃侃而談的計劃、也讚不絕口。當即也表明等不及了,表示這就會派人,抓緊時間跑回杭州請示東家。

  楊枝還有些疑惑的問道:

  “說起來我也聽過,你們揚州那裡的建造史,既然開始家裡的姐妹都是同居揚州。難道不是宗族生活在那裡嗎?”

  雖然沒有關心過什麼總院分院的區別,但楊枝還都是默認了那裡就是起始點的。她看了看黛玉,實在是默認的觀念一打破,難免就多了一分好奇。

  黛玉搖搖頭,表示也沒有確切知道。不過也不扭捏,這就也跟著問館長道:

  “我也在館裡念了幾年書,雖然都沒有特意去查過這個、平時也很少有人提及。但是,成立的過程也是聽了幾句的,既然能將表姐妹、堂姐妹都時常聚在一起,難道開始不是族學嗎?”

  以後要和林家打交道的時候還多著呢,館長也沒什麼可隱瞞,這就樂呵呵說道:

  “這也是我們東家有意隱瞞,向來行事也低調的緣故。揚州出愚那裡,曾經雖然是祖宅,但族人也早就都遷移個差不多了。早先雖然只是為了不要大肆張揚,但回頭張冠李戴些年,倒也無所謂都是什麼被混淆了的。”

  話已至此,楊枝也沒再追問,人家隱瞞的也必定是有緣故,他們也沒必要就是要刨根問底。

  只叮囑了若有消息,無論同意與否,都早些轉告也就告辭了。

  雖然也是麻煩,還要多等些時日,但總比他們從零開始再另起爐灶要方便。

  何況,真是什麼都要他們自己來的話,也早就是焦頭爛額、也應不暇接的。

  第120章 第117章

  出了啟蒙館所在的城西,黛玉也仔細回憶著說道:

  “說起來,也不知出愚的東家,是什麼想法、這個竟也需要避著人。竟然也還真的蒙蔽成功了。”

  “許是身份特殊?應該至少是不適合被人知道,和創立女學有關的吧!”

  起碼也是和這個有關係的吧,或許也正是如此、如今氣氛已經松泛很多,才會輕易露與他們知曉了。

  不過,這個也和他們沒什麼大關係。

  目前來看各個館長其實,都是有很大的自主權的,若不是這回他們合作已久、又的確需要比較大的改變——成功的話,是相當於成了啟蒙館真正的合作者了的,怕也不會這麼輕易驚動傳說中的東家。

  暫時也不用管這個,反正她們等消息也就是了。

  沒幾日工夫,逐流便乍然出世,雖然一干消息早就鬧得沸沸揚揚了、但真的也超乎了太多人的預料。

  雖然也還帶著朝廷也在辦報紙消息、但這也阻止不了,現下人們對於這個新鮮事物的追逐奉承。來來往往的書生是人手一份,甚至各府女眷和小姐們的最新話題也都換了。

  無論文章還是詩詞,都引起了好大一股風潮。

  比起來那些花費了好大一筆銀錢,來為自己著書立說、想要傳播名氣的人來說,逐流既能有稿費潤筆,又能一下子名傳天下。

  這自然是好讓人眼紅的待遇,所以那些被錄取了、還算是市面上首批變成鉛字的作者,都無疑成了爭相學習和研究的對象。

  這樣的情形下,黛玉和她的同窗,無疑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

  開始還有人分辨幾句,可她們倆筆名相近,內容雖不是一個角度、卻也是一個立場的。難免也讓流言蜚語、和妄自揣測越來越多,雖然也還沒知道她們兩個女生的身份,但是卻也沒好到哪去。

  好似能拉下去兩人,他們自己就能替換上位了似的。

  楊枝面如寒霜的,讓留下了今日打探到的消息,勉強又詢問吩咐了幾句就讓退下了。

  小素玉雖沒有察覺到,娘親那邊的暗潮洶湧,林母卻擔心的看她了一眼。忙先讓身邊的宛梅,陪著奶娘帶素玉進屋裡休息了。

  這才開口詢問道:

  “你呀,明明早就有準備,形勢也沒壞到那個地步。怎地還這麼大的火氣?”

  楊枝只能說,這是藏在筆名後仍然引起的爭論,和加上作者身份一起先導致的爭議的區別了吧。

  但好在楊枝還沒有失去理智,再沒有更多資本之前,現在的形勢也是明顯會不利於己方的時候。完全沒有必要,自己先一頭蹦出去,尤其首當其衝承受攻擊的、還會是兩個小女孩的情況下,繼續不管不顧先去這麼做了再說的。

  倒也不能說是計劃沒有變化快,但給自己的規劃,和真正只去旁觀別人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對於這個林海也只能另作打算了,他細數了陳家姐妹進京還需要的時間,笑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