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臣自然應了。賈敬這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呢!本來昔年研究炮火的時候,賈敬自動請纓要為國效力,還言之鑿鑿賈蓉就是在他影響下想到拆爆竹的,豈料賈敬進入神機營後,除了炸爐依舊只會炸爐,別的工匠都已經能仿造西洋大炮了。當然,那個時候軍餉也緊缺,這兩年了沒什麼成就,自然有些風言風語傳出來。這賈敬心高氣傲,回了道觀,招兵買馬自己干,有錢任性!豈料還真給他研究出了不少東西,哪怕不是炮火,但也是利國利民的。

  所以說,錢還真是挺重要的!

  再說了,皇帝都沒將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子孫福歸到內務府,而歸屬朝廷。下令工部聯合兵部,先修建軍事要塞,後鋪蓋商貿要道,再鋪設全國的官道以及研究對河堤修建於建造房屋的作用。

  朝臣邊心理想著帝王口硬心軟,邊趕緊投桃報李,趁著臨近正月十四雙慶到來之前,招募工匠,先將通往京城所有的官道用新配方鋪上,給各方“蠻夷”看看上國之威!

  對於朝臣這種要面子作風,賈璉自然毫不客氣的接納了。非但朝臣官員,便是京城百姓也是自發幫忙,這道路好處看得見摸得著,他們只不過出把力而已,日後進城多方便!老百姓思維樸素,外加還有工錢領,個個忙得眉開眼笑。上下團結一心,眾志城成之下,年末二十九,這京城道路已全不見塵土飛揚,而是煥然一新的整整齊齊的新式道路。

  前來慶賀的使臣們:“……”

  與華朝本土相接,早已有往來的使臣們看著這平坦的灰色道路,想著自己從前進京坑坑窪窪的經歷,不少苦寒山林的部落都齊齊跪地,嘴裡嘟囔著。

  圍觀百姓雖然聽不懂,但是看著人那臉上一臉虔誠的模樣,個個與有榮焉,驕傲的挺挺胸。

  遠道而來的海洋各國使臣們:“……”

  自打《馬可波羅遊記》熱銷後,所有人對於神秘古老遍地是黃金的古國中華都有極大的興趣,自打新航路開闢後,那神秘的面紗漸漸的顯露一角。可還沒等他們合議,該如何將這古國收入囊下,便忽然橫衝出兩個兇惡的野獸,恍若魔鬼,毫無紳士風度。

  本次不遠萬里飄揚過來前來慶祝新朝華國成立,自然是帶著各種試探的目的。

  見過平坦的道路,只覺本國工藝更為繁榮的使臣不屑一顧,但是當隨著禮部官員進入皇宮大門,看著廣場上那一排排的大炮並列,那洞口對準了他們,個個心中一顫。

  “oh,上帝,你們這是……”

  “各位使臣稍安勿躁。”禮部尚書面上帶著微笑,看眼驚駭著嘰里咕嚕說著他聽不懂的蠻語,但饒是語言不通,可也能夠從人面上看出惱怒驚駭心虛驚訝等等的神色,嘴角瞥了瞥,自己好整以暇的捋了捋鬍鬚,心理暗暗腹誹一聲,蠻夷就是蠻夷。對於一群毛髮五顏六色的,他老人家一概以“蠻夷”相待。

  看眼鴻臚寺的翻譯小吏,禮部尚書含笑:“此乃我朝皇帝歡迎各位使臣的禮物,還請笑納。”

  聽著翻譯的使臣們:“……禮物?”

  “鳴禮炮!”禮部尚書聲音透著些驕傲,揚聲道。

  隨著人話語落下,數個聲音同時響起,那聲音恍若山崩地裂,嚇得各國使臣面色都齊齊發白,有些深知炮灰威力的都甚至往後跑了幾步,手裡緊緊握著十字架。但靜等了一會,沒有預想的那般火焰,而是炮聲齊響,沒一會兒,半空中綻放了絢麗多彩的煙花,還有五個大字—華國歡迎你。

  一炷香的煙花秀過後,禮部帶著使臣入殿朝賀。

  周邊的遊牧部落附屬國早就服了華國這軍事威懾,至於為何從大周改造換代成華朝。這前任晟宸帝都沒意見,這華國朝臣百姓都沒意見,他們自然也沒有任何的意見,跟著新皇有肉吃。

  新皇好人吶,非但又多開了好幾個邊境貿易城鎮,還把番薯的種子等等都無私的派人手把手教他們怎麼種植,怎麼吃,還教他們擼羊毛……怎麼養羊養馬來著,說是有朝一日要來糙原上吃正宗的烤全羊,想要恢復絲綢之路,去波斯玩。

  而且他們也不是不懂局面的,海上這麼亂,有個老大安全。

  對於原本的老仇敵打的小算盤,賈璉心知肚明,不過也樂意借著海洋虎狼平穩周邊,讓他能夠騰出手來專心變強。和顏悅色的與眾使臣聊天,還示意禮部回厚禮,做到雙方都滿意。

  至於其他那些連言語都不通的,先晾一晾。

  現在虎城在他們手上,碼頭想怎麼收錢他們說了算,還敢來橫的,一邊呆著冷靜冷靜。還真以為秦王是當嬤嬤看孩子去的啊?之前秦王被他和胡塗聯手壓著坐鎮大後方,可這心早就飄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了。這歐洲國家明面上支持海盜,那啥他們華國向來和平,不發展官匪,可是他們本國的“皇太后”丟了,總得讓他們找人吧?

  皇太后不認路,有證可查的。

  賈璉無視幾個獅子口大開談貿易關稅的,笑著和其他使臣欣賞宮廷舞樂。

  他和司徒樂的生辰,不好大開殺戒。

  連續三天的慶祝後,賈璉和滿朝文武斷斷續續談妥了和平貿易的條件,至於真談崩的,如今也不好態度過於強硬,只好希冀與海風太大,海上海寇太多。反正一來一回,路途遙遠,等下次再來使臣,沒準局勢就變了。

  大臣們僵著臉微笑。我們的老大是土匪,習慣了就好。不是,文明點,兵者,詭詐也。

  ====

  大臣們是怕了賈璉的鐵血手段,但後來也漸漸嘗到了甜頭,便是心悅誠服起來。而老百姓一方面本就對帝王有所畏懼與臣服,而且隨著第一批遠赴海外的百姓歸來,述說著海洋那邊的見聞,最為重要的是,第一批去的都是貧苦百姓,現如今都成了富商,這周圍人不說眼紅,但總會心動。故而,自然有源源不斷的人心動南下。

  不過幾千年來父母在不遠遊,落葉歸根等等的思想根深蒂固,對於國人來說,除非日子過不下去了,才願意去闖一闖。而且,留守在本國,現如今也有各種各樣的發展,肉眼可見的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故而,對於賈璉新政,百姓也是發自肺腑的去實行。

  至於有些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隨著兩位身在民間的君主遊走天下,自然是一一革除弊端。

  春去秋來,在賈璉為皇第二年穩定政權,全民一心的情況下,賈赦動身前往虎城,接回一不留神迷路到海寇船隊上的秦王。

  賈璉還沒接受自家大娃被拐跑了的事實,便有虎城急報,這兩人在虎城遊山玩水,返航途中遇到風浪,真迷路了。

  一看到這消息,賈璉臉都嚇白了去,可還沒等他喘過氣來,朝臣回神寬慰,這第二封捷報就來了,兩人在印度發現了鐵礦和金礦,順帶打劫了幾船欲到華國走私的大煙。

  滿朝文武齊齊恭喜:“天佑我朝!”

  “真得是天佑,天佑。”賈璉感覺自己此刻心還噗通噗通直跳,他腦子有世界堪輿圖的,從虎城到印度,這得什麼路線?返航還是穿過海峽往外浪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