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田惠生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僅是小河,就連程皓軒來洞天的次數也更多了,不為別的,自然是求著林媛來收他做徒弟的。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程皓軒天資聰穎,可比小河那個笨徒弟強多了。

  林媛無語,在她看來,小河可是比程皓軒要強一百倍的好徒弟。

  不僅是程皓軒,就連程夫人和陸沖也親自來洞天找過她。不過幸好林媛最近一直忙著暢音閣的事,幾次都跟他們兩人錯開了,不然還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藉口來拒絕兩人。

  說實話,程皓軒也算是個不錯的徒弟,只是林媛目前可不想收那麼多徒弟給自己添麻煩,能托一時算一時。

  但是至於能拖多久,她也說不準,看來程皓軒這個徒弟,早晚也會收入門中了。

  七月,暢音閣開張的事宜準備地差不多了,而距離田惠臨盆的日子也愈發近了。

  安樂公主愈發緊張起來,每日都會派人去田惠的院子裡問三五次,連接生婆子都已經接進了將軍府里住著了。

  夏臻更是緊張,眼看著自己馬上就要當爹了,說不激動是假的,但是更多的卻是忐忑。

  每日睡覺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拉著田惠的手,甚至半夜夢醒,都會趕緊看看田惠有沒有不舒服。

  都說女人要當娘的時候是會很緊張,但是田惠自己卻沒有什麼感覺,每日裡除了吃就是睡,這功勞自然要歸於林媛了。

  田惠身子不算太弱,但是因為有些瘦,所以大家都擔心她生孩子的時候會沒有力氣。

  臨近生產,也不怕她吃得多讓孩子長太大不好生了,所以林媛每天都會給廚房一個幫助養血養氣的藥膳,讓她們給田惠補身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補得太好了,還是田惠肚子裡的小寶寶也嘴饞嬸娘的好手藝了,距離預產期半個月的時候,田惠突然發作了。

  「啊啊啊!好痛!」

  聽著房間裡田惠撕心裂肺的叫聲,夏臻腿都軟了,一臉蒼白,滿頭大汗,手心裡都緊張地攥出了汗水。

  安樂公主也焦急地守在門口,隔著房門給媳婦兒打氣:「惠兒,別怕,娘在呢啊!娘在這裡,臻兒也在這裡呢,別怕,聽產婆的話,乖啊!哎呀呀,不行,我還是進去陪著她吧!」

  一聽這話,夏遠趕緊過來拉住了急欲進門的媳婦兒,低沉著聲音說道:「你就別進去添亂了,難道你忘了你生臻兒他們倆的時候是什麼樣了?」

  什麼樣?

  安樂公主狠狠地瞪了夫君一眼,不過推門的手還真給停了下來,她可沒有忘記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叫喚地比田惠還厲害,甚至還又哭又鬧地不要生了呢!

  最後還是夏遠進去雙手按著她的身子才強行讓她安靜了下來,不然的話,她全身的力氣都浪費在哭鬧上了,哪裡還有力氣去生孩子?

  林媛已經不是第一次見識到女人生孩子了,當初劉氏生孩子的時候她一顆心都跟跳到嗓子眼兒似的,那是因為劉氏的身子一直不好。

  但是這次田惠的身體底子要好得多,應該不會出事。

  即便知道不會出事,但是林媛還是很不放心,攥著夏征的手緊的不行。

  「別怕,咱們不生孩子了,我不讓你受這個罪!」

  夏征還以為林媛是嚇到了才會這樣緊張,趕緊柔聲安慰著。

  林媛抿了抿唇角,緊緊地握住了夏征的手。她現在只有十五歲,若是可以,她是真的希望能晚幾年再要孩子,畢竟自己這個身體在現代還是個小孩子呢!

  幾人在外邊緊張焦急地等待著,房間裡田惠的聲音一聲高過一聲。

  夏臻擔心地不行,這種感覺比自己當年第一次上戰場還要恐怖。

  「娘,惠兒她……」

  安樂公主抬起疲憊的臉來,看著雙眼滿是血絲的兒子,不由地一嘆:「惠兒不會有事的,你就在這裡安心等著。你是男人,更是丈夫和父親,你可千萬不能倒下。」

  說完,還意有所指地看了看身邊的夏遠。

  夏遠臉上一陣尷尬,咳嗽著躲到一邊去了。

  夏征林媛兩人面面相覷,直覺兩人之間肯定發生了什麼不能被人知曉的事情。

  田惠在房間裡疼了將近四個時辰,愣是沒有要生的跡象,這下安樂公主也有些著急了,嚷著去把老煩叫來。

  可是老煩只是個大夫,又不是接生婆。而田惠也沒有任何難產的跡象,就算是叫他來了也無濟於事啊!

  幾人正在外邊因為叫不叫老煩的事而吵著,冷不丁地聽到房間裡突然爆發出一聲嘹亮的哭聲。

  「哇哇哇!」

  爭吵聲頓時戛然而止,眾人都像是定住了一般久久不能反應過來。

  最後,還是接生婆開了房門出來報喜的聲音將大家的思緒拉了回來。

  「恭喜公主,是個白白胖胖的小少爺!」

  小少爺?

  生了?

  夏臻眼珠子有些機械地轉了轉,隨即拔開步子就往發房間裡闖。

  接生婆子趕緊手忙腳亂地攔住了他:「哎呦大少爺啊!可不能進去啊,裡邊還沒有收拾好呢!」

  「惠兒怎麼樣了?讓我進去看看她,就一眼!」

  「大少夫人好得很,就是太累了,這會兒已經睡了。少爺還是等會兒再進去吧,這會兒是真的不行啊!要不您先看看小少爺?」

  夏臻和接生婆還在討價還價,甚至連自己剛出生的小兒子都沒功夫理會。

  林媛好笑地抿緊了唇角,能被丈夫這樣惦記著,也不枉費惠姐姐受這一遭罪了。

  「怪不得這麼久了,這小東西居然有七斤多呢!」

  安樂公主緊緊抱著自己新鮮出爐的小孫子,高興地嘴巴都咧到耳朵根兒了。

  夏遠探著頭過來看了一眼,雖然沒能如自己所預期的是個孫女兒,但是畢竟是親生的孫子,他的心裡也高興地不行。

  田惠剛生完孩子,還沒有奶水,雖然已經請了乳母,但是田惠從一開始就希望能夠自己餵養孩子。

  所以,林媛提前準備了好幾種下奶的菜譜給廚房送了過去,每天給田惠變著法地熬湯燉湯,定然能夠讓她的奶早早地下來。

  不僅如此,老煩還給開了個通草,據說熬湯的時候把通草放進去,也有助於下奶的。

  生了孩子,田惠的所有注意力就全都落在了兒子身上,肯定就更不能幫林媛照顧逸茗軒的生意了。

  不過好在逸茗軒有茗夫人守著,林媛也放心的很。

  時間進入七月,將軍府的喜事不少,但是朝廷里可就沒有那麼多喜事了。

  七月正是南方洪訊最緊急的時候,江南又接連下了好幾場大雨,大家最擔憂的事最終還是發生了。

  江南發生了澇災。

  在老皇帝為江南洪澇而憂心的時候,居然又發生了好幾起貪墨之事。而這些人,毫無例外地居然都跟二皇子趙弘盛有些許關係。

  老皇帝或許不知道內里的事,但是因為貪墨的其中一個人竟然是柳妃的義兄,這讓他更加氣惱。

  一氣之下,當著百官的面將二皇子給罵了個狗血臨頭。

  百官們最是機警,皇帝雖然是君,但是終究也是父親,居然當著外人的面這樣訓斥自己的兒子,說明什麼?該不會,二皇子真的要跟那個位置失之交臂了吧?

  相較於二皇子被訓斥,三皇子趙弘德卻被老皇帝予以重任了,不僅派他去江南賑災,還賜予他一方金牌令箭,只要遇到貪墨之污吏,大可先斬後奏。

  一個皇子竟然有這樣大的權利,這絕對是幾個皇子中最被重用的一個了。

  這樣一來,那些擁護三皇子的官員們都高興地不行,這絕對是讓三皇子名聲大噪的一個好機會。

  既能在百姓面前彰顯三皇子勤政愛民的形象,又能震懾官員。

  可是,作為當事人的三皇子趙弘德卻對這些沒有那麼上心。他只想著能夠趕緊奔赴江南,好好地安撫百姓。

  既然趙弘德自己不在意,那身為好兄弟的夏征和好妹妹的林媛就要幫他考慮這件沒事了。

  林媛和夏征的銀子終於有了派上用場的機會,先是在京城四周收購了不少糧食和棉被之類的東西,還召集了不少醫術高超的郎中大夫一同奔赴江南參與救治百姓和災民。

  當然,這些事都是以三皇子的名義進行的。

  說起來趙弘德這是皇子當得也真是不夠稱職的,一心都在百姓身上,根本沒有別的心思去考慮爭奪皇位的事。

  或許,這就是他跟二皇子趙弘盛的區別吧!若是趙弘德也跟趙弘盛一樣是個蠅營狗苟的皇子,只怕也不會得到夏征和林媛以及那些官員們的真心對待和忠心擁護了。

  這日,林媛正在城外幫趙弘德收購糧食,突然見到高軒著急忙慌地跑來了。

  高軒現在也是洞天有頭有臉的大廚了,一向都是很穩重的人,像今日這樣又狼狽又心急如焚的樣子,林媛還是頭一次見到。

  難道是洞天出事了?

  林媛秀眉緊緊蹙起,卻在聽到高軒的話後更憂心了。

  「東家,小河,小河被金家夫人帶走了。我,我覺得不放心就跟著去看了看,她已經有兩個時辰沒有從金家出來了。你說,她會不會出事?」

  雖然問著林媛會不會出事,但是高軒的心裡已經認定她在金家遇到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了。

  林媛將手中記載收購詳情的帳簿交給了銀杏,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不要著急,詳細說給我聽。」

  許是林媛鎮定的樣子感染了高軒,他此時已經沒有那麼焦急了,定了定心神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

  原來,自從上次跟陳氏見面之後,陳氏就總是讓人來找小河,有時候是給小河送一些衣服吃食,有時候則是把陳氏自己繡的帕子送過來。

  不得不說,這個陳氏還真是用對了方法,小河自小到大都沒有感受過陳氏的母愛,如今她這樣對待小河,小河自然是打心眼兒里親近她的。

  可能是陳氏的親情攻略起了作用,今日早上,當陳氏來到店裡提出帶她外出走走的時候,小河毫無防備地便答應了。不僅答應了,小河還特意帶了些銀子,準備給陳氏買些好東西。

  只是她的銀子都在家中,在洞天的時候是鮮少帶銀子在身上的。若不是她跑去跟劉掌柜預支銀子恰巧被高軒撞見,高軒也不會心生疑惑。

  對於小河的事,高軒曾經跟銀杏水仙打聽過。

  水仙銀杏雖然不是從林家坳出來的,但是跟在林媛身邊久了,對於這些事也是清楚地,自然也就知道林媛的擔憂。

  一想到從水仙兩人那裡打聽到的消息,高軒心裡就十分擔憂,於是便悄悄地跟在了小河母女的身後。

  果然讓他發現了貓膩,陳氏居然趁著小河去店裡挑首飾的空檔,派她身邊的小丫鬟去跟幾個大漢接頭。

  至於他們說了什麼,高軒怕打草驚蛇沒有過去偷聽,但是之後在見到陳氏帶著小河進了金家的大門之後,他就坐不住了,趕緊來城外尋找林媛了。

  一聽高軒的話,林媛眸中的危險之色更甚:「走,去金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