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如此,”尤氏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難怪蓉兒就這麼一聲不吭的走了,看來你是找了個大靠山哪!”

  “不,師父與他生母有隔閡,他從沒依倚過郡主之勢;算了,咱們先別說這個。大姐,我倒忘了問你父親的事情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

  提到尤崇義,尤氏就不免悲從中來,“三妹妹,父親之事,我也不好瞞你;去年秋上你走了之後,他的病情其實已經有所好轉,甚至能自己回青石巷子;我們都以為他會慢慢的好起來,可是有一天晚上,他和母親說出去有點事兒,去去就來,誰知到天亮了也不見人影兒;母親又連忙讓人出去找,我也派了好些人過去,找了兩天,才發現人已經浮在金水河裡,人都泡脹了!他們都說他是失心瘋又犯了,失足落水的,可我不相信!你說說,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看出尤氏這次是真的傷心了,眼淚大顆大顆的往下掉。

  “別傷心,大姐,待會兒見了母親,我仔細問問她。對了,都來這麼久了,母親她人呢?怎麼不見她?”褚英握著尤氏的手安慰了好一會兒,這才又問道。

  “因我病著,母親替我去照應外面的女眷了,那邊府上兩位嬸娘過來,母親也少不得陪著說說話;怎麼,你剛才在外面沒見著?”尤氏止住眼淚,疑惑地問。

  “沒有啊,或許她是剛好走開了?”禇英也覺得奇怪,尤氏已經叫人了,“銀蝶,去,讓人去叫老娘過來,就說我這裡尋她有事兒。”

  三姐妹又在這裡說了些體己話兒,過了好一會兒,才見鄭氏急急忙忙地趕了過來,“哎喲大姑娘,怎麼了?可是哪裡又不舒服了?”她也不管旁邊自己親生的兩個女兒,一把扶住尤氏,親切地問:“不要緊吧?可憐見的,這都十來天了,怎麼不見好呢?”

  禇英看不下去鄭氏這股諂媚勁兒,輕咳了一聲,“母親,我來了。”

  “呵,”鄭氏冷笑一聲,斜瞟了她一眼,“你這麼大個人杵在這兒,我能看不見嗎?打量我瞎呀?我這是懶得理你!我還想問你呢,好好兒的,留給你的那些東西就變現了這麼點錢?你哄誰呢?你倒是說說,你把那些錢都弄到哪兒去了?還自己開鋪子?那不都還是賺的我的?”

  “您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反正鋪子和地都是您要賣的,是您派的人經手的,賣折了價錢,那怎麼能怨我呢?再說了,我開的鋪子,您這遠在京都呢,我怎麼就賺您的錢了?就算是一家子,這說話也要講個道理吧?”

  “講道理?我和你講什麼道理?你是我生的,你就開鋪子賺個萬兒八千,那也還是我的,沒我的鋪子和銀子給你打底,你看你的鋪子能不能開起來!”鄭氏說著一屁股坐在尤氏的床榻上,“大姑娘,你評評理,我還活著呢,她就要分家產,要和我撇清關係!你說說,她是不是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她不孝順!”

  “喲,論起不孝順,誰比得過您呀?祖母還在,我生父墳土未乾,您就迫不及街的攜女再嫁,也不顧先夫家父母子女的死活,你這才叫不節不孝;再嫁了,你又不安於室,不想著好好的照顧我繼父的病,卻只想著攀榮附貴,成日家往外跑;父親出了這樣的意外,也不見你有多傷心,你這叫無情無義!像您這樣兒的,有什麼臉面來教訓我呀?女兒也不過想獨善其身罷了,免得被你帶契!”禇英冷笑著,又接著反唇相譏,“您樂意往那夫人堆里扎,喜歡聽人叫您一聲老安人,那是人家看著姐姐的面子!實際上呢,你不過是個帶著拖油瓶的老寡婦,現在又死了個丈夫,你叫人家哪隻眼睛瞧得上呢!”

  鄭氏差點被她氣得吐血三升,“逆女!我今日要是不打發了你,我再不活著!”說著便要上來撕扯禇英,一屋子人立刻上來拉住她,尤氏和二姐更是苦苦相勸;尤氏又勸道:“三妹妹年紀小,口不擇言也是有的,老娘何必和她一般計較呢?現在外面賓客眾多,要是您這樣鬧將出去,讓我的臉往哪兒擱?再說了,兒媳婦去了,如今大爺和蓉兒正不自在呢,您這不是上找著讓他們尋趁嗎?這一來又都是我的過失,我不好,難道您老就好了?”

  被她這一說,鄭氏立刻便偃旗息鼓了,雖仍氣得直喘粗氣,卻只能閉嘴不言;一屋子丫頭媳婦們也是一幅看好戲的表情,她們覺得這三姐說得很對啊,尤氏在這府中尚且像個沒腳蟹似的,她這繼母倒好,一天到晚賴著不走不說,還混到一堆子夫人裡面,作張作致的,充什麼大瓣兒蒜呢,大家也就是面上恭敬罷了,誰能瞧得上她呢,偏她自己還不知道!

  禇英今日重重責備母親,其實只是想把她罵醒,讓她認清自己的身份,看明白自己的處境,哪想到她如此冥頑不靈呢!既然這樣,禇英對鄭氏已經是心灰意冷了,既然她一心指著兩個女兒攀高枝,廉恥也不顧,名節也不顧,那只能讓她徹底的失去希望了。

  想到這裡,禇英越發堅定了將二姐帶走的決心。在尤氏的示意下,一群人勸著鄭氏離開了,禇英又和兩位姐姐說了一會兒話,就要起身告辭,“姐姐病著,母親又生我的氣,我在此處多有不便;這樣吧,我還是回會館去住,這段時間我都會留在京城,姐姐有什麼事兒,只管托人帶信給我。”又向二姐道:“姐姐不要忘了我說的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