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見尤氏和王熙鳳兩人有說有笑的進來,一進了門,尤氏就連忙上前幾步,扶住了正欲起身的賈母,“老太太,這午睡方起,仔細頭暈。方才侄孫媳婦兒來請安,老太太正歇著,因此不敢驚動,就往珠大嫂子那裡坐了一會兒。倒叫老太太好等!”

  賈母就著她的扶持下到地上,片刻後才站了起來,“你是個周全的,原也不怪你。”一面又看了褚英一眼,對尤氏道:“叫上你這三妹妹,咱們去外面涼亭子裡坐坐,吹吹風。”

  鳳姐兒也忙走了過來,笑著打趣道:“瞧瞧,老祖宗這是要找你說貼已話了,這還撇開我們呢!”

  尤氏嗤笑一聲,“你們成日家貼著老祖宗,我不過偶爾過來孝敬一回,也值當你說嘴?”

  又說笑了幾句,一行人這才向外走去。到了涼亭子裡面,早有僕婢擦乾淨白玉石凳、擺上冰盆,又置上各色瓜果;賈母摒退眾人,只留下尤氏與褚英,這才又看向兩人,面色卻明顯緩和了下來,因問褚英,“尤三姑娘,方才我言語冷淡了些,沒嚇著你吧?”一面又對尤氏道:“帶你妹妹這邊坐下,別站著了,咱們說點體已話。”

  剛剛才疾言厲色,轉眼又和藹可親,看來這賈母絕不是個只知安享晚年的老太太。尤氏推辭了一回,這才帶著褚英,小心地在賈母對面不遠處落了座。賈母想了想,看向尤氏,“你這三妹妹,不想竟有許負之才,我之前還以為是寶玉他們頑笑呢!只是她年紀尚小,卻不可太過張揚;現如今,我心裡也有一處不踏實,想問問她。事關兩府興亡,珍哥媳婦兒,你也不是外人,所以我才想著和你三妹說說,讓她幫我們略看一看。”尤氏雖輩份不高,卻真正是寧國府的當家夫人,代表著寧國府,這也是賈母單拉上她的原因。

  尤氏肅然,立刻站了起來,“都聽老祖宗的吩咐。”又看向褚英,略帶懇求地道,“三妹妹,老祖宗問你的事,還請你多用心。你也別緊張,橫豎咱們只是問問,心裡有個底氣,也並不是就要做了准,好嗎?”

  見兩人這般鄭重其事,再結合寶、黛等人的年齡,以及從史湘雲處探知的賈府近況,褚英略一思索,便推論出賈母迫切想知道的是賈元春之事。元春己入宮多年,初選僅是個女史,幸得有甄家的老太妃在宮中為倚助,慢慢擢升,如今己成了新皇身邊的錄事女官。但是據宮中傳來的消息,新皇於女色上並不十分要緊,身邊只有一後二妃,並幾位低階貴人,更遑論寵幸女官了。

  現在的賈府已經到了緊要的關頭,內積外欠,江河日下。賈赦雖襲著一品爵,但新皇以他年紀大為由,連他的朝拜也免了;賈政不用說,恩科出身,七品的工部員外郎,根本沒有機會登陛進殿;至於東府上,好不容易敬老爹是進士出身,他卻莫名其妙地對修道感了興趣,不食人間煙火了;賈珍的三品威烈將軍爵則根本是個擺設,他自來連刀槍都沒有摸過,談什麼領軍之實呢?重侄孫賈蓉,那更是個白身,國子監的一介捐生而已。

  賈母雖己年邁,但她經歷過賈府的鼎盛時期,知道真正興旺的府弟該是什麼樣子。她也知道賈府現在的情況是積重難返,所以才一直在擔憂著,只是面上不顯而已。若是連她這個老祖宗也成日價愁眉苦臉,這兩府就真要人心惶惶了。

  賈元春能否得寵,是賈府復興惟一的希望。

  老太妃是賈家故交,也是賈元春在宮中的靠山,但她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若在她故去之前,元春還沒能承寵的話,賈家也許真過不去這個坎了。雖然之前也到處求神問卜過,但此事隱密,事涉宮闈,賈府再膽大包天,也不敢與外人明說此事。

  賈母問卜於褚英,也實屬無奈,在這樣事關兩府興亡的大事上,她總希望穩妥一點。若是這三姐兒給個吉利話,就算作不了准,她也好放一半的心,年紀大了,心裡成天七上八下的,實在折騰不起。

  見褚英欣然同意,賈母就報了此人的生辰八字出來,正月初一未時,必是元春無疑了。當然賈母並沒有道破元春的身份,只說是故人之女,想算運道姻緣。

  褚英算了算,便對賈母道:“老太太,此女命格貴不可言吶!若問運道姻緣,來春必有大喜,真正鮮花著錦之態!老太太可以放心了!”至於以後,她就不說了,都知道報喜不報憂,她又何必說出來膈應人呢!

  “當真?”得到褚英肯定的回答後,賈母和尤氏相互一看,不由大喜,賈母一迭聲的叫人,“來,去庫房裡尋十匹軟煙羅,十匹爛霞錦,再十個金錁子,我要重謝尤家三姐兒!”

  鴛鴦在遠處應了聲,立刻便走了,賈母喜得又向褚英招手,“好個伶俐孩子,過來我仔細瞧瞧,若是明春能應了你的話,我還有賞賜。”又問尤氏,“你這三妹妹,要好生安置,便是缺了什麼,少了什麼,只管到我們這邊來要,既是家來作客,你可不能委屈了她。”

  尤氏忙笑道:“這是自然。如今我父親病著,因怕累著我繼母與二妹,我接了她們都到府上住著,三妹妹此來,我必定會好生安置。”

  禇英聞言站了起來,“回老祖宗的話,我是不會住寧國府的。將過來之前,我已在城西訂好了客店,若是方便,我想依然住到那裡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