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這不讀不要緊,一讀她就發了瘋。那個院長嬤嬤在信里告訴桂姨,其實阿誠根本就不是她的親生兒子。她的親生兒子早就被那個湘西商人偷偷抱走。原來那個湘西商人是故意讓桂姨把孩子送去孤兒院,然後給了院長嬤嬤一大筆錢,好讓她幫忙自己做這種偷換孩子的勾當。如果那個女人來要孩子,你就隨便給她一個你院裡的孤兒就好了,那個湘西商人這麼教唆院長。
我對不起你,院長嬤嬤在信里說,若我能知道那個男人和你的孩子的去向,我一定會告訴你。但是我什麼也不知道。可是你放心,我已經得到了報應。
一個晴天霹靂,就這麼炸在了桂姨頭上。她匆匆趕去孤兒院,孤兒院的人卻告訴她,院長嬤嬤前些日子不小心染上了敗血症,突然就死了。
這下子,桂姨就是想找個人對質,責怪,痛罵或者問問孩子的去向,都沒有一個人在了。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裡,一整天都呆呆坐著,以淚洗面。
阿誠是個很乖的孩子,不知道養母發生了什麼,又看她一天都沒有吃飯,心疼她,就煮了粥,趁熱端給她吃。
她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心魔占據了靈魂。
她冥冥中覺得是阿誠害她失去了她真正的孩子。
她沒有任何人可以去恨,那個男人,院長嬤嬤,她都找不到。她只有恨阿誠。
她把整碗熱粥打翻在阿誠的手臂上,阿誠被燙哭了。可是她非但沒有去查看他的燙傷,反而第一次朝他揚起了手。
她說:“左手拿筷子,真是晦氣,你這個倒霉孩子,是你害了我。”
從那個時候開始,她便不准阿誠讀書了。
如果別人問起,她就說:“這孩子腦子笨,看不進書。”
最開始阿誠還會偷偷藏書,可是如果她看見他偷偷看書,又會打他,所以阿誠終於放棄了讀書。
她還讓阿誠也去明家幫工。
“我憑什麼給你白吃飯?自己吃的自己去掙,沒有餓死街頭就是我的善心了。”
可憐阿誠,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覺得終於離開了孤兒院,碰上了一個好心人,會有人愛,有人疼,能過上一點好日子,沒想到只是掉入了一個更深的火坑。
桂姨說,後來想來,自己是何等狠毒,何等不配為人,但是那個時候仇恨和偏執蒙蔽了她的眼睛,才讓她做出那樣殘忍的事情來。
她在信里寫,她說出這一切,並不是想要得到阿誠的原諒。她原本也不配得到原諒。
她只是想,如果阿誠要恨的話,恨她一個人就好了,不要恨這個世界,也不要誰也不相信。
“你活得不快樂,我是知道的。你當了官,有了錢,我替你高興。可是你依然不快樂。是我害你變成這樣。我總跟你說,要你早點找個女人,你卻總說你有很多女人。可是我想,你誰也不愛,誰也不信。”桂姨說,“我這陣子一直在想,當年我是不是錯了,當年我是不是不該留下你,如果當年我讓大少爺把你帶走,不知道你現在過得會不會開心點。”
阿誠看到這裡,愣了一下,覺得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他把信拿起來看,下面寫的都是明樓的事情,他沒有看錯。
信里說,有一天當阿誠不在家的時候,明樓叩開了桂姨的家門。
原來明樓發現了她虐待阿誠的事情,說要帶她去見官。她哪裡見過這種世面,立刻跪了下來,向大少爺苦苦討饒,然後將自己的苦楚經歷都跟明樓倒了出來。
明樓聽完嘆息:“桂姨啊,一個男人騙了你的感情,偷走了你的孩子,你就把無窮的怨恨施加在另一個無辜孩子的身上,你跟那個傷害你的男人又有什麼分別。”
明樓向明鏡扯了個謊,說是要去處理一趟天津工廠的事情,可他吃不慣北方的東西,就帶桂姨一起去,可以給他做做飯。但是其實,他們轉道南下,去了湘西。那個商人的地址和名字雖然是假的,但是湘西口音卻騙不了人。明樓打算帶桂姨去找那個逃走的男人和她自己的親生兒子。
結果到了湘西,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那個商人的老家,才發現那個商人十年前因為生意敗落,還不出高利貸,已經被討債的人吊死在自家門口。他的正房太太為了怕惹禍上身,已經改嫁遠方。那個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因為無人撫養,想要送給親戚,親戚又嫌拖累,就送進了孤兒院。
沒想到到頭來,自己的孩子竟然是跟阿誠一樣的命運。
“這個負心漢,果然不得好死。”桂姨坐在已經被高利貸封了的朱紅大門前,抹著眼淚。
她恨他,恨不得他千刀萬剮,可是在心裡總有個角落,還殘存一點希望,希望他有一天良心發現,能帶著孩子來找自己。但是現在,就連這點小小的希望也破滅了。
他們輾轉到了孤兒院,可是孤兒院的修女說,孩子已經被一對好心的夫婦收養。
於是他們找去了那戶收養孩子的人家,終於見到了那孩子。
那孩子已經十四五歲,跟阿誠差不多年紀,但是比起纖細頎長就像一株柳樹的阿誠,這孩子長得就像是他的親生父親,那個高大健碩的湘西商人,就連眉目里也有那個人的影子。
桂姨顫顫巍巍地走過去:“我的兒……”
可是她一伸手,那孩子就嚇了一跳。他大概剛剛從學堂歸來,完全不知道哪裡來了這兩個陌生人。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聽說到處都是拉人去當兵的事情,他大概把他們當做騙子了吧。
“爹,娘……”他連忙對門裡喊。
從高門大戶里走出來一個像讀書人模樣的中年男人和一個錦衣夫人,警惕地看著他們。
“先生太太不要介意,我們是外鄉人,來這裡探親,沒想到親戚已經搬走,路過這裡,就來問問路。”明樓溫和地說。
明樓長得一臉世家公子的氣派,說話又特別真誠,那對夫婦看了就放下心來,和他們攀談了一會兒。
看過了孩子,離開了那戶人家,明樓找了一間茶樓的包廂,和桂姨一起吃飯。
吃飯的時候,明樓問桂姨:“你想要把這孩子帶回去嗎?若是你想,我就去幫你和他們商量。”
桂姨想起剛剛那個女人非常疼愛孩子的樣子,變得不忍心起來。她的孩子遇到了好心人,父親是讀書人,母親是商人家的大小姐,不缺衣食,過著小少爺的生活。她不忍心他突然就變成了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母親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傭人。
她搖了搖頭:“不,他在這裡,遠離亂世,活得很好。我不帶他走了。”
“隨你。”明樓說,“但是我要你明白,有人在善待你的孩子,而阿誠,阿誠也是誰家的孩子,也有父母,也或許有不得不分開的理由。你卻這樣待他,於心何忍。我要你每次看到阿誠,都想想你自己的孩子,你明白嗎。”
桂姨點頭。明樓嘆了口氣。
“我過些日子就要出國了,你若不願養,就把阿誠交給我吧,我帶他走。”
我對不起你,院長嬤嬤在信里說,若我能知道那個男人和你的孩子的去向,我一定會告訴你。但是我什麼也不知道。可是你放心,我已經得到了報應。
一個晴天霹靂,就這麼炸在了桂姨頭上。她匆匆趕去孤兒院,孤兒院的人卻告訴她,院長嬤嬤前些日子不小心染上了敗血症,突然就死了。
這下子,桂姨就是想找個人對質,責怪,痛罵或者問問孩子的去向,都沒有一個人在了。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裡,一整天都呆呆坐著,以淚洗面。
阿誠是個很乖的孩子,不知道養母發生了什麼,又看她一天都沒有吃飯,心疼她,就煮了粥,趁熱端給她吃。
她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心魔占據了靈魂。
她冥冥中覺得是阿誠害她失去了她真正的孩子。
她沒有任何人可以去恨,那個男人,院長嬤嬤,她都找不到。她只有恨阿誠。
她把整碗熱粥打翻在阿誠的手臂上,阿誠被燙哭了。可是她非但沒有去查看他的燙傷,反而第一次朝他揚起了手。
她說:“左手拿筷子,真是晦氣,你這個倒霉孩子,是你害了我。”
從那個時候開始,她便不准阿誠讀書了。
如果別人問起,她就說:“這孩子腦子笨,看不進書。”
最開始阿誠還會偷偷藏書,可是如果她看見他偷偷看書,又會打他,所以阿誠終於放棄了讀書。
她還讓阿誠也去明家幫工。
“我憑什麼給你白吃飯?自己吃的自己去掙,沒有餓死街頭就是我的善心了。”
可憐阿誠,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覺得終於離開了孤兒院,碰上了一個好心人,會有人愛,有人疼,能過上一點好日子,沒想到只是掉入了一個更深的火坑。
桂姨說,後來想來,自己是何等狠毒,何等不配為人,但是那個時候仇恨和偏執蒙蔽了她的眼睛,才讓她做出那樣殘忍的事情來。
她在信里寫,她說出這一切,並不是想要得到阿誠的原諒。她原本也不配得到原諒。
她只是想,如果阿誠要恨的話,恨她一個人就好了,不要恨這個世界,也不要誰也不相信。
“你活得不快樂,我是知道的。你當了官,有了錢,我替你高興。可是你依然不快樂。是我害你變成這樣。我總跟你說,要你早點找個女人,你卻總說你有很多女人。可是我想,你誰也不愛,誰也不信。”桂姨說,“我這陣子一直在想,當年我是不是錯了,當年我是不是不該留下你,如果當年我讓大少爺把你帶走,不知道你現在過得會不會開心點。”
阿誠看到這裡,愣了一下,覺得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他把信拿起來看,下面寫的都是明樓的事情,他沒有看錯。
信里說,有一天當阿誠不在家的時候,明樓叩開了桂姨的家門。
原來明樓發現了她虐待阿誠的事情,說要帶她去見官。她哪裡見過這種世面,立刻跪了下來,向大少爺苦苦討饒,然後將自己的苦楚經歷都跟明樓倒了出來。
明樓聽完嘆息:“桂姨啊,一個男人騙了你的感情,偷走了你的孩子,你就把無窮的怨恨施加在另一個無辜孩子的身上,你跟那個傷害你的男人又有什麼分別。”
明樓向明鏡扯了個謊,說是要去處理一趟天津工廠的事情,可他吃不慣北方的東西,就帶桂姨一起去,可以給他做做飯。但是其實,他們轉道南下,去了湘西。那個商人的地址和名字雖然是假的,但是湘西口音卻騙不了人。明樓打算帶桂姨去找那個逃走的男人和她自己的親生兒子。
結果到了湘西,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那個商人的老家,才發現那個商人十年前因為生意敗落,還不出高利貸,已經被討債的人吊死在自家門口。他的正房太太為了怕惹禍上身,已經改嫁遠方。那個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因為無人撫養,想要送給親戚,親戚又嫌拖累,就送進了孤兒院。
沒想到到頭來,自己的孩子竟然是跟阿誠一樣的命運。
“這個負心漢,果然不得好死。”桂姨坐在已經被高利貸封了的朱紅大門前,抹著眼淚。
她恨他,恨不得他千刀萬剮,可是在心裡總有個角落,還殘存一點希望,希望他有一天良心發現,能帶著孩子來找自己。但是現在,就連這點小小的希望也破滅了。
他們輾轉到了孤兒院,可是孤兒院的修女說,孩子已經被一對好心的夫婦收養。
於是他們找去了那戶收養孩子的人家,終於見到了那孩子。
那孩子已經十四五歲,跟阿誠差不多年紀,但是比起纖細頎長就像一株柳樹的阿誠,這孩子長得就像是他的親生父親,那個高大健碩的湘西商人,就連眉目里也有那個人的影子。
桂姨顫顫巍巍地走過去:“我的兒……”
可是她一伸手,那孩子就嚇了一跳。他大概剛剛從學堂歸來,完全不知道哪裡來了這兩個陌生人。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聽說到處都是拉人去當兵的事情,他大概把他們當做騙子了吧。
“爹,娘……”他連忙對門裡喊。
從高門大戶里走出來一個像讀書人模樣的中年男人和一個錦衣夫人,警惕地看著他們。
“先生太太不要介意,我們是外鄉人,來這裡探親,沒想到親戚已經搬走,路過這裡,就來問問路。”明樓溫和地說。
明樓長得一臉世家公子的氣派,說話又特別真誠,那對夫婦看了就放下心來,和他們攀談了一會兒。
看過了孩子,離開了那戶人家,明樓找了一間茶樓的包廂,和桂姨一起吃飯。
吃飯的時候,明樓問桂姨:“你想要把這孩子帶回去嗎?若是你想,我就去幫你和他們商量。”
桂姨想起剛剛那個女人非常疼愛孩子的樣子,變得不忍心起來。她的孩子遇到了好心人,父親是讀書人,母親是商人家的大小姐,不缺衣食,過著小少爺的生活。她不忍心他突然就變成了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母親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傭人。
她搖了搖頭:“不,他在這裡,遠離亂世,活得很好。我不帶他走了。”
“隨你。”明樓說,“但是我要你明白,有人在善待你的孩子,而阿誠,阿誠也是誰家的孩子,也有父母,也或許有不得不分開的理由。你卻這樣待他,於心何忍。我要你每次看到阿誠,都想想你自己的孩子,你明白嗎。”
桂姨點頭。明樓嘆了口氣。
“我過些日子就要出國了,你若不願養,就把阿誠交給我吧,我帶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