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那顆冰冷似鐵的王侯之心,如出一轍!

  ……

  溫暖寬敞的四輪馬車上,趙無恤閉目而坐,面前卻跪著黑衣的首領眉間赤,向趙侯匯報今日事後,朝野各方的反應。

  「重臣一片譁然,回家都大多都試圖進諫,在君上嚴令再諫者去其位後,大半的人不敢再言,但還有幾人依舊不服,恐怕明日朝會依然會據理力爭。」

  「記下這些強諫者的名字,都是些忠貞之臣,此事過後,寡人可以大用他們了。」

  眉間赤又道:「在臣等故意將此消息傳出去後,街巷的百姓也是議論紛紛,但許多人都不清楚朝鮮究竟在哪,雖然有一些抱怨,但百姓都視君如天,對君上的決議不敢有異議,只是……」

  趙無恤睜開眼:「只是什麼?」

  「只是學宮裡清楚朝鮮方位的士人,恐怕是少不了有一番議論了。」

  「計成之前,讓學宮的祭酒管制一下學子的輿論,先前的法禮之爭寡人可以讓他們各抒己見,非常時期,也能讓他們閉上嘴巴,莫談國事!」

  「唯!」

  「汝等還要在各郡縣偵查動向,寡人兼併諸侯,夷滅卿大夫之家,各郡縣都有那麼一些氏族對寡人不滿,此番必然會有人忍不住在鄉野里煽動民情,對抗官府,只要一查到,立刻讓郡縣出兵鎮壓,為首者殺,從者貶為刑徒,絕不姑息!」

  「唯!」眉間赤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了,他們黑衣,就是為此而存在的,羽林侍衛是君侯腰間的寶劍,而黑衣,就是君侯握在暗處的匕首!

  「此外黑衣的眼光不能局限在國內,燕國、三齊,乃至於宋、陶丘,這次寡人的剛愎自用,是附庸於趙國的諸侯獨立的大好機會……」

  趙無恤露出了笑:「真希望會有人忍不住跳出來,正好,反一個,寡人就滅一個!」

  這次的伐朝鮮之計,又豈是只為在戰略上「南而示之以北」?

  趙無恤更深層的打算,是就此在國內燒一把火,一次低烈度縱火,趙國建立十年後,分出去的權,將再度集結於中央。往日裡暗藏的矛盾和不滿,也將一一顯現出來,當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後,謀逆者也就離完蛋不遠了……

  履至尊而制六合前,豈能不先打掃乾淨屋子?

  ……

  趙無恤的北伐朝鮮之策,並沒有停留在紙面上,而是在之後幾個月里付諸於行動,首先計然因為反對北伐,被罷免了太府令之職,由陶丘子貢上任。陶丘也就此徹底失去了獨立地位,成了趙國的一個自由市。

  隨後,趙國收緊了國內的糧食、銅鐵、鹽、皮革、筋角、漆、木材等戰略物資的貿易,各郡縣糧秣開始收歸常平倉,以備戰時之需,糧價開始緩緩上漲。

  與此同時,趙無恤在即墨、琅琊、東海三地造船的同時,也勒令淄川國、膠西國、膠東國開始建造船隻,每一國兩年內要交付大船十艘,中船三十,小船五十。各國雖然有些怨言,但迫於趙侯的壓力,不得不如此,何況三齊對於陳恆也是恨之入骨,若是讓他在少海對面坐大,只怕會遺毒子孫。

  至於燕國,趙無恤思慮再三後,同意他們不必造船,但燕軍要開始東進大凌河流域建立據點,為日後的陸路進攻做準備,燕侯倒是樂於如此,畢竟遼西是他們數百年前曾經統治過的地盤,既然燕山以北的東胡殘部已經不足以構成威脅,有了趙國支持,兼併區區貊人部落不在話下。

  到了七八月間,南方的廣陵郡、徐郡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在大江和淮水上游弋的趙船突然沒了蹤影,兵卒也做出了北調之勢,這些消息,很快就被淮南的白公舊部發現,匆匆報往郢都……

  八月的一個早上,楚國左尹白公勝的謀臣高赦便喜氣洋洋地將此事告知於他。

  「莫非是趙無恤的詭計?」

  然而白公勝卻心存懷疑,在他印象里,趙無恤一直是一個較為冷靜,把一統諸夏作為己任的君侯,豈會做出如此亂命?

  高赦卻說道:「主君啊,再兇猛的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從征伐齊國得手後,趙無恤便有些得意忘形了,他將老齊侯的寡妾占為己有,召之即來,聽說還生了一個女兒。主持黃池之會成為伯主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趙無恤當眾羞辱秦伯,讓他為自己奏樂。然後開始一門心思向北擴張,先滅了中山,又去進攻東胡,取一些草原大漠無用之地來彰顯自己的武功,滿足於塞外之主的地位,照這樣來看,已經忘了初心的趙無恤,會因為陳恆竊取朝鮮而因怒興師,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說來,也有些道理。」

  見白公勝意有所動,高赦再勸道:「今趙侯不顧群臣阻攔,欲北伐海外之邦,已喪失人心。朝鮮遠在千里之外,更有大海山河相隔,此役沒有兩三年不會有結果,趙國一定會弄得百姓疲敝,府庫空虛,即便不敗亡,也無力南下,這正是主君完成變法,讓楚國鳳凰浴火的天賜良機啊!」

  第1181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

  楚王章十一年(公元前478年),春。

  楚國的文化與中原相同,卻又有自己的特點,比如這月份,雖然用的是《周正》,但月曆的名稱卻別具一格:一月叫做「屈夕」,二月叫做「援夕」,三月叫做「荊屍」……

  這一年的屈夕,也就是春一月的正旦日這一天,按理來說,這種年頭節慶,街道上應該是分外冷清。然而郢都西市處,卻是人潮湧動,似乎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整個郢都的人都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往那邊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