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慚愧。」孫武笑了笑:「子胥的確作過一篇《水戰兵法》,又稱之為《伍子胥書》,他冤死之後,便傳給了伍封,伍封入趙後又獻給了君侯……」

  「不錯,寡人已經讓人刊印,可惜那時琅琊水師已敗,琅琊的船隻或沉沒或被俘,朝野一片譁然,都視建水師為空費錢糧的敗筆,寡人也沒機會實踐此兵法了。」

  「不過今時不比往日,中原已定,唯獨南方楚、越勢大,往後的戰事,必然要在江湖縱橫的南方展開,騎兵派不上大用,大江之上,更是只能靠舟戰分出勝負。正好吳國滅亡後,許多子胥舊部帶著吳國水師來投,寡人也是時候以他們為基礎,再建水師了,孫子可有什麼建言?」

  孫武想了想道:「君侯先前崇勾踐之位,將原本屬於楚國的南方伯長之位送予勾踐,是為了離間楚越關係。況且南下非一朝一夕可成,在江淮之間作戰,也勝負難料,與其以兵卒強攻,還不如等楚國自敗。如今白公勝已入郢做了左尹,開始推行新法,若老朽所料不差的話,短則半年,長則兩三年,楚國必因新法生出動亂來。君上此時在江淮大興水師,這是在逼迫楚越聯合,同時在幫助白公推行新法啊。尤其是楚國,因為畏懼趙國之勢,新舊兩派之間原本的仇怨,也會先放下,相互妥協,外御其辱……」

  「孫子之言極是。」

  趙無恤頷首:「寡人正是有這種擔心,故而才想在即墨、琅琊建水師,避開楚越耳目,等到水師大成後,再南下由淮水入邗溝,進入江淮戰場。」

  他笑道:「如此一來,伍封雖然負罪流放,但以他從子胥處繼承的水戰心得,定能以功補過,嶄露頭角!」

  孫武替伍封謝過趙無恤,但還是搖了搖頭:「數百艘船,必然要用到江淮大木,如此大的聲勢,就算趙國戶籍制度嚴格,只怕還是瞞不住。」

  「所以,寡人還有一個想法,用於麻痹楚、越,甚至是秦、鄭,讓他們認為寡人短期內沒心思兼併諸侯,從而無所顧忌,該變法的變法,該內鬥的內鬥。」

  「哦?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亦或是君侯要示之以弱?但以老朽想來,諸侯並不愚笨,君侯之心在兼併魯、衛、中山後,早已為天下人所知,想要來一出戰略欺騙,只怕不太容易。」

  趙無恤一笑:「只要演得夠真,他們會相信的,首先,要讓孫子知道一件事情。」

  拍了拍手,趙無恤讓人拿上來一份密報,這是他手下的特務組織「黑衣」從遠方獲取的。

  「這是關於吾等一位故人的消息。」

  趙無恤打開了密報,遞給孫武,孫武掃了一眼,眼中大為驚奇。

  「陳恆……找到了?」

  PS:《太平御覽·兵部四十六·水戰》引《越絕書》曰:「伍子胥《水戰兵法》,大翼一艘,廣丈六尺,長十二丈,容戰士二十六人,擢五十人,舳艦三人,操長鉤矛斧者四吏,僕射長各一人,凡九十一人,當用長鉤矛長斧各四,弩各三十四矢,三千三百甲兜鍪各三十二。」

  第1177章 鳩占鵲巢

  「距離陳氏敗亡,陳恆遁海而逃,已經過去整整七年了。」

  在孫武面前說起這事,趙無恤是比較注意言辭的,畢竟他也是陳氏的小宗,雖然因為司馬穰苴一事已經徹底與大宗決裂,叛出齊國,但畢竟血濃於水。趙無恤把陳完、陳文子的靈位留在高唐,繼續讓孫武為祖先提供血食。

  但對於陳恆這個難纏的敵人,趙無恤是絕不姑息的,在攻破齊國,次年黃池之會上將其一分為三後,趙無恤就勒令三齊,尤其是淄川國的執政卿高氏,和膠西國的執政卿國氏,讓他們出船出人,出海搜索陳恆去向。

  因為與陳恆有仇,歸附趙國的濟北郡晏氏,濟南郡鮑氏兩家也自告奮勇,參與了尋找陳氏的任務。單單在第二年裡,他們便多次派船試圖橫渡渤海,然而都為風浪所阻,小船有去無回。

  畢竟整個齊國的大船,以及有經驗的水手,基本都被陳恆一掃而空,若是不知風向,不懂辨別方位,渡海航行是極為艱難的。魯班雖然已經制出了較為精確的指南針,學宮也開始對經緯度的測量進行研究,但此乃國之利器,趙無恤暫時沒捨得給三齊用。反正也不急,慢慢找唄,順便也可以利用他們對陳恆的憤恨懼怕,替趙國做一次東北地區的地理大發現。

  於是第三年時,三齊改變了策略,既然短期內造不出適合跨越海峽的大船來,那就派出小船先到燕國,再沿著渤海往碣石、遼西走,一路沿著海岸線找過去,由此大大拓寬了中原人對廣袤北方的認識。

  這時候的遼西和遼河下游,主要是半牧半耕的貊人部落。

  三齊的探索者在給趙無恤送來的匯報里是如此說的:「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這是《詩》里的《韓奕》篇,說的是周宣王時,為了維護北疆穩定,特地在燕毫東北的遼西一帶,又建立了一個邦國,名為韓,燕國幫助韓國修建了城池,而韓侯也率軍進攻貊人,開疆拓土,可惜那韓國早已滅亡,遼西一帶,先被山戎、孤竹所占,等到齊桓公伐山戎斬孤竹後,貊人又回來了。」

  三齊派出去探索的第一批船在遼西沿海沒找到陳恆的蹤跡,僅僅是恢復了從膠東到碣石的海上航線,順便與當地貊人建立了貿易關係,在葫蘆島留下一個據點後,就返回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