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不清楚全局,但光是看眼前的軍容之盛,荀瑁也不由暗自咋舌道:「這氣勢,君上怕是要一戰滅齊啊!」

  ……

  荀瑁猜測的不錯,位於玄鳥大旗下的趙無恤,的確有在這一年徹底終結趙齊之戰的企圖。

  回想起來,距離趙吳泗上之爭、天子致胙已經過去了一年半,隨著吳國在魯泗大敗,一向喜歡嫁禍的齊國果然心生畏懼,從前線縮了回去。

  趙侯二年時(公元前487年),趙無恤打算繼續逼壓齊國,但因為長年征戰未能休憩,趙國一些地區出現了饑荒,在計然的勸阻下,趙無恤決定暫時休兵,讓趙軍主力就地屯墾,抓緊時間春耕秋收,囤積糧食。

  然而趙國困難,齊國又是修長城,又是面臨趙及其盟國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何嘗又不困難?國外的外交被動,導致了國內陳氏貴族與鮑氏貴族矛盾的白熱化。齊國次卿鮑牧不滿陳氏擅權,便打算秘密發動政變,犧牲陳氏與趙國實現和解。

  然而鮑牧跟陳氏父子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去年十月份,政變還沒發動,鮑氏的府邸便被陳恆包圍。

  但鮑氏實力不弱,尤其家兵十分勇悍,陳氏的兵卒久攻府邸不下,陳乞便讓陳恆出面與鮑牧講和,同意讓他帶著所有的家兵、宗族,以及一半的家產離開臨淄。

  然而鮑牧又一次被陳氏父子所欺,離開了府邸的庇護,鮑氏之兵根本擋不住陳氏的進攻,鮑牧被捆綁起來,殺於稷門之外,鮑牧的兒子鮑息在進軍臨淄的途中也被陳氏擊潰,隻身逃亡趙國,請求趙侯相助。

  鮑氏雖滅,但陳氏的舉動也引發了一批親鮑氏的大夫背叛,一時間齊國處處烽煙。趙國也乘機出兵,趙無恤先派遣魯國冉求部攻克了夷儀要塞,同時讓虎會對莒國發起反攻,從東西兩面包抄齊國,讓齊人疲於應付。

  陳氏只能放棄夷儀和莒國,將防線退到大河、泰山、長城一線,同時利用寒冬阻止趙軍的進攻。

  因為冬天的緣故,趙國沒有繼續貿然深入齊國,但從今年開始,隨著趙無恤宣布正式出兵伐齊,陳氏對齊國的統治也岌岌可危起來……

  五月上旬,趙國主力已經陸續集結於平原縣,而在河對岸,趙伊、陽虎所帥的分卒兩萬人也已經從夷儀進軍高唐,占領了平原對岸,為大軍渡河騰出了空間。

  五月十日這一天,一道長長的浮橋已經由輜重營里的工兵配合趙國大河舟師搭建完畢,各營正在各自的營壘里依次等待通過。趙無恤則在平原縣令荀瑁等人陪同下巡視這片被稱為「平原津」的地方。

  「這平原津,算是大河下游最後一個大渡口了罷?」趙無恤對在此地為縣令數年的荀瑁問道。

  「唯,在趙國手中的渡口唯有平原津最靠下游,不過在齊國那邊,還有無棣可以北渡大河,當年齊桓公北伐山戎、斬孤竹,正是從無棣北上的。」

  「縱然不是最後一個,倒也無妨,燕國答應會出兵兵臨無棣渡口,封堵齊國北境。」

  言罷,趙無恤繼續駐馬望去,卻見仲夏陽光燦爛,大河洶湧,滾滾東去,但相比於其他河岸,這裡的水流較為平緩,兩岸的距離也沒那麼遠。

  這平原津,也就是後世山東德州、平原一帶,此處控齊國之肩背,為河朔之咽喉,古黃河上的重要渡口之一。在歷史上,齊、趙往往爭衡於此。到了後來,秦始皇巡視琅琊返回,正是通過平原津去河北的。又過了十多年,楚漢之爭時,大將韓信正是由此渡河,進攻田儋,橫掃齊地。

  那些都是後話,足以顯示出平原津的重要程度,不過站在此地,趙無恤想到的,卻是一甲子前的一位晉國卿士。

  「荀縣令,寡人記得你是荀息之後,荀氏家主?」

  「唯……臣正是荀氏後裔。」曾幾何時,荀瑁對於自己的姓氏血統是極其驕傲的,但隨著中行和知氏的倒台,與他們同宗的荀氏也風雨飄搖,幸好趙國沒有因為族氏而將他們荀氏族人的前程扼殺,讓他送了口氣,但此刻趙無恤詢問,荀瑁依然有些戰戰兢兢,生怕惹禍。

  「勿要懼怕,中行寅、知躒、知瑤雖然有罪,但並不影響荀、中行、知的祖先有恩於冀州百姓,也與寡人曾祖父相善。」

  他說道:「比如說,中行獻子,便是值得褒獎的執政重臣,要知道,五十多年前,他正是逝世於此,臨死之前念念不忘的一件事,便是伐齊……」

  荀瑁自然清楚,趙侯所說中行獻子伐齊之事,是晉平公時代發生的事情。

  中行獻子,也就是中行偃,是一個權臣,曾經與欒書同謀弒殺了晉厲公,或許是他晚年時會不自覺地反覆梳理自己的一生,或許年老後人的精氣衰退,容易被幻覺、夢境所困擾,當時他一直夢到晉厲公的鬼魂徘徊,心緒不寧之下,便打算為晉國做些事情,來彌補當年的犯上之舉。

  公元前555年,齊國叛晉,晉國上卿中行偃便會合宋、魯、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諸國國君,率領大軍從平原津渡河,討伐齊國。

  在等待大軍渡河的間隙,反正也沒事做,趙無恤便讓左史丘明過來,敘述當時情形。

  ……

  左丘明來到後,畢恭畢敬地對趙侯行禮,也不用看史書,只需要憑著他那驚人的記憶,便能複述出那段歷史。

  「當年十月下旬,天寒地凍的時節,雙方在平陰交戰,晉軍大勝,齊軍大潰,齊靈公也狼狽而逃。戰爭已經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戰果,但還沒有獲得最後的勝利,中行獻子打算擴大戰果,徹底制服齊人,於是晉軍與諸侯聯軍便在齊國境內大肆略地。中行獻子、范宣子率領中軍攻克京茲;魏莊子、欒懷子率領下軍攻克邿;只有趙文子、韓宣子的上軍圍攻盧,或許因為二人均不知兵,未能攻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