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水上,吳國將越國的戰船統統收走後,大王命我去東海之中的島嶼甬句東招募外越漁民,已得兩千人,駕船數十,如今吳國舟師全部北上,或運輸兵卒,或進攻琅琊,吳國的江湖將任由越國船隻出入。」

  聽范蠡徐徐道來,文種稍稍放心了一些,但仍然擔憂:「可夫差號稱吳國有人口百餘萬,兵卒十萬,縱然北上大半,可剩下的想必不少。」

  「吳國無歲不戰,民生凋敝,兵甲絕對沒有這個數,據我所知,除去到群舒和蔡國防禦楚人的,吳國本土留守者不到一萬,越國可以一敵!再說了當年周武王以小邑周數萬之眾,便能破大邑商百萬之民,我相信,此戰與六年前的攜李,絕不相同!」

  他笑道:「大王已極得民心,更何況,還有那樣東西,足以讓百姓前赴後繼,不顧生死呢。」

  文種也被范蠡這種信心影響,朝他行禮道:「少伯能這麼說,我便放心了,軍爭之事,自有大王、少伯和疇無餘、謳陽諸司馬統帥,我定會在會稽與八位上大夫一道為大軍準備好糧秣和後援,此戰,必雪前恥,復越國!」

  「必雪前恥,復越國,讓大王得以聞達諸侯,立足江淮!」范蠡也握住了文種的手,他二人入越十年,不就是為了這麼一天麼?他們都相信,苦心人,天不負之!

  ……

  半月後,越國的分散於各地的青壯陸續聚集到會稽,越王勾踐巡視眾人,用越地方言發布誓詞道:「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憂其眾不足,而憂其志行少恥。今夫差之國,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然不患其志行之少恥,而患其眾之少,患其宮室之不大,患其美眷之不足,患壓榨越人之弛……其倒行逆施,今寡人將助天滅之!」

  說完之後,眾人大呼越國必勝,勾踐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讓他的司馬范蠡來宣布新制定的軍法。

  范蠡站出來大聲說道:「大王不欲汝等逞匹夫之勇,欲汝等旅進旅退。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

  言畢,他展開帛書,宣讀起賞賜來:「從即日起,越國有功者賜爵,授田!爵分十二等,一等爵曰公士,二等曰造士,三等曰良士,四等曰戎士,五等曰國士,六等曰不更,七等曰秉鐸,八等曰執戎,九等曰官大夫,十等曰公大夫,十一等曰執圭,十二等曰元戎!」

  范蠡北上趙國,可不止是送了一個西施這麼簡單,趙國的不少善政,都被他牢牢記在心裡,回到越國後稟報勾踐,擇其善者而從之。

  說完完全照搬趙國的「十二等爵」後,范蠡又對一臉懵逼的越人們科普了每個爵位代表著怎樣的地位,能分到幾畝地,擁有多少房宅,得到幾名奴隸。

  雖然越國人對這些陌生爵位不感冒,但那些好處則是實打實的,而且得到爵位的要求只有一個。

  那就是頭顱,吳國人的頭顱!

  一時間,越國人都互相鼓勵,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五月下旬,越國舉兵伐吳!

  PS:《史記正義》引《吳俗傳》云:「越軍得子胥夢,從東入伐吳,越王即從三江北岸立壇,殺白馬祭子胥,杯動酒盡……」

  第1069章 黃雀在後

  ……

  六月中旬,站在吳城之上,望著在護城河外安營紮寨的越軍,吳國太子友面色凝重,喃喃自語說道:「我早就說過的,不能貿然出兵,若是敗了,則越人將無所顧忌,但無人聽我一孺子之言啊……」

  公子季札深知無法改變吳王闔閭與夫差,便將精力放到了夫差的太子友身上,親自教導他。受季札影響,太子友沒有如他祖父、父親一樣文身斷髮,而是梳理著中原式樣的髮髻,穿戴衣冠,誦讀詩書。

  這種生活方式與吳國大多數人格格不入,不過夫差雖號稱「我蠻夷也,禮不足責」,實際上他一心爭霸中原,也想讓吳國的未來向北方發展,融入諸夏之中。所以對於兒子全盤中原化的穿著打扮,他也聽之任之。夫差唯一不喜的是,太子友仁慈和善,不喜殺戮和戰爭,也沒有爭霸天下、逐鹿中原的雄心壯志,和自己的性格有著天壤之別。

  更嚴重的是,太子友的這種文質彬彬是吳國諸將無法認同的,這也導致夫差出征之時,雖然命令太子監國,可他在朝堂里的話語權卻不大。

  五月下旬,越國突然宣布反叛,開始出兵反攻各地,驅逐吳國官吏,一時間吳國境內所有越人都群起反抗,浙江以南都不再歸吳國所有。

  對此吳國都城卻無計可施,因為夫差帶走了吳軍主力,偏師也放在淮南防守楚人,一時半會調不回來。他只給國內留到不到萬人——全是因為夫差對越國的輕視和那莫名其妙的信任。如今事發突然,又沒有伍子胥這種老臣主持大局,吳國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

  在收復浙江以南故土後,勾踐立刻派遣范蠡、泄庸率領水軍兩千,船隻數十,從海路進入吳國海岸,從東面登陸,打到了三江口。而疇無餘、謳陽則從陸路進發,率領前鋒三千人,乘著吳國國內空虛,連續擊敗了數支吳師,其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吳國都城的郊區……

  太子友和留守的王子地、王孫彌庸、壽於姚等人在吳城的外護城河泓水眺望越人陣列,王孫彌庸見到越國人打著姑蔑之旗,不由咬牙切齒,他的父親是吳國的王子,奉命在越國的西境姑蔑駐紮,監視越人,這次越人突然反叛,奪了他的旗幟,想來他本人已經遇害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