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唉,是老朽無能,以至於要用秦國的未來君主去向趙氏換取和平。」

  送走公子刺後,秦國大庶長子蒲又看了看對岸,這幾個月來他不知眺望了多少遍。那片涇渭之間的肥美土地啊,從古至今都是雍州的一部分,如今卻被趙氏割走,變成了他們的郡縣,雖然號稱只占據十年以觀後效,可子蒲心裡卻沒底。

  十年,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壽命是否還能再有十年,有些事情,縱使現在辦不到,也必須做好準備,不能坐以待斃!

  按照和約,秦國在渭南地區的駐軍不得超過萬人,所以防禦極其鬆散,但當子蒲的車駛離城邑和主幹道,進入藍田後,卻別有一番天地。

  古稱上等美玉為「球」,次玉為「藍」,這裡因盛產次玉,故名藍田。藍田地處秦嶺北麓,地形複雜,山林密布,在上洛被韓氏控制後,這裡儼然成了秦國的東南大門。灞水從這裡潺潺流過,現在已接近冰封,水邊的林子裡,有一個隱秘的營地……

  子蒲的到來打破了這裡的靜謐,守備森嚴的秦國兵卒向他行禮,等子蒲深入到裡面後,更是看到一大群士兵在堅持訓練。

  士兵披著厚厚的皮甲,在雪地里繞著圈跑步,每人負重數十斤,而一位獨眼的將吏正在呵斥催促他們加快步伐。

  聽到背後沙沙腳步,那將吏回過頭,竟是戰爭里不知所蹤的魏氏黨羽呂行!在攻破魏邑後,趙氏未能找到他,原來是跑到了郊野上躲藏,最後輾轉來到了秦國,他的右眼已經廢了,蒙著黑布,雖然是死目,裡面卻閃爍著名為仇恨的光芒。

  呂行見子蒲來了,並未讓士卒們停止,他自己也僅是朝來者微微行禮:「大庶長。」

  子蒲點了點頭,又看了看場中光景,問道:「這就是趙武卒訓練之法?」

  「然,本來還要訓練弩技,但雪天容易傷弩。」

  原來,自從六月份戰敗之後,這位秦國大庶長痛定思痛,做的第一項決定,就是秦國從上到下,都要效仿趙氏進行改革,如聚小邑為縣,全國共得二十一個縣,藍田便是其中之一。

  此外,還要推行法制,開阡陌,分大宗族為小家小戶,民間有父子繼續同居一室者,要加以重罰!開始修訂《秦律》,效仿趙氏建立法制,軍中推行軍功授田,但凡那些讓趙氏強大的東西,秦國都要虛心學習,但凡是那些拖累秦國戰敗的,都需要革除。

  軍事改革也勢在必行,子蒲的思路是開始全面改戰車為騎兵,同時步卒也不能拉下,他之所以收留呂行,是因為魏氏曾效仿趙氏建軍,在河西之戰里讓秦人吃了不少苦頭,若秦人也能掌握那種戰法的話,也許就不會被趙氏打得那麼悽慘了……

  「魏氏已亡,秦國與汝皆以趙氏為仇讎,助我以趙氏之法練出一支精銳之士!魏氏便有復仇的機會!」

  子蒲知道,他的一些列急促改革,已經觸犯了大批秦國貴族,甚至連秦伯也對他極為不滿,但他並不在乎。

  他完全可以在戰敗的恥辱中卸任下台,在羞愧中度過餘生。

  可卻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道路,那就是燃燒自己的餘生殘軀,讓秦國獲得涅槃重生的機會!

  驕傲的秦人,絕不會心甘情願地給趙為奴為婢!

  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

  趙氏的大船「渭陽」號在渭水上走了整整一天。

  這艘中翼在過去幾個月里已經被改造了一番,底艙是船工的居所,一層住的是侍衛武士,二層才是幾位主官的住所,秦國公子的寢室被夾在中間,外面十二個時辰都有侍衛看護。

  外面天氣寒冷,加上公子刺有點怕生,進了船艙就不再出來,只是隱隱能聽到嚶嚶的哭泣,慢慢聲音變弱,化作輕輕的鼾聲。

  兩位趙氏官長也在背著手觀望兩岸景色,同時也在談論這位質子。

  「昔日貴公子,明日階下囚,這秦國公子小小年紀便要受這羈旅之苦,子軻,你也是秦人,你怎麼看?」闞止身居高位,言語裡多了幾份自信的傲然。

  年輕的劉德連忙說道:「小人乃趙國馮翊郡人,不是秦人。」

  闞止見他嚇成這樣,大笑道:「要等明年元月一日,趙國才算正式建立,你初入趙氏,可能無法理會吾等的心情。從君上在魯國建立基業,到現如今威服中原,列為諸侯,十多年來的辛苦籌劃,總算是有了回報。」

  他又遺憾地嘆息道:「可惜我要鎮守馮翊郡,無法親自去觀摩此等盛況。」

  「君上一定不會忘了郡守的功績。」劉德雖然才加入趙氏幕僚不到半年,卻因為他嘴甜懂事,又十分了解秦國事務,遂被趙無恤看重,經常使喚他跑腿,若不出意外的話,未來恐會是趙侯身邊的新紅人。

  但現在的話,他只是一個跑腿小廝,許多高層的事情都不得知曉,此刻既然提及,便試探地問闞止道:「小子聽聞,君上正式建國後,將更易制度,不知未來趙國的六卿會是哪些人?」

  「六卿雖然尚在,可與晉國六卿完全不同了。」闞止啞然失笑,「趙國只會有一個掛名的上卿,那就是永鎮三川的韓子寅,但他又不會擔任任何中樞實職。國內軍政,將由五位亞卿承擔,分別是相邦、大理、大司馬、計相、宗正,自此以後,政、軍、財、法將分離開來。」

  闞止雖然對位列百官之首的卿一級別十分眼熱,但他也知道,以自己的年紀和資歷,是暫時無法企及的。趙國相邦自然是老臣董安於,也有人猜測,等董子告老後,在魯國掌權的張孟談會被調回來接任。大司馬則是郵無正,但兵權實際上控制在趙君手中。管理財政的計相不必說,計然是也。法律專家鄧析任大理,可見趙侯對律法重視到了何種程度,至於宗正,趙氏家族裡最年長的史趙將擔任此職,不過這也是最沒有實權的一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