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這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緊張,緊張到必須不停撫摸手裡的劍柄頂端玉獸,才能讓自己冷靜下來。

  這柄佩劍給他帶來過榮耀與輝煌:十多年前還是壯年的子虎追隨子蒲帥五百乘秦國戰車援救楚國,他作戰勇敢,殺敵無數,敗夫概,滅唐國,戰後被楚王贈予此劍。

  這之後的歲月里,子虎便手持此劍守衛秦國疆域,追剿群戎,至少在西方,秦國是當之無愧的西戎「霸主」。

  然而在少梁之戰里,這柄劍卻給他帶來了恥辱,少梁城破之際,他打算自殺,卻被趙軍搶入阻止,劍掉到了地上,靜靜地躺在那裡,一點都幫不上忙。在被趙氏囚禁期間,這柄劍也同樣落入他人之手,直到他被贖回時才回歸他腰間。

  恥辱啊,但更為羞愧的,是子虎沒能將少梁一戰的秦人帶回來,聽說他們大多數淪為趙氏的臣隸,被發配到代郡、東陽、河間等偏僻地方去做苦役去了。

  自此之後他便常常撫摸此劍,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舊恥,一定要學習秦國三傑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雖敗再戰,直到重整旗鼓,戰勝趙氏,報一箭之仇為止!

  然而今日,少梁一戰時的絕望和慘狀又要重演了……

  子虎不甘心,他告誡自己,他縱然萬死不足贖罪,但至少要將這四萬秦國將士平安的帶回去,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士,這些本該在渭水平原耕地射獵的青壯,關係到秦國未來的國運。

  想到這裡,他便逐漸冷靜下來了,子虎雖然不是智將,但在戰場上也會判斷形勢。

  他們已經退無可退,只有一往無前,這樣雖然生存的機會渺茫,但至少能給趙軍造成更大的損失,而且,多少也會有些部隊能突圍成功。

  但主攻的方向,卻是一門大學問……

  西面有郵成的數千騎兵保持著壓力,北面則是密集的趙軍方陣,在黎明來臨之前,子虎也曾咬著牙發動了一次試探性的攻擊,但穆夏只是將他的鐵甲兵在陣前擺開架勢,長矛森森讓人不敢靠近,然後又對著秦軍示威性地發射了一輪弩砲,子虎便知道,這是趙軍最硬的骨頭,一口咬下去,肯定會磕壞不少牙。

  而且側翼的趙氏騎兵還不斷發動衝擊,過來射箭擾亂被安排在西面的鄭軍,若非游速結魚麗之陣防禦,依靠戰車組成的防線,算是小小克制了騎兵,或許聯軍早就被突破擊穿了。

  總之,這意味著子虎已經無法再往西,或北面突圍。

  子虎的目光瞥向了正東和東南,那裡分別駐紮著趙氏的河內軍和上黨軍,別說是武卒,比起東陽、太原來說,這兩處的郡兵較為羸弱,訓練和作戰經驗也比較不足。

  甚至於,他們的陣列還呈現出一種鬆散和混亂,而且兩支軍隊的間距也太大了吧。

  這是一個極其明顯的破綻,要攻擊那裡麼?子虎心中閃過這個念頭,但隨即警覺的聲音瞬間響起。

  「圍三闕一!」

  趙軍在少梁布過的陣型,又一次在風陵渡擺出來了……

  子虎可忘不了自己在少梁一度率軍朝著「破綻」突圍結果卻一頭撞上了銅牆鐵壁的窘態!

  東面和東南部,一定是個陷阱!

  他的眼睛隨即瞄向了東北面。

  那是趙無恤玄鳥大旗所在的地方!由鄴城都邑兵和他的羽林軍守衛,但若聯軍全力衝擊,或許有幾分勝算。

  子虎下定了決心:「全軍合擊,向東北面突圍,縱然不能先斬其首!也要力圖讓趙無恤陷入危險,從而撕裂趙軍陣型……」

  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

  五萬多秦、魏、鄭聯軍,背靠滔滔大河和他們的營地,布成一個正面寬度長達六里多的大陣。鄭軍一萬人在左,秦軍三萬五千人在中,魏氏一萬人在右……其中秦軍的三萬餘人又分成七個小陣,每陣五千,各有一校尉統帥,互為犄角。

  如此布陣,正是盡起精銳,一決生死之意。

  然而對面的趙軍可不是好相與的,八九萬大軍,每隻軍隊都攜帶著數不清的旌旗,遠遠望去,整個大河之北,旌旗密布,戰雲蔽日,望之令人膽寒。

  「勝方能歸!敗則死於此矣!」

  與此同時,一個簡單的命令在秦人卒伍間傳遞著,子虎曉以大義,令秦人知道此時已是生死關頭,必須同舟同濟,方有生路,這個簡單的命令一下子就攢緊了秦卒的心。

  若要他們死,可以,但必須死在巍峨高聳的太華山,肥沃的秦川周原,渾濁分明的涇渭,牧草青青的隴右……而不是這異國他鄉的河東!

  「拼了!」秦人這兩個月早就受夠了憋屈,此刻為了歸鄉,只能對統帥報以信任……

  他們自然而然將目標對準了統帥令旗所指的方向。

  敵軍包圍圈的東北面,是一處略微隆起的坡地,雖不算太高,卻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戰場的形勢,也便於各軍觀察中軍的旗令,趙無恤的玄鳥旗幟,就安置在那裡!

  孤注一擲,斬將奪旗,在實力敵不過趙氏的時候,縱然渺茫,子虎自然而然要選擇最有希望的目標。

  他希望鄭軍幫他擋住西面的進攻,魏軍則防守東面,秦人奮力一擊,殺到趙無恤跟前,將他擒獲或斬殺。雖不知「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但子虎的判斷無疑的正確的。

  秦軍耍了一個小花招,子虎派了數千秦卒列陣而行,目標是東南方向,在調動數支趙軍做出相應位移後,從這數千人背後又冒出來兩百乘戰車,連同五千兵卒,徑直朝東北方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