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巨大的包圍圈長達百里,秦魏聯軍背靠大河的營地也占地數里,趙軍占據了各處要道,連營在外。

  就在這時候,秦國人卻派人來請求和談……

  秦國在渭南已經沒有兵了,這時候只能寄希望於使者的三寸不爛之舌立下奇效。然而對秦國人這一套,趙無恤卻完全無視。

  「大庶長似乎忘了一件事,是秦國挑起了戰爭,是秦國援助了晉的叛臣,是秦國侵入了晉的疆域,而現在秦軍即將覆滅,大庶長卻派汝來說秦國不想打了……」

  趙無恤笑道:「可這時候打與不打,已經不是秦人能說了算,戰爭的主動權,早已掌握在趙氏手中!若還有幾分血性,便接了我的戰書,若是沒有,早點投降便可,不必再玩什麼議和、請平!」

  「困獸猶鬥,秦軍仍有數萬,背靠大河拼死一搏,於君何益?」那使者苦苦哀求道:「若上卿放秦軍將士一條生路,秦國願意歸還河西,重修秦晉之好,永不再犯晉國!」

  「河西本就是晉國不可侵犯的領地,現在已被我騎兵控制大半,我若想要自己去取便是,何必還要秦人給?」這個條件遠遠無法滿足趙無恤的胃口。

  「你回去告知大庶長,秦國若是不想打,也可以,但要以投降形式,讓河東的秦軍放下武器,跪著出營向我請降,其生死一律由我決定……」

  還不等趙無恤說完,他便見那使者面露難色,知道他是做不了主的,便停了話頭。

  「至於其他的條件,等秦軍將魏駒的人頭雙手奉上再說!」

  一揮袖將那使者轟走,子夏等人過來說道:「秦人請降不誠。」

  「不錯,他們只怕是想拖時間,因為函谷、桃林均落入我手,秦國那邊,大概還不知道楚王已經病逝,楚軍已撤的消息,想要再拖延幾日,等楚人來救吧……再或者,是在等東方的齊國能有所進展?可憐秦國大庶長現在只能寄希望於他人了,在那秦使離開前將此事告知於他,正好亂一亂秦人的心。」

  隨即,趙無恤目視他的將領們道:「如今無論是時間還是形勢都站在趙氏這邊,讓各路大軍慢慢收緊包圍,不要急著進攻秦魏聯軍的大營,造投石機不斷轟擊,等他們糧食吃光、士氣耗盡,再一蹴而就不遲!」

  「唯!」穆夏、田賁、陽虎等人齊聲應諾。

  趙無恤強調道:「但汝等也休要放鬆警惕,余在祭文里沒有開玩笑,此乃河東最後一戰,二三子須盡力而為!」

  ……

  「又逃了多少人?」一早起來,喝了一碗稀飯後,魏駒有些無力地問道。

  魏氏的家司馬躊躇地說道:「昨夜共有百餘人成群結隊,試圖越過壁壘出去,大多被守夜的兵卒射殺,僅有少數強行翻了過去……大概是投奔趙軍去了。」

  「大前夜是十餘,前夜是數十,逃兵越來越多,再這般下去……」

  魏駒一聲長嘆,和兩個月前的高歌猛進不同,這兩月來,他們一直在敗逃的路上,從曲沃敗走安邑,從安邑敗走魏邑,又抱著萬分之一的希望來到風陵渡,希望能從這裡渡河去秦國。誰料和在龍門、蒲坂發生的事情一樣,對岸已被敵軍占據,大軍無法渡河,想要返回魏邑也遲了,趙軍一部已經攻占羈馬,另一部也阻斷了他們去魏邑的道路。

  魏駒雖然可以讓秦人作為誘餌,但此時分兵必然會被趙氏各個擊破,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他只能繼續捏著鼻子,與秦軍聯營於風陵渡口以北。

  陳恆承諾會引楚國大軍前來解圍,至少讓他們能有機會渡河逃生,可一晃半個多月過去了,大河之南卻不見楚王一兵一卒,反倒是趙軍陸續抵達此地,繞著聯軍的壁壘紮營。趙無恤也不急著進攻,而是就這麼耗著,造投石機械發石摧毀土壘起的壁壘,製造恐慌。那邊每日炊煙繚繞,戰馬嘶鳴,不時還有食物的香味飄過來,讓聯軍越發難熬。

  並且還有傳聞從趙軍那邊傳來,說楚王已死,楚軍已退……

  一時間,人心惶惶,隨著糧食逐漸耗盡,一些家在河東的魏卒受不了了,他們忘記了委質效忠的誓言,成群結隊地試圖跑出去,就像是預感到大船要沉的老鼠一般。

  雖然秦軍、鄭軍那邊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逃跑事件,可再這麼耗下去,他們將不戰而自潰!

  「不能再等下去了!」這一日,魏駒與秦國子虎、游速合計,若不想全軍無糧自潰,就必須想點辦法出來!他認為趙軍的人數不過比五萬聯軍多了三四萬,未能達到「十則圍之」的程度,若是猛地攻其一角,或許能起到奇效,突圍出去。

  從趙無恤宣布魏氏全族叛國,捕獲者必受酷刑而死後,魏駒就知道自己已經沒活路了,現在就算出去搖尾乞降,趙無恤也會肆意羞辱他一番後賜死,所以他只能力主出擊。

  「可……縱使擊破趙軍,吾等還能突圍前往何處呢?」

  至於游速,洛水一戰似乎擊垮了他,但趙軍的屠殺舉動也將鄭國人逼上了絕路,這下他們寧可死戰也不願意投降了。但出擊之後的事情必須考慮清楚,現在河東三處渡口都被封鎖,原本還寄以希望的楚軍又遲遲不至,或許真如趙無恤所說的,楚王已死,楚軍也食言退卻了,那樣的話,聯軍已經無處可去了。

  「還有魏邑!我堂弟呂行還守在那裡!」魏氏興起的老家現在成了魏駒最後的希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