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現在離了這些兵卒,他就一無所有,何況父仇未報,留在趙氏仍然是滅鄭的最好機會。

  於是王孫勝便拾起他之前提出的策略,打算帶著這百餘兵卒潛藏在周王室邊界,對從伊洛之地路過的楚軍施加滋擾。事情有利就燒點糧草,不利就遠遁山林,保全性命。反正他不會像眉間赤那麼傻,把性命都搭在趙無恤的事業里了。

  「留著有用之身,做更值得做的事多好……」

  王孫勝大可嘲笑眉間赤的愚蠢,但很快他便發現,自己的擾敵計劃並沒能奏效,並不是楚軍防備嚴密,而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從這附近路過!

  不單是大軍、糧車、輜重沒有,甚至連斥候也沒派一個,王孫勝知道這次楚軍的指揮者是葉公沈諸梁,這位頗具名望的楚國縣公,難道連這一點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到了次日,王孫勝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他決定冒一冒險。於是便帶著趙兵殘部們小心翼翼地離開了山隘,沿著山間小路朝陸渾方向摸去……

  陸渾位於熊耳山與三塗山交界處,連綿數十座山頭,山峰不高,但卻一眼望不到盡頭。

  因為自古人煙稀少,所以這裡的林子很深,四周靜的可怕,除了幾匹戰馬偶爾打幾個噴嚏之外,便幾剩下腳步聲和風吹樹葉帶起的沙沙聲。這種安靜的氣氛放在別處倒也算得上是清新自然,但在王孫勝看來,卻顯得詭異。

  要知道,就算在陸渾邑折損了不少,但楚軍可是有五萬大軍的!行動起來應該漫山遍野,但遠處的山林間,連一隻鳥都沒被驚飛。

  難道說楚軍攻克陸渾後便就地駐紮,不再前進了?可他們總不能連進山砍伐柴火都不需要吧。

  帶著這樣的疑慮,王孫勝等人沿著他們逃離時走的小道原路返回,距離陸渾越來越近,在還有十里的時候,終於看到那邊冒起的濃濃黑煙……

  「楚軍燒了陸渾?」眾人張大了嘴,王孫勝也覺得這種行徑太過匪夷所思了,好不容易打下這座城,應該作為大軍前進的中轉站和屯糧地才對,燒了做什麼?

  直到他們壯著膽靠近到半里時,才發現,休說什麼五萬大軍,這裡連一個人影都沒有,只有燒成焦炭的木樑,被高溫烘烤後坍塌的殘垣斷壁,以及在大火中逐漸化為灰燼的屍骸……

  不,不對,陸渾的殘垣里,還有一個活人在動!

  不斷冒煙的城垣缺口處,一個人影跌跌撞撞地從裡面鑽出來,手裡還拽著一具屍體,將屍體安置到平地上後,他又進去拖出另一具……

  最後拽出來的,竟是一面殘破的趙氏玄鳥旗……

  當眾人遲疑著靠近,那人也看到了他們,他看上去隨時都會倒下,但還是倚著旗杆,盡力站直了身子迎接眾人,咧嘴笑道。

  「二三子,何其遲也……」

  「副師帥?」聲音嘶啞,卻有幾分耳熟,眾人皆驚,等靠近一瞧,不是眉間赤還能是誰?

  ……

  「你沒死……」看著眼前的眉間赤,王孫勝的表情像是吃了一隻蒼蠅般噁心,半刻前他還在想,楚軍不知為何撤離陸渾,這意味著他可以收復此地,不但無罪反而有大功。

  但眉間赤在,這件事就沒有他說話的份了,在王孫勝看來,雖然趙無恤標榜唯才是用,可實際上仍是任人唯親,心裡偏袒得很。魯國和趙氏的舊部遍布朝堂,擔任封疆大吏,他不信任的人卻難登高位。

  眉間赤完全沒了之前的模樣,他渾身是血和火焰燎過的水泡,臉上沾滿菸灰。他默默聽著那名痛哭流涕的黑衣敘述突圍的經過,看眾人的眼神恍如隔世。

  柔和的陽光照在他臉上,似乎觸到了眉間赤的心底,讓他百感交集。當夜楚軍攻城,他帶著殘部且戰且退,卻寡不敵眾,最後被卡在一道斷壁縫隙里昏迷了過去,外面層層疊疊堆滿趙卒的屍體,這才沒被楚軍揪出來,等他再醒過來時,已經是次日下午了。

  他還能看到這輪升起的太陽,但是那些慘死的趙卒卻再也沒有這種機會,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他的腦海之中閃過,那晚的鮮血淋漓也變得越來越清晰,一個又一個倒下的袍澤仿佛是一條又一條的皮鞭狠狠的抽在他心間,痛的他全身都抽搐起來。

  也許王孫勝說得對,他這是用他們的性命,為自己一個人的忠義陪葬。

  但眉間赤又覺得,這場血戰是值得的。

  在趙卒的幫助下盡力從城內將趙卒屍骸運出來後,眉間赤拄著殘破不堪的玄鳥旗,站到一塊斷壁上,他要解答這些人的疑惑:楚國大軍上哪去了?

  「楚軍攻破陸渾後,便班師撤退了!」

  待眉間赤宣布事情真相時,兵卒們沒多想便交相慶賀,但稍微有腦子的人便覺得這不合常理:楚王親征,是為了救援秦、魏、鄭,現在好不容易攻破陸渾,可以長驅直入,卻為何虎頭蛇尾地燒了城邑撤退了?

  是因為陸渾抵抗太過劇烈,楚軍覺得接下來損失會更大知難而退了?

  還是楚國後方生亂,比如吳國襲擊陳、蔡?聰明人王孫勝猜測紛紛。

  眉間赤眼中帶著一絲未能親手手刃仇人的遺憾,但更多的是無比興奮。

  「因為楚王死了!」

  他大聲宣布道:「楚王病死在軍中!就在楚軍破城的時候!楚軍大悲,五萬人齊齊痛哭,次日劈了陸渾城柱為楚王做了臨時的棺槨,便燒了城池撤退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