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這期間,就輪到韓氏難受了,他們就像是趙氏高高舉起,擋在身前的盾牌,但凡敵陣有箭矢射來,韓氏就要先遭殃。

  依靠水運的優勢,秦魏已經在河東擁有了四萬大軍,他們在後援完全抵達之前不敢對趙氏這根硬骨頭動手,便先撿著韓氏的軟柿子捏,畢竟韓氏占據了道路的中樞,誰得到誰就占據主動。

  秦魏聯軍開始進犯韓氏城邑,雖然韓虎讓各縣邑入城據守,但敵軍數量太多,韓氏守卒又太過分散,而且韓兵的戰鬥力比起秦、魏而言,的確是魚腩。

  接下來一段時間,不斷有急報傳到虢城來。

  「主君!韓城告急!」

  「主君,茅津告急!」

  「主君……」

  不過一個月時間,先是老家韓城失守,接著大河以北沒有高牆保護的上陽下陽、茅津紛紛宣告陷落,只剩下平陽、虞兩座孤城苦苦支撐了。

  好在之前攻秦之戰中,桃林之塞已經被韓氏拿下了,依靠這裡,至少秦國放在河西的軍隊無法直接攻入河外,這處韓軍龜縮退守的土地。

  但更讓韓虎驚恐的事情還在後面,二月初,宜陽以東傳來噩耗,一支多達五千人的鄭國軍隊,開始從陰地攻擊河外,進逼宜陽……

  韓虎大駭:「上個月陶丘之盟時,不是說好了鄭國將由宋國加以牽制麼!?」

  宋國雖然幾經內亂,但依舊是一個一千五百乘的大國,雖然宋軍戰鬥力不如鄭軍,可人數卻有優勢,拖住鄭人應該不成問題,為何卻有一支五千人數的鄭軍大刺刺地朝韓氏包來呢?鄭國不要東境了?

  一時間,加上從商洛繞過來的秦人偏師,在大河北岸游弋的魏軍,以及鄭國的這支部隊,韓氏的大本營河外竟被包圍合擊,呈現出岌岌可危之勢……

  「六卿之亂時便是這樣,這次又是如此!」

  韓虎欲哭無淚,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秦魏鄭明顯是想要先逼迫韓氏就範,他總不能開城投降吧。於是連忙派人向趙氏告急求援,等消息傳到溫縣,再傳到銅鞮時,已經是二月中旬了。

  趙無恤看著韓氏的求援,無奈地搖了搖頭,雖然對韓氏的戰力沒有報太大希望,但這一次,還真不是他故意坑韓虎的。

  「戰局,總會出現意外。」

  孫武說的不錯,全面開戰還不到兩個月,趙無恤便碰上了第一個意外:也不知為何,宋國竟沒有如陶丘之盟時允諾的那樣,發兵牽制鄭國,為韓氏減輕壓力。

  樂溷雖然不才,可對於趙氏卻有求必應,他走之前還滿口承諾地答應好好教訓鄭國,入夏前與趙軍會師新鄭呢,現在卻沒有出動一兵一卒。

  宋國那邊在短短一個月里發生了什麼?千里迢迢,趙無恤暫時還無從知曉,但他心中有一絲不安。因為算起來,這節點,為他懷胎十月的南子,也差不多該分娩了……

  第959章 又是意外

  「趙軍有多少人?」

  陳乞一共有四個兒子,其中陳恆最長,其次則是陳逆,夷儀城頭,陳逆讓有經驗的老兵冒死去趙氏東線大營偵查一番後,得到了他的回報。

  「灶火漫山遍野都是,人數不下三四萬……」

  「三四萬……如此說來,趙氏山東各郡的兵卒大半都來了?」

  陳逆有些憂慮,夷儀是陳氏苦心經營十年的要塞,而且這裡也集中了不少齊軍,與高唐、東阿、平陰互為犄角,只是守城的話,足以與趙軍抗衡。

  但對方可是趙氏,若他們的工匠抬來攻城利器,堅城也不一定靠得住啊。

  不過對於陳氏而言,這也是一個好消息,既然趙氏東方主力在此,那就不可能西調去打秦、魏,西攻東守的戰略初步實現,齊國只需要耐心下來,慢慢牽制趙軍即可。

  ……

  「盟邦的軍隊都到齊了麼?」

  與此同時,衛國北境的馬陵,趙氏東線大營處,被趙無恤任命,全權統領三軍的郵無正坐在行軍凳上,威嚴赫赫地看著眾將點卯。

  凳本來是床前,或者上車用的踏具,數年前被趙無恤引入軍中,作為行軍便攜的野外坐器。他軍中的將帥,大多是從行伍里提拔上來的,一群軍漢也不覺得在凳子上箕坐有何不妥之處,便這麼沿用下來了。

  當然這東西,依然等不了大雅之堂。

  郵無正是趙氏資歷最老,戰功最顯赫的將領,他年近六旬,在六卿之戰的關鍵戰役里奇襲范、中行後陣,立下大功。不過也在那一戰里受了傷,戰鬥還未結束就伏在弓袋上嘔血不止,自此以後出征便有些力不從心了。加上因趙鞅之死傷心過度,一度臥床不起,趙無恤體諒他,多半讓他掛個高職,賦閒在家。此番又遇大戰,趙無恤在西面坐鎮,東方不能沒有大將,於是郵無正再度出山,統領趙氏盟邦對抗齊人。

  中原地區兩大同盟已經全面開戰,各自的調兵遣將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西面的秦魏一路攻勢如潮,打得韓氏無還手之力,東面的齊國卻謹慎地採取了防守,沒有一兵一卒越境進攻趙、魯、衛。

  趙氏卻不能扔下齊人不管,畢竟河內河北是趙氏的戰略後陣,不容有失,而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郵無正將大本營設在馬陵,此地位於衛國北部,隔著大河和趙氏的河間郡相望,趙軍和衛軍在此在此集結十分方便,往前數十里便能抵達齊國控制的夷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