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十年前趙無恤在魯國嶄露頭角開始,孫武便開始關注這個年輕人,濟西之戰、孟諸之戰、凡共之戰、朝歌之戰、汶水之戰、長平之戰、滅代之戰、伐齊河間之戰、少梁之戰……這些戰役的粗略情況,由南來北往的商賈傳遞到吳國,孫武都如饑似渴地收集了解,或為趙氏的對手扼腕嘆息,或為趙無恤的靈機一動拍案叫絕。

  孫武的用兵理論,建立在以密集的步卒方陣對抗傳統的戰車徒卒上。然而就在他編練吳國甲士,自以為此乃天下強軍時,北方的趙無恤竟也打造了一支專業的重裝部隊,趙武卒,更進行狄服騎射,擁有了一支讓孫武也艷羨不已的輕騎。

  這個兵種,足以改變戰爭的法則。

  之後更有鐵器運用於軍中,各種匪夷所思的攻城機械層出不窮,那驚人的效率,打破了孫武「攻城之法,為不得已」的理論,逼得他不得不在所撰的兵法里開專篇提及。卻因為不能見趙氏器械的真面目,只能模稜兩可。

  他也曾技癢,想知道若趙吳交戰,孰勝孰敗,只可惜,吳國的現狀孫武實在不敢恭維,這份念想只能深埋進心裡。

  不過,他也由此解放了自己,可以脫身北上,去趙氏領地,親眼看看其郡縣情況,正所謂足食、足兵,這是趙軍強大的基礎,也能就近窺探趙軍虛實,一解心中疑惑。

  不過他不想被趙氏捧為上賓,為他們做事,那樣的話,若有一天趙吳交兵,或者趙氏伐齊國陳氏,自己就尷尬了。

  「子胥放心罷,我會隱匿姓名,微服而去,不讓趙氏察覺我,至於留或不留,看看再說罷。」

  言罷,孫武便將行李裹起來,隨意一卷,往肩膀上一扔,朝院子外走去,相邦府的舍人為他打開了通往小路的後門,孫武站到門外,朝伍子胥拱手一拜。

  「子胥,就此別過!」

  「長卿一路珍重!」

  伍子胥也長拜及地,不知為何,他隱約有一種預感:自己和老友,此生只怕再難相會了……

  孫武拒絕了他贈送的車馬,只帶了一個小僕,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踩著適合在南方行走的草鞋,拄著竹杖,沿溪流緩緩朝城外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唱起了一首久遠的歌謠……

  「明夷於飛,垂其左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

  他來的瀟灑,兩手空空,唯有一劍相伴。

  二十年間折衝銷敵,打造了十萬吳士,霸南國而威諸侯。不知不覺,蒼頭已經斑白,本應就此銷聲匿跡,但因歷史的偏移,他最終選擇北上。

  他去時也愜意,竹杖芒鞋,勝過馳車駿馬,一蓑煙雨,天下任他遨遊!殊不知,他那驚鴻一瞥的一生,卻就此多了一個問號……

  與此同時,越王勾踐和范蠡一行人,也已經抵達浙江之上,站在馬車上,看到越國山川重秀,天地再清,越王夫人嗟嘆道:「吾已絕望,永辭萬民,豈料此生還能再返鄉國?」言畢掩面而泣,勾踐卻默然不言,只是看著在浙江對岸迎接的群臣百姓,若有所思。

  文種早已帶著大舟來相迎,越王一行乘船過江,並讓夫人去再度邀請那位在三津口救下他們的神秘越女,隨他們一同歸去,入住會稽宮中。

  她自稱「越之處女」,家在莽莽南林,獨來獨往如同野人山魈,越人無不好劍,這位越女更是有一手高超劍術,被國人稱頌。勾踐困於會稽山前,就已經聽說過她的名聲,後來國破身囚,一心想著復國報仇,急需各種能人異士,便讓文種去尋訪,最後還真給他們找到了,試探之後,發現這越女劍法天成,越宮劍士無人能當。

  越人很大程度上仍處於部族酋邦的狀態,勾踐是越人的共主,所有山川草澤之民的王,越女也表示只要不約束她往來自由,便願意為勾踐效力。得知勾踐歸來,文種心裡不安,便請她去半道迎接,誰料還真遇上勾踐遇險。

  然而現如今,越女卻拒絕了勾踐邀請她一同回會稽的請求,也不行禮,劃著名竹筏,朝浙江的入海口逕自而去。

  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勾踐不由對文種、范蠡讚嘆道:「異人哉,若能為我所用,以其劍術教授士卒,何愁吳國不破?」

  文種說道:「大王受福於天,復歸越國,霸王之跡自斯而起,越女定然願意效勞,待回會稽後,臣再攜重禮,去南林請她出山。」

  勾踐點了點頭,又嘆了口氣道:「寡人無德於民,今日狼狽歸來,還要勞煩群臣百姓遠遠相迎,不離不棄,我必將振興越國,以此報答國人。」

  他剛下船,才踩到越國的土地上,便急不可耐地朝范蠡、文種一拜:「勾踐愚鈍,逞一時之勇,以至於喪師失地,蒙受會稽之恥。如今越國衰微,要如何興越,報吳,還望二位大夫教我!」

  范蠡文種對視一眼,他們看中勾踐的,就是這敗不氣餒,受奇恥大辱,越發奮發的性情。

  於是范蠡首先說道:「臣在楚國時,曾從辛文子學計然之策,用之十年,則越國可國富兵強!」

  第899章 計然策

  范蠡不但長於當機立斷,對內政也頗有心得,在楚國時,他曾聽計然傳授富國之術,正好運用在這裡。

  他獻策道:「大王三年不在,國中政令渙散,首先當內修其法令,讓群臣僚吏各司其職。再者,越國每年都要向吳國貢獻大批糧食,以至于田野里沒有堆積的穀物,糧倉里也空著,故而必須減免百姓的賦稅,還富於民。再積極引導並獎勵農耕,讓百姓墾其田疇,內實府庫,越國自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