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白了還是利己啊,魏駒嘿然,韓虎也表露出一絲不快,其實在過去兩年裡,齊國的陳氏也沒少與魏韓接觸,尤其是魏氏,與陳氏扮作商賈的使節來往密切,陳乞陳恆父子在不遺餘力地離間趙魏韓三家的關係,以唇亡齒寒之說危言聳聽。

  趙無恤也有自己的理由:「吾這麼做是有依據的,燕國已願意叛齊,齊國困於海隅,孤軍奮戰,根本沒有盟友能援助他。趙氏東陽之兵也休整兩年,隨時可以出擊,魏韓呢?春耕後能立刻進攻秦、鄭麼?又或者等到秋收,有把握在入冬前結束戰事麼?」

  「而且趙氏在此承諾,若先攻河間,趙氏不需要韓魏出一兵一卒,只需要資助我部分軍糧即可。等拿下河間後,便再攻擊秦國、知氏,畢竟知氏不亡,三家之心不安,秦國也是最有可能對魏、韓造成威脅的一方。此過程里,韓也不會吃虧,秦國所占據的桃林之塞打下來之後歸韓,何如?如此一來,到最後再猛攻鄭國,為韓氏奪上洛。」

  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魏韓若能答應,趙氏也願意讓步減少他們的協助,但魏駒韓虎還是有一些猶豫,他們依然有些猜不准趙無恤的用心。

  然而接下來,趙無恤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手按在書本的最後一頁上,圖窮而匕現!

  「二位的目光,不當局限在孰先孰後上,吾等不應該止步於此,在第一次攻勢光復舊土後,當繼續向前。趙奪齊國濟北之地,魏奪秦涇水以東,韓占鄭西境!然而再南伐楚國,至於方城,屆時,三家的霸業將到達頂峰,吾等的號令會在九州的率土之濱通行無阻!諸侯莫敢不從!」

  ……

  一時間,縱然已經是老練政客的魏駒、韓虎都被趙無恤這宣言弄得頭暈目眩……

  乖乖,遠征大國,拔城陷邑,拓土數百里,那可是晉文公、晉悼公都沒有做到過的事情啊!

  趙無恤笑道:「我知道,過去兩年裡陳氏沒少派人離家我三家關係,沒錯,他說的有一定道理,趙氏野心很大,但對河東卻沒有興趣,否則就不會遷主邑到鄴城了。在我看來,山東比河東更加廣闊和容易攻取,何必一心念著鄰居家裡的財貨不忘呢?對於魏韓也是如此,向外拓土,比內鬥能獲得的利益多得多!」

  沒錯,魏駒和韓虎想道,這和光復舊土不一樣,是深入敵國境內,占據廣闊的城池、土地,保守估計,魏韓的疆域能拓展一倍以上,獲得數十萬人口!

  「我同意先攻齊河間,還望子泰不要忘了今日的約定!」和陰柔的外表不同,韓虎卻是個當機立斷的人,一陣利弊計較後,陳氏使者的警告便被他拋到腦後了,畢竟趙無恤的提議和韓氏謀臣段規的戰略不謀而合,有人相助豈不是更好?

  「我也同意,只是我父親那裡……」趙無恤和韓虎似笑非笑地看著做不了主的魏駒,讓他臉上一陣發燒。

  「吾會盡力說服他!」

  「好,我就當魏伯已經首肯了。」

  趙無恤讓人端來酒盞,用銅削劃破手指,擠出鮮紅如櫻桃的血珠,將血滴入酒中。

  魏韓二人當然知道這是要做什麼,也各自照做。

  最後,三人將血在自己嘴角抹了一道,共同舉盞,一如那天在溫縣桃園結義一般。

  「為了吾等的大業!」

  魏駒,韓虎,趙無恤,就在晉侯午醉生夢死的銅鞮宮隔壁,三個年紀不到三十的年輕人眼中,閃著名為雄心壯志的火花。

  「為了三家的大業!」

  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

  晉侯午二十年(公元前492年),夏曆一月一日,正旦。

  陣痛來的很突然,季嬴還來不及到銅鞮,就有了感覺,索性就在鄴城生產,雖然沒有銅鞮那種溫泉離宮的條件,但好在這裡醫生眾多,隨叫隨到。

  樂靈子自告奮勇,親自為季嬴接生,趙無恤則在外面焦急等待,在一陣撕心裂肺,讓他差點衝進去的慘叫後,聲音停了,屋內死一般寂靜……

  趙無恤眼皮突突直跳,不顧下人規勸,推門而入,嚇了屋內眾人一跳。

  不同於外面的乍暖還寒,室內十分溫暖,滿是產後的腥甜香味,地上是盛著熱水的銅盆,以及染了刺目鮮血的葛布,一身白袍的女醫握著剪刀,戰戰兢兢地看著他。

  「如何了!」一聲質問的大吼後,趙無恤聽到了細弱的回應。

  季嬴臉色蒼白地臥在榻上,懷裡抱著一個粉撲撲的小傢伙……

  「恭賀夫君,是一位女兒。」忙活了大半夜,樂靈子也有些勞累了,她觀察趙無恤的表情,卻未見他有什麼遲疑和不滿,而是發自內心的微笑,笑得露出了牙齒。

  「母女平安就好。」趙無恤這時候只能慶幸一年前批准樂靈子培養女醫,加大對帶下醫、小兒醫扶持的建議,不僅救了許多鄴城產婦,挽救了不少生命垂危的新生兒,更給趙氏自己的性命套上了雙保險。

  他這時候與天下千千萬萬個普通父親並無區別,輕手輕腳地跪倒榻邊,撫摸季嬴被汗水浸濕的發梢,還有新生命肉呼呼的小手。

  「真是辛苦你了。」

  心如猛虎,細吻薔薇,也只有在和家人相處時,趙無恤才會如此溫柔……

  樂靈子在旁為她擦拭大滴大滴的汗,季嬴則面露愧色:「妾未能誕下子嗣……」她承擔的壓力,不僅在趙氏這邊,過去一年裡,漸漸聚集在季嬴身邊的徐國復國勢力,也無不希望她生下的是個男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