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寬敞的廳堂里,魏駒、韓虎二人進去就一眼看到,三本紙制的書本放在正中的案几上……

  紙製作的書,這是趙氏工匠製作的新穎東西,在魏韓那裡尚屬少見,何況這三本書極為龐大,兩尺長,一尺半寬,厚度則有百多頁,封皮用的是牛皮,染成黑紅相間的肅穆顏色,金色的絲線將上等桑皮紙裝訂在一起。

  趙無恤修長的指尖撫著其中一本道:「從晉文公四年在大蒐於被廬,作三軍,以郤德子(郤縠)為元帥開始,包括我,晉國已經有十九位中軍將了。我特地讓史官為他們都做了專門的傳記,過去兩年裡,我可沒有因為忙於征伐而忘了文教。」

  「每個人都有?」

  「有,不僅是十八位執政,還有其餘諸卿。」

  魏駒韓虎略顯詫異,紛紛照著趙無恤的樣子,翻開這本書,果然,裡面保存著晉國十八位執政,以及所有三軍將佐的全部歷史,每個位列卿席的人都在書中留有一頁,用來記載姓氏與事跡。

  他們的關注點自然在各自祖先身上,好在書中無論是魏還是韓,都不乏稱讚之辭,尤其對魏昭子、韓獻子最為欣賞,不過對於魏武子和韓宣子,就沒那麼客氣了……

  至於與趙氏敵對有仇的欒、卻、范、中行等,前幾代人也未胡亂抹黑他們。比如對欒書,就如此寫道:「欒武子率師救鄭,伐蔡至汝南,又敗秦國於麻遂,破楚於鄢陵,屢建功勳,晉悼公中興霸業,欒書奠之。然其族趙氏,殺『三郤』,弒厲公,擅行廢立,雖有赫赫武功,仍不能抵擾亂朝堂,屢興內鬥之罪,晉國諸卿亂戰之禍起於此。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諡為武子,不亦可乎?」

  甚至連范鞅、知躒從政中為數不多的閃光點,書中也不帶情緒地寫了出來,這種中立的態度讓人嘆服。

  總之,全書以簡練而不乏文采的文筆寫出,且行文精煉、嚴密而有力,堪稱這時代史書里的精品之作。

  韓虎嘖嘖稱奇:「這是誰人所作?」

  「吃一個雞子覺得可口,何必知道下蛋的是哪只雞呢?」趙無恤卻拒絕透露史官的名字。

  韓虎一再追問,他才解釋道:「這個史官有幾分董狐和齊國南史的骨氣,秉筆直書,不妄加讚美,也不隱其惡行。看趙宣子那一段時,就曾氣得我數次拍案,差點拿他問罪,好容易才忍住,倘若他真的寫了什麼不該寫的,我至多將其卷宗封藏,不得流傳於世,卻不會傷他性命,二位說不定也會有此想法,還是不要知道為好。」

  對於這個,魏駒韓虎倒是沒有太多意見,春秋之世,對於史的態度是很嚴肅尊重的,史官們的職業操守也還未被皇權閹割,很能堅持己見。

  但翻到最後,魏駒和韓虎發現,他們和趙無恤的部分,依舊是一片空白,它甚至沒有記載趙無恤的外逃魯國,崛起於異邦。沒有寫韓虎在銅鞮一戰里被知瑤打得狼狽而逃,沒有寫魏駒在長平戰場上的倒戈一擊……

  「正所謂蓋棺定論,吾等的部分,還是交給後人來添加好了。」

  合上書頁,趙無恤笑著如是說。

  「不過,我也不想讓後人在寫到吾等時,只能落筆寥寥可數的幾句,顯得吾等為卿的時代,竟是如此貧乏無趣。」

  韓虎和魏駒表示贊同,他們也知道,今天會談的正席終於開始了……

  「一頁頁看下來,二位也很清楚了,晉國的執政施政,除了尊王攘夷外,其核心理念無外乎兩個重點,一是內和諸卿,比如韓獻子、趙文子,二是外伐敵國,比如卻莊子、欒武子。」

  「各個時代面對的形勢不同,卻莊子希望大敗齊、秦、楚,為晉國重新贏得霸業,向外拓地,讓諸卿有更好的發展空間。趙文子則希望通過對楚國的綏靖,享受弭兵之會帶來的和平,迴避戰爭,搞好各卿族之間的關係,也談不上孰是孰非。」

  「對於吾等而言,六卿內戰才剛剛結束兩年,因為齊、秦、鄭占據我舊土,知氏反攻晉國之心日盛一日,諸侯亡我三家之心不死,所以必須對外反擊。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要內部和睦!」

  「據我所知,過去兩年裡,魏迫於秦國,韓迫於鄭國,都無法占據上風,就算是趙氏,也無法全力對付齊人。這是必然的,因為五根分裂的手指,永遠無法對外出擊。」

  廳堂之中,趙魏韓三人相對而做,韓虎和魏駒都在聽趙無恤發言,今天的商議,簡直是他的獨角戲。

  只見他將手掌握緊成拳狀,猛地砸向案幾:「但若三家合力,便能給外敵以雷霆一擊!」

  提倡三家聯合,好達到共贏的局面麼?

  魏駒和韓虎默然不言,兩人閃爍其詞,其實這道理大家都明白。晉地披山戴河,相對於四通八達的中原來說比較封閉,趙魏韓背靠著背相鄰,如果內鬥,就會被拖在晉這個封閉的環境裡,誰都無法發展。

  但是魏、韓兩家只能出一半的力量對付秦、鄭的原因,不就是因為背後有強大的趙氏麼?他們都害怕被趙氏如同滅代一樣突然消滅,更何況魏韓之間,也因為領地分歧而有不少齷齪,趙魏韓三家的格局,決定了他們的相互提防。

  趙無恤將這光景看在眼裡,心知還是缺乏一些火候。

  他記得歷史上,三家滅知以後,也陷入了相互猜忌提防的狀態,直到魏文侯站了出來。當時韓、趙兩家不和,韓氏向魏氏求援兵,說:「希望能借兵給我去討伐趙氏。魏文侯說:『寡人與趙兄弟,不敢從。』趙氏也向魏氏請求援兵,去進攻韓氏,魏文侯用一樣的話回絕了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