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他便逕自離開,帶著這個部落僅有的二十餘匹馬,跟隨大軍前往下個部落,只剩下樓煩的族長哭喪著臉,捧著不能吃也不能穿的一袋孔方錢望著趙騎揚起的煙塵發呆……

  行軍到第五天時,趙奇離開了樓煩部落的牧地,正式進入草腹地。

  寬廣空曠的平原在他們下方延展開來,平坦遼闊直至極目盡頭。像一片汪洋。丘陵山巒不再,連樹林、城邦和道路也沒了蹤影,只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風起雲湧,枯黃的草葉擺動一如波浪,整個世界變成了青銅色。

  一隻獵鷹高高在上,盤旋於深藍天際,俯瞰趙騎孤軍深入草原,伴隨馬蹄飛濺的枯草沙土,仿佛一場沙塵暴。

  這是虞喜第四次途徑此處,他過去一年裡和猗頓數次來往這條草原商道,正式為了熟悉道路,為遠征做準備。

  從樓煩地界離開時,他們的馬匹數量達到了兩千五百匹,虞喜的目標是在進入代國前,集齊三千匹,達到一人二馬的戰力,不單如此,奪走胡人的馬,也就相當於摧毀了他們至少五年內威脅趙氏的能力……

  他們繼續席捲沿途部落,草原自從有第一個牧羊人開始,便是一片散沙,在陰山南麓這片東西千餘里的草原上,不同的族屬、圖騰、血緣造就了成百上千個小部族,四分五裂。

  一般而言,一個擁有數十里牧場的部落,闔族上下成年男子不到百名。莫說在千餘趙騎威脅之下毫無還手之力,就連之前虞喜等人遇上的那個西遷的東胡部落,靠兩三百騎也能讓他們屈膝投降。所以他們大多數表示臣服,貢獻出自己的肉酪和馬匹。

  不過隨著乾糧日益消耗,虞喜下令,連沿途部落里活的牛羊也不得放過!就地宰殺就地吃掉,只剩下一堆腸胃和骨頭。

  遊牧部落絕非身處中國之人所想像的那般富裕,他們的生計仰賴天時,一次雪災或是瘟疫,就足以滅亡一個興盛的部落,哪怕終年放牧,到了秋冬時物資卻寥寥無幾,僅能勉強度日。

  所以為了僅剩不多的肉酪和牛羊,為了活著渡過這個冬天,一些部落也鋌而走險,選擇反抗。

  但下場是慘烈的,連綿的氈帳燃起大火,部眾哀嚎求饒,但凡表示出反抗意願的胡人部落都被殺戮一空,被千餘弓弩無情地毀滅,酋長頭人被虞喜縱馬踏為肉泥,凡是比車輪高的男人都被殺死,婦女和孩子被驅散,讓她們自生自滅,順便傳播恐懼……

  「他們會痛恨和報復麼?」虞喜問猗頓。

  「會,但他們更多地是畏懼,臣服於強者,同時竭盡全力地欺凌弱者才是草原之民的本能。畏懼能帶來臣服和恭順,以及源源不斷的人口、馬匹、牛羊。」

  猗頓能夠預見到,趙氏的介入給草原帶來的巨大震動,他們要麼零星地被納入趙上卿的草原新秩序下,要麼就選擇遠遁陰山以北,繼續過原來的生活。

  仿佛一支巨大的手掌,猛地從一堆各自為政的螞蟻窩上掠過,投下巨大的陰影,也就是從這次遠征開始,草原的歷史徹底改變了……

  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

  桑乾、高柳、且如、虖池、狋氏,加上代王本部,舉著黑犬旗幟的代人一共六個部族。

  而桑乾又分本部、御部、渾部三個支系。占據的地方雖然不能與代王相比,但是作為六部當中實力排名第二的大部族,無論是人口還是牛羊牲畜,亦或是農田牧地都頗為可觀,部眾共計萬五千人,橫跨桑乾河以及渾河、御河兩條支流上,甚至還修築了一座千餘人的小城邑,裡面有市肆,是晉國與代國貿易的重要地點。

  之所以比草原上的胡人部落人口多許多倍,不僅在於數十年前這些代戎吞併了無終大量部眾,將其降為奴隸,更因為他們已事農耕,農業能比牧業養活更多的人。不過他們的莊稼一年只種一次,其餘時間都是在放牧。

  總之桑乾部在代國內部雖然強大,但當穆夏率領八千趙軍發動進攻時,他們的那丁點抵抗和防備,只能用以卵擊石來形容……

  嘣嘣嘣!數十把弓弦響動,飛出的羽箭卻射不動對面全副武裝的趙氏戰陣。

  他們簡直武裝到了牙齒!寬闊的盾櫓,厚厚的皮甲,還有第一排甲士明晃晃的銅胄,他們舉著長矛緩緩前進,讓一貫為自己射術驕傲的代人的弓手毫無辦法。

  代國馬兒雖多,但是他們主要的作戰的手段,依然是騎、車、徒的混合編隊,只是不像諸夏那樣講究列陣。打仗時亂鬨鬨地一擁而上,不是被長矛戳死,就是被趙氏甲士背後強大弓弩火力射成了篩子。

  代人滿心絕望,從晉人越過句注塞入侵代國以來,已經整整九天了,他們抵抗劇烈,但依舊平均每天退卻二十里,距離背後的桑乾城越來越近。

  「不能這麼打!」

  桑乾部的族長已經焦頭爛額,本來他們對晉人入侵早有準備,因為近幾年來代國與趙氏的關係在持續惡化,去年更是通過不同的渠道得知,趙氏的家主在晉陽等地聚集了大軍,整日操練,明顯是在圖謀代國。

  所以代王給各部,尤其是瀕臨句注塞的桑乾部打過招呼,讓他們小心提防,然而當晉人攻至時,代人還是發現自己做的準備太少了。

  桑乾河兩岸寬闊的原野讓趙軍的進攻暢通無阻,代人脆弱而零星的攻擊卻根本無法撼動趙軍方陣一絲一毫。既然野戰不利,那就只能守城,但因為是半牧半耕的民族,代人對於城邑防禦比較忽視,御邑、渾邑只有一道木柵欄,唯獨桑乾邑有丈余城牆,去年代王嚴令警告下,才不情不願地增修到了一丈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