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無恤面帶微笑,向他們揮手致意,同時介紹著這些軍隊的戰史——將齊、衛、范、中行、知,甚至還有晉侯的公室兵打得抱頭鼠竄的戰史。

  一路下來,晉侯算是徹底明白了。

  這趙無恤乍一看和過去一樣溫順親切,實則卻在給他,給魏侈下馬威啊……

  晉侯午這才想起來,趙無恤已經是廢立過宋、曹、衛、魯、薛數位國君的霸道卿士了,會不會把在泗上的那一套反過來用到自己身上呢?

  他不由兩股戰戰,心生懼意,不時回頭,想看看自己的親衛宮甲是否還跟在旁邊,魏氏的軍隊又在哪裡,能否及時保護……

  誰料就在此刻,就在他們即將走完塗道,路過那個打著烈火侵略旗幟的方陣時,一個振聾發聵的聲音卻突然喊了出來:「萬歲!!!將軍萬歲!!!趙氏萬歲!!!」

  ……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萬歲」,頃刻之間,十數個趙氏軍陣,三萬名將士,都一齊狂熱的高聲呼喊著:「萬歲!」「萬歲!」「將軍萬歲!!!趙氏萬歲!!!」

  趙無恤本來面帶微笑檢閱著眼前這數萬虎賁,感覺好極了。這種方式為春秋時代所未有,與其說是迎接晉侯,更不如說是接受他的檢閱。他的思緒一下飛到另一個時空,年幼的他只能在電視機面前崇拜地看著領袖逆行在十里長街上,接受海陸空三軍將士的注目禮,孰料今日,自己也享受到了同樣的感覺。

  不過當「萬歲」聲響起時,他的微笑卻凝滯在了臉上,這是先前未想到的,他的要求是眾將士沉默少言,用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氣氛威懾下晉侯和魏氏,誰料……

  趙無恤本以為軍令如山,沒想到的是,對於這三萬趙軍將士來說,晉侯?這是一個陌生的稱呼,他們中大半是魯人、宋人,甚至是衛人,對於晉君有種陌生感。更何況被徵召入伍後,雖然被教導過忠君之事,但忠的卻是給他們軍餉和吃食,還有田宅的趙將軍。基於一種樸素的威權崇拜,他們幾乎是將趙無恤當成神靈來傳說的,甚至有人傳說,他就是宋國近來很流行的「玄王再世」的玄王人選。

  所以當趙無恤站在車上對他們揮手時,他們自動無視了晉侯這個人,只是目光炯炯地看著趙無恤,是他將他們帶到這裡,一場接一場的勝仗,見證數不盡的榮耀,得到了田宅子女。隨著趙無恤擺動的手,他們的情緒如火山的熔漿一般,在心底裡面沸騰著。

  尤其是打著烈火侵略旗幟的田賁部輕兵,在趙無恤經過時,沸騰的熔漿猛烈的噴發出來,田賁如同狼嚎般,第一個抬起頭嚎了一嗓子,引發了一場山呼海嘯。

  趙無恤目光所到之處,看見的是一雙雙狂熱的眼睛,和張口大呼的嘴巴,士兵們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他感動之餘,也有些無奈,實在是一場意外啊,這些在公子陽生在鄆城被腰斬那天,從百姓處學到這個詞的士卒們,完全沒有想到他們這一嗓子所產生的後果。

  突如其來的狂熱喊聲將晉侯嚇了一個踉蹌,若非趙無恤拉了他一把,差點從車上嚇得掉了下去。

  驚愕失措的不止晉侯一人,後面跟著的魏侈早已被趙軍的架勢弄得滿頭大汗,這會更是臉色煞白。

  在外圍提防的魏駒也面色大變,他的手下意識的搭到了腰間的劍柄上,魏趙兩軍一時間劍拔弩張。

  唯獨趙氏軍陣後面,楚國士人石乞露出了一絲笑,握著短劍,就朝前走去,心中殺意越來越濃郁,功成名就,或許就在今日!

  不過他才走了幾步,就被人拉住了,一回頭,卻是王孫勝,對他搖了搖頭。

  石乞眼見晉侯車駕遠離,不由呵斥了王孫勝一句,罵他優柔寡斷,難成大事,再回頭時卻碰上了趙無恤命令他停下來的眼神。

  石乞只能訥訥地收起匕首,不滿地嘀咕了一句。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

  趙無恤狠狠瞪了朝這邊靠近的石乞,還有在陣列里叫得正歡的田賁一眼,讓他們休要胡來,壞了自己成竹在胸的計劃,這是春秋,不是五代十國,終歸有許多不同之處,兵變篡位?不適合這個時代,也會為後人開一個不好的頭。

  好在這時代各地用詞不太一樣,在周室和晉國,「萬歲」「萬壽」已經成為天子和諸侯專享,可魯國那邊,卻還在鄉間普遍使用,所以這場意外發生在春秋,遠沒有後世嚴重,趙無恤勉強能圓過去……

  他若無其事地笑道:「二三子在為君上祝壽呢。國君萬壽!明明君上!」

  晉午本來已經坐到了車輿的皮毛上,大腦一片空白,緊抿雙唇,呆若木雞,一時之間,完全不知該如何應對。被趙無恤這麼一說,才咧嘴勉強笑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氣氛太尷尬了,晉侯只能無視喊聲裡面的「將軍」,「趙氏」。他就怕趙無恤突然掉頭來跟自己說一句「以此制敵,何敵不催?以此攻城,何城不克?」然後便挾持自己猛攻新絳……

  接下來的路是怎麼走的,晉侯沒印象,只知道自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等硬著頭皮走完全程,晉侯發現整個衣襟里都濕透了。等坐在獨屬於自己的大帳中後,隨著恐懼慢慢褪去,晉侯心中的憤怒卻愈來愈濃,對趙無恤乃亂臣賊子,此番來絳都是心懷不軌更加肯定和畏懼。




章節目錄